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泉州泉州春节习俗正月初一敬天公
目前已有+泉州人 子正之时(零点)一到,四处爆竹声响成一片,人们即在家中厅堂设案,摆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点烛,恭拜“天公”,敬祀祖先。这种祭祀一直持续到初四。
开正:
除夕之夜守岁至深夜12点钟响,迎来了新年黎明,在子正之时“敬天公”的同时,家家户户燃放爆竹,开门迎春纳祥,俗称“开正”。
贺正:
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吃面线加鸡蛋,吃蛋去壳,意在除霉气,迎吉祥,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早餐后即出门走访邻居亲友,笑脸相迎,首次见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称“贺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有客上门,要奉上糖果、蜜饯,或喝甜茶、咖啡,让客人“甜一下”,以示有个甜蜜的开端。
团拜:
清乾隆《泉州府志风俗志》引宋代郡志所载云:“元正贺礼,乡老相约聚拜,省往复之烦。郡守、县令率僚属会焉。旧于贡闱,后于承天寺,至淳祐间(一年)乃即泮宫。邻里则各于侧近庵宇,会集齿长,岁推一人,具酒果为礼。今此礼废。”解放后又恢复。
压岁钱:
未成年晚辈给上辈拜年,上辈给一“红包”作为压岁钱。
年初一有很多规矩是必须要知道的
下面这些禁忌,可千万不要犯
不然可能会让亲朋好友难堪哦
严重的还可能伤了彼此的感情
1、不要说不吉利的话
大年初一是一年的开始
是辞旧迎新的日子
说的话意味着新的一年心想的前景
因此,新年的第一天不要说不吉利的话
要多说写吉利的话
如“恭喜发财”、“财源广进”
“金榜题名”等
2、出嫁的女儿大年初一不可以回娘家
初一回娘家
意指会把娘家吃穷
特别是家里有兄弟姐妹的哦
所以想回娘家的姑娘们就多等待一两天啦
也有说初一不能回娘家
是因为嫁去的女儿已经是别人家的媳妇了
要把心思放在婆家这里
初一这天婆家也会有很多人来拜年
所以媳妇要帮忙招待客人
不可以回娘家
3、不要做家务
大年初一
尽量不要做洗衣服
打扫卫生等家务活
习俗认为
洗衣服需要用水
据说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
所以洗衣服可能会得罪水神的哦
也不要倒污水、垃圾、打扫卫生等
因为这样容易把家中的财气扫掉倒掉
4、初一早餐忌吃稀饭、荤食
早餐不要吃稀饭
因为在过去只有穷人才吃稀饭
所以初一的早餐一般要吃干饭或饺子
表示接下来一整年会更加富有
而年初一的早上叫做万神盛会
表示所有的神会出来拜年
因此为了表示尊敬
大年初一最好不要吃荤、要吃素
5、不要吃药
大年初一这天
如果可以不吃药就不要吃药
习俗认为
吃药意味着一吃一整年
还治不好病
所以初一不吃药
最好补品补药也不要吃
当然病情较重的例外
6、忌动刀剪和针线
俗语说
"初一动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难免"
即接下来的一整年可能都会有口角或是非
而“初一动了针钱,挑了龙筋长针眼“
意思是生下的小孩
眼睛可能会如同针眼一样小
7、忌劈柴火
流传的说法是
“初一斧子劈开柴(财),劈开再也回不来”
8、忌借钱
不要跟别人借钱
也不要借钱给别人
习俗认为
“初一借了别人的钱,一年四季靠外援;
初一借给别人钱,财产外流整一年“
9、忌向人讨债
如果你借给别人的钱
对方到大年初一还没还
只好先忍忍啦
习俗认为
初一跟人追债
不论是追债人还是被追债人
接下来一整年间都会影响财运哦
10、忌被人掏东西
大年初一
不要让人掏自己的东西
特别是不要让别人从自己口袋里掏东西
这样做表示整年度的钱财可能会被人掏走
自己就会钱包口袋空空哦
11、忌摔碎东西
在大年初一如果打碎碗、盘、酒具等
习俗认为一年四季不吉利
因此在做饭洗碗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如果是孩子不慎打碎了
大人要赶快说一句
“岁岁平安”(碎碎平安)
就可以化解这一禁忌了
12、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
年初一上午不要喊人名字催人起床
这样表示
对方一整年可能会一直被人催促做事情
13、忌给还没起床的人拜年
年初一时
如果对方还在睡梦中
不要跟对方拜年
得等对方起床再拜年
有些地方习俗认为
这样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中
14、不要睡午觉
过年期间白天睡午觉
表示整年度都会很懒惰
其实含意也是因为
过年期间有很多客人到家里拜年
如果睡午觉的话对人很失礼
15、不要吵架
大年初一
家家户户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如果在这一天吵吵闹闹
那就会显得特别刺耳
也会让人觉得你为人处事很差
家庭更可能一整年会不和睦
所以初一不要吵架
有什么问题可以慢慢协商
心平气和的解决
好了
这些禁忌你都记住了吧
祝你阖家幸福
一起过个快乐的新年
猜你喜欢▼▼▼
泉州春节习俗:腊月三十除夕贴春联吃过年饭跳火群
清末民初惠安女为何多集体自杀?
他是泉州首屈一指的富豪,也是泉州商人的典型代表!
泉州蚵壳做的房为啥能住人?
泉州寺庙宫观屋脊上,为什么总能看到鲜艳的瓷塑龙凤?
泉州八仙桌:内衫裤不得堆放
欢迎下方留言,谈谈您的想法与建议,喜欢的给啊凯点个ZAN↙↙↙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yy/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