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城池变迁探究虚拟闽南文化红砖
在参考考证文稿和民国时期城墙楼照片基础上,根据现存德济门遗迹和崇武古、厦门城墙遗迹的建筑形制,创造复原了泉州古城池各时期的变迁。
泉州古城四个重要时期的变迁示意图
第一部分公元年前置武荣洲(年)丰州古城
1、最早建筑
西晋-年始建元妙观;
2、武荣洲
武荣洲有护城河,其城池东北角完整但荒凉,北门有水关、城外现称埔头村,城内丁子街,街东县衙门可通南门,有书院、城隍庙、东门外二华里有孔庙;古城东西约2华里、南北约1华里,面积约为二平方华里(2*1)即米*米;
3、年建莲花寺(开元寺前身)武荣洲和泉州古城位置关系
第二部分唐代泉州子城、衙城(五代?)
1、子城
唐末(年)王潮建子城、四方形周围三里,设4个城门,东为行春门,位置在相公巷以西、门楼巷口以东;西为肃清门,位置西菜市口即西街62号;南为崇阳门(丽正),位置承天巷至花巷口;北为泉山门,位置孝悌巷口。城外有壕,壕上有吊桥通城门。街坊以今钟楼前的双门前头为中心,钟楼以北为官府所在地,十字路以南设东西两坊为商业区,大街道口设坊门,坊门设在正中,有东西二门。南北大街十字相交街坊整齐。
子城、衙城及东西塔位置关系
子城
西街
钟楼前双门前头、樵楼(威远楼)和衙城之间关系
崇阳门(丽正门)
2、衙城
留从效在子城内建衙城,面积约为米*米,为五代留从效的衙门;
3、唐代重要建筑及牌坊
a)公共建筑、庙宇及民居
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年;
南少林始建于唐朝;
b)牌坊
第三部分五代、北宋泉州城池探究深灰色部分为五代、北宋城池位置图
镇南门内泮宫口为繁华的商业中心
1、原罗城
五代南唐保大年间(~年)建罗城,设7城门。东门仁风位于二郎巷、西门义成位于奉圣巷、南镇南、北朝天位于文胜巷、东南通淮门(俗称涂门)位于兵马司桥边、西南临漳门(俗称新门)、通津门位于后街制药厂附件即傅府山前,子城四门改为四鼓楼。因筑城时环植刺桐树,又称刺桐城。2、拓翼城a)唐天祐元年王延彬拓城包西禅寺,即义成门至临漳门之间。
b)年陈洪进于宋乾德中(-年)扩城东北角包崇福寺(宋初建)。
3、重要建筑
a)承天寺为五代刘从效南园、-年改寺;b)崇福寺始建于北宋;c)年建清净寺d)年设市舶司、年城外砖内石e)年建天后宫。
第四部分南宋、元、明、清、民国城池探究
宋、元时罗城扩建,年在东南、西南二处加建翼城而为新罗城,废通津,增建南薰门(俗称水门);年拓南罗城合翼城为一。
宋朝建关帝庙;
明初年城墙内外皆以石筑,城形似鲤鱼,遂称鲤城。
清顺治年间(~年),依关东式改造罗城。清乾隆17年(年)建晋江县城隍庙;
年开始拆城,年全部拆除。
聚宝街为繁华番商区
一、泉州古城德济门(南门)
1、遗址介绍
城门遗址进深约14.10米,分前后2门,宽4.10米。门道路面用石板铺设,并凿有防滑凹槽。门道跨壕处铺架大石条,残存的城门南北长36.50米,东西宽49.10米。城墙内外皆砌石,基宽4.8米,残高0.5~1米。瓮城呈半月状,外侧东西长41.1~43.6米,南北宽22.4米,基宽4.2~4.4米,外壕沟环城。瓮城门开在西侧,进深5.06米,设前后2门道,基宽3.10米。
2、德济门营建依据和待考证资料
a、实地丈量遗址尺寸;
b、元朝(年)城墙内外皆石,高2丈1尺(6.米)。明代城垣,高增5尺(8.32米),基广皆2丈4尺(7.68米);增建月城、内外均石。(元朝1尺=30.8/31.8厘米、营建尺寸1尺=32厘米)
c、古城门的位置与天后宫的大门错开。
d、德济门的城门有两个,翁城门位于遗址的西面。
3、现状照片
4、3D模型
二、泉州古城南熏门(水门)及水关
1、泉州城南熏门(水门)营建依据
a、民国时期的照片城楼正面和东面没有门;唯一在西面,如是通船到城内需90度?被堵掉无法考证("同时将码头损的小水门堵塞")!
b、通津门(南熏门)较小没月城;蒲寿庚降元,遣使从水门游出;城墙石阶左右两组;
c、根据民国时期照片建模;
d、瓮城门在东面;
2、民国时期南熏门城墙喽照片
三、泉州古城仁风门(东门)
1、仁风门营建依据和待考证资料
a、双层瓮城(方案一)
b、在城楼门正面瓮城增加3楼梯(方案二、无法考证);
是否泉州古城墙有待考证
四、泉州古城义成门(西门)
1、营建依据
a、义成门一带地面平旷,瓮城和城墙连接处特别加宽,上辟两广场;坚实风化土,地又高亢,其瓮城和城墙建筑,在七门中特为壮观,占地颇大,吊桥3座;
五、泉州古城临漳门(新门)
六、泉州古城朝天门(北门)
七、泉州古城通淮门(涂门)及小东门
附一以下的照片待考证
a、城墙大门和瓮城门位置在一条直线?
b、城楼外建筑物是否闽南风格;
c、根据民国时期地图及年照片,有2个窝铺或敌楼,其位置应该在朝天门,但建模后模拟照相机无法达到其角度?待考证!
d、城墙的外墙是否石构、瓮城门为方形?
附二古刺桐城有关主要资料
1、泉州城第一高度(龙头山)
2、建筑
a)重要民居
蒲寿庚府邸遗址、不二祠与小山丛竹、南外宗正司、祖闾苏民居、万正色故宅、黄宗汉故宅、老范志大厝、龚氏宗祠、李贽故居、吴树第宅、苏廷玉府第、施琅故居、洪氏大宗祠、通政巷王氏家庙、通政巷傅家大厦、梅石书院、溜石塔锦芳留、蔡清故居
b)重要庙宇
花桥慈济宫又名真人庙承天寺又名月台寺少林寺清净寺元妙观真武庙开元寺崇福寺宝海庵泉州市舶司遗址涂门清净寺南门清净寺东门外清净寺城南清净寺津头埔也门清净寺天后宫又名天妃宫泉州府孔庙来远驿胭脂井清源书院曾氏龙山大宗祠庄际昌状元祠铜佛寺通淮关岳庙泉郡富美宫泉郡西岳宫状元井贡院泉郡接官亭泉山书院欧阳书院白苟庙释迦寺南北文武馆天旌孝子祠正音书院
c)塔桥
东西塔顺济桥六胜塔关锁(姑嫂)塔
d)牌坊
清末是泉州牌坊的全盛时期,据载晋江境内泉州古城内外先后共有牌坊座,其中宋坊99座、明坊座、清坊座。至清?道光十年(年)尚存座,其中宋坊5座(均在城内)、明坊73座(城内49座、城外24座)、清坊座(城内13座、城外座)。道光同治年间,牌坊数量剧增至座以上,泉州城内和东门外仁风街集中了牌坊余座。
3、重要街巷和港口
聚宝街井亭巷君子巷礼让巷涂门街古榕巷乌屿码头美山渡文兴渡
4、八卦沟排水系统
东湖龟湖塘沟排水系统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xw/3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