闽南泉州特色小吃及特产
闽南泉州饮食文化(风味名吃)及特产
家庭食俗(除一日三餐之外,还包括年节、礼仪等食俗,后面相关章节中将进一步叙述)因各自经济条件下一,所以在饮食的结构、食物的种类、习俗的繁简等方面存在千差万别。在家庭食俗中所品尝过的合口味食品,经过进一步的提炼和优选,就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佳肴小吃,被视为饮食民俗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自然环境的不同,是风味名吃形成的主要外因。泉州地处山海之会,食料种类丰富,既有山珍,又有海味,自古以来,泉州人即以“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为摄食原则,在长期的饮食实践中,创造出不少名闻全国的风味名吃。
晋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故讲泉州饮食民俗文化当以晋江为例。“稽晋邑负山面海,稻谷而外,海错较多,鱼盐蜃蛤之利,不让青、齐。其价又平易而鲜高昂,数十钱买之,以充疱厨,以待宾客,备物致用,胜于肉食。”因此重海味成了晋江名吃的一大特色。
在新编《晋江市志.风俗志》中所列举的颇具地方特色的菜谱有:桂花蟹肉、珍珠蚝煎、通心河鳗、油焗红蟳、八珍芋泥、五香鸡卷、糖醋荔肉、汤煮鱼丸、清蒸鲈鱼、快炒红虾、归炖乌鸡、八宝香饭、虎咬荽草、四果甜汤等;名土特产食品有:石狮甜餜、安海捆蹄、深沪水丸、东石蚝煎、衙口花生、安海食珍糕(也名吉红糕)、源和堂蜜饯、石湖红膏蟳、龙湖金边鳖、灵水菜脯、五乡米、陈埭泥蛏、西滨礼饼等;地方小吃有菜餜、蚝(食字旁加追)、田螺肉碗糕、米丸、花生卷、肉粽、蚝煎、花生汤、面线糊、米糍、鱼丸、咸馅芋圆、炸薯枣、土笋冻等。
泉州人对名吃食料的选择是十分讲究的,就海味而言,大虾要鲜蹦活跳,鲈鱼以荀江产为佳,红膏蟳取石湖产最好。泉州菜在烹调技法上有炒、煮、炖、蒸、焖、煎、卤、炸等,口味一般是以清淡酸甜为主,这从上面所列举的晋江名吃食谱的名称上,也可以直接看出来。如炒红虾、煮鱼丸、炖乌鸡、蒸鲈鱼、焗红蟳、煎蚝煎(“煎”字在前者为动词,在后者与蚝合称为名词)、炸薯枣等,以及鲈鱼清蒸、四果汤纯甜、荔肉则味兼酸甜等。
有的民俗学者指出:泉州菜谱上有“咖哩鸡”、“咖哩牛肉”、“烧沙茶牛肉串”等独具蕉风椰韵的风味食品,所用的调味品咖喱和沙茶来自南洋;
“烧猪仔”和“烧肉粽”,估计是明清时期到两广为官的泉州人,从粤菜引进的;
泉州人在烹调菜肴时,有炸葱头油的习惯,喜欢吃“缘随”(香菜)和润芦(水芦),很可能是受中原饮食文化(特别是京菜)的影响。
在泉州侨乡,有的归侨、侨眷家庭,也时常烹饪和饮食海外的一些菜肴,如“印尼菜”、“越南菜”、“泰国菜”等,这就从一个侧面使我们感受到泉州饮食文化的兼容性。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清明前后,有吃润饼的习俗。至于润饼的典故,据说春秋时代,有个贤者介子推为了照顾母亲拒绝晋文公的封禄,带着母亲入山隐居,晋文公为了逼出介子推而放火烧山,料想孝子必定会背着母亲逃出来,但介子推却抵死不从,和他的母亲一起被烧死,伤心悔恨的晋文公自此规定这一天全国都不能生火,定为寒食物节以纪念介子推的气节,这也就是后来的清明节。古时候在清明节这一天吃寒食,将蔬菜放凉再包进面皮中包裹食用,这样的习俗流传到今日,大家便会在清明节吃润饼来应景。润饼是闽南地区及台湾地区的一种地方风味小吃,主要原料有春笋丝、胡萝卜丝、高丽菜(卷心菜、包菜)丝、韭黄、绿豆芽、香菇、酥海苔、猪肉腿、虾仁、蛋皮丝等,食用时,用薄如蝉翼的熟面皮把各种菜肴制成的馅料包卷成枕头状,然后根据个人嗜好蘸各种酱料。其特点:嫩脆甜润,醇香多味。亦可将包好的润饼经油炸酥,俗称“春卷”,别有一番风味。由于包润饼的过程一般由家庭成员一起完成因此特别有利于亲情及民俗的交流。但这一习俗,在全国流传不广泛。
中国食品科技网(闽南饮食文化网) 泉州特色小吃有哪些:
特色主食:泉州炒饭、面线糊、鸭仔粥,卤面,深沪壶仔饭,牛肉羹、肉粽、(烧肉棕)豆粽,甜粽,马枷梗、衙口花生、芋圆,深沪鱼丸、安海土笋冻、东石海沥煎(蚝仔煎)内坑骡肉,罗山咸饭,池店炒米粉(姜母鸭),紫帽鸭子粥,西滨卤面洪赖鸡爪,蓬壶肉羹等[海蛎煎]蚝仔煎[土笋冻][肉粽]
咸饭,萝卜饭,芥菜饭,,花菜饭,卤肉饭,芋仔饭,鱼仔粥,湖头米粉,豆签,浮果,粉团,番薯粉粿条,澳茄粿,酸菜鸡丝面。衙口芋圆,先选取上好芋头去皮刨成丝,加地瓜粉和成泥状,取适量于小盘中,包上调好的肉馅,搓成圆球状再蒸即成皮Q馅正的芋圆了。
遥想当年芋圆只有一种吃法:在碗中剪开的芋圆中加些熬好的大骨汤;后来也有了干吃法,就是芋圆上洒些花生末、加上甜辣酱等佐料,再淋点香油。不同吃法各具特色。[HaoChi.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哪家白癜风好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xw/1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