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泉州既好吃又大碗的街头小吃附地
1、面线糊:水门巷的国仔
作为老字号铺头,从最初在水门巷开一个小小铺头,到美食街也增开一家分店,实力可见一斑。小店先后荣获“中华名小吃”、“泉州十佳名小吃”、“中华老字号”、“福建名小吃”、“中国名优产品”等荣誉称号。金色的奖牌挂满店铺的一面墙壁。现在到店里,已经看不见老板国仔,只有几个穿上统一围裙的服务员,态度并不好。但食物真正不欺客!真正的大骨熬制成的汤头,而配料都新鲜。喝一口面线糊,只觉满口鲜甜。在外地读书时,嘴里脑袋里常常念着的就是这里的面线糊,加白酒、胡椒粉、新鲜的蟹肉或大肠、醋肉,再加一根油条,边沾边吃,非常之赞。
网友说:国仔面线糊和炒米粉之所以喜欢吃国仔是因为它吃起来很亲切…!
2、海蛎煎:中山南路南岳宫口号群众牛肉店
虽然叫牛肉店,但是海蛎煎才是这家店的镇店宝。位于中山南路骑楼内,只是家摆着几张折叠桌加板凳的简陋小店,却常常需要排队才能吃上。每天巨大的客流,店内服务当然不见得好。但是食物正宗,每天光顾的客人依旧多。招牌海蛎煎,将新鲜海蛎与蒜段完美结合,混合地瓜粉入大锅煎炒,出锅不到几分钟即可迅速卖光。一盘海蛎煎搭配一碗牛肉粳。牛肉粳汤的爽口缓解海蛎煎的油腻,叫你吃到不想停筷。
?网友说:牛肉羹不是很好吃,不过海蛎煎还是很不错的。人很多,环境有点差。
3、肉粽:东街候阿婆肉粽
坐落在交通便利的东街,距钟楼只几步路的黄金地段,加上在民间的绝好口碑。推荐侯阿婆肉粽实在不需要理由。在侯阿婆肉粽面前什么安德鲁森肉粽、全芳肉粽、超市冰冻肉粽,都是浮云。后工业时代的机器制作的肉粽成品,怎么敌得过人工巧手制成?况且个大料足酱香,侯阿婆肉粽在泉州肉粽界地位牢不可撼。 不过有网友反映肉粽过腻,花生酱甜酱过多,抢过肉粽本身糯米香。这个问题只能是见仁见智啦,如果实在不喜,可让店内阿姨少放酱料就是。
?网友说:总体来说很赞。特色小吃本来吃的就是小吃,所以环境会差点。里面的阿姨都说闽南话,也会普通话就是了。肉粽很美味,配上花生酱更是赞。来泉州吃肉粽一定要来这家吃。
4、肉燕拌面:中山路奎霞巷拌面
说到扁食拌面,满大街的沙县小吃已经倒了绝大部分泉州人的胃口。但位于奎霞巷的小小拌面店,可以改变你对拌面扁食的坏印象。
奎霞巷口往内走30米左右,在右手边的小店即是。这家拌面面身不是一般的沙县小吃里的扁面,不易凝结成块坏了吃兴。拌面里放入了豆芽,淋上秘制花生酱,吃起来香又不腻还有豆芽清香。但对于重口同学,可能需要阿姨加酱了。另外肉燕皮脆汤鲜。于是这家小店凭着肉燕拌面打响它在大泉州的名气。如果哪天肉吃多了海鲜吃腻了,可以到街边巷内,吃吃这民间美味肉燕拌面。
?网友说:奎霞巷拌面,老字号的店铺,酱料足!来一份拌面就着热腾的扁食,好吃!价格5元/人。如果你还吃得下,这家的肉燕也是不错的。
5、炒田螺:西街的田螺王、(西教堂再往西走,对面是双塔菜市场,店里发出各种吱吱的响声,呵就是了),小商品街入口处上帝村。
一入夜,西街双塔菜市场对面的一家小店内便陆续有吱吱的响声传出。经过的人都会多瞧一眼,看见一个招牌写着田螺王的不起眼小店。
西街,作为一条泉州古老文化保存得比较完好的古街。有开元寺镇守着街道中段。而街头一家螺仔芬,街尾一家田螺王,将古老文化的气息紧锁在这条落寞的老街。泉州人的夜生活无非就是散散步、喝喝酒、话话仙。约上三俩好友,点盘田螺几个小菜,就着几瓶啤酒。田螺处理的干净清楚,不怕什么大菌小菌的,吸上一口,又螺肉清甜酱香溢满口腔,再就几口啤酒,吹着凉凉晚风,吹些无伤大雅的牛,划划本土五祖拳。这才是最本土的泉州夜生活。
?网友说:螺肉甜甜的,加了花生酱和麻酱一起炒,妙!
6、小笼包:侨光电影院边上泉州名吃远芳小笼包
店主很霸气,招牌上写的是泉州名吃。不过远芳小笼包对得起泉州名吃这一招牌,中山南路是一条人流车流不多的街,大多是卖电动车家具保险箱的店铺。而远芳小笼包店内,无论什么时候去,都几乎是客满。
店内环境并不好,阿姨脾气也不好,常听见有人投诉店内阿姨态度差。然而,每天还是生意盈门。小笼包卖相并不好,但是料足,猪肉里混了荸荠,口感甜脆,店家自熬的葱头油裹住馅料,咬一口可得满口香。配有甜辣酱,沾着吃也不错,解腻。店内的水丸汤也不错,水丸都是自己打制,十分脆爽弹牙。
许多人都是打包了回家吃,吃了十几年,吃的是一份眷念一份记忆。泉州人就是这点可爱,往往念旧,对新事物接受起来总是迟钝一点。他们就爱守着仅有的全部,慢条斯理的过生活。
?网友说:小时候很喜欢吃他们家的小笼包,一口一个,很香,味道也很好。是闽南特有的口味吧,和江南一带的小笼包大大不同。还是喜欢闽南的小笼包。
7、卤面:美食街(丰泽街入口)“铁记大排档”正宗的泉州卤面。
在外地读书,莆田卤面、漳州卤面听的最多。每尝每失望,常常怀念泉州卤面,最最家常的那种,加点鸡蛋、青菜、海鲜,稠稠的面汤,配菜的鲜甜都渗入面里。每次都要吃撑到捧腹。家里大人犯懒时,出门想吃到正宗卤面,最佳选择就是美食节的铁记大排档。20块就有一大碗。壮汉都吃不完。大碗又地道,想吃卤面当然是找它了。
?网友说:卤面真的很有妈妈做出来的味道,赞,而且不贵。
8、石花膏:南门的石花膏四果汤(南门天后宫侧原桐城饭店)
稍微对老泉州有点了解的本地人,一定知道这样一家老店,倚着天后宫和中山南路,云淡风轻的开着店,并不搞噱头打广告,顾客圈却辐射了整个大泉州。我说的,正是秉正石花膏。
店内高峰期是晚饭到夜宵的时段,店门口到天后宫前的小广场小车摩托车停的满满当当。玻璃窗台前也挤得都是顾客,必选的当然是石花膏,店内的芋头红豆和仙草也是人气王。选了食物放铝碗里,阿姨会给你加一大勺蜜,不太嗜甜的我每每都要再三吩咐不要太多蜜。注上冰水。喝上一碗,总觉得元气又回到身体里。
泉州是个典型的闽南城市,市民勤劳肯干,骨子里一股拼搏精神。并不像一般三线城市的居民闲散懒惰。加之城市生活的节奏越走越快,人人在工作日里忙得入陀螺般。而秉正石花膏这样的去处,(同类去处还有各大街边的排挡,田螺摊档,烧烤摊档)匆忙的快节奏生活里,偷闲出来喝碗石花膏和香港办公楼的下午茶时间一样,休整休整吹吹夜风,回家可以睡个好觉明日整装待发。
网友说:非常给力的泉州小吃秉正石花膏,相信是很多泉州人的回忆。加得多耶纯正的蜂蜜,豆花也是很好吃的,旁边的烧烤也好吃。
9、菜头酸(金鱼巷口)
这家菜头酸,据说是依靠着人民影剧院发展起来的。十多年前的泉州人民,晚饭后的消遣是到人民影剧院看看电影,到金鱼巷口买几片菜头酸,喝杯杨桃汁,然后吹着凉风散步回家。
而在人民影剧院被历史淘汰的多年后的今天,这家小店依旧开着,生意依旧火爆。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吃着这家的菜头酸,记忆会飞回十几年前,那时年轻的摸样,和朋友去看戏,时有闹小脾气,多是和谐甜蜜。而这段时光,只有在吃菜头酸的间隙被想起,吃完后继续投入生活的战斗中去。
·网友说:菜头酸口感酸酸甜甜,清脆可口,清凉败火。很棒。
10、绿豆饼:南菜市七中旁边的正泉茂绿豆饼(天后宫旁)
正泉茂绿豆饼的创始人林举烈是举人之子,远赴台湾谋生学得绿豆饼制作技术,返乡创办了林记泉茂饼铺。后来经过一系列历史变迁,变成了现在的正泉茂绿豆饼。
作为百年老字号,这家的绿豆饼绝对不辜负客人期望。每次去买,拿到手的都是温热的绿豆饼,用纸包着。慢慢的有油渗出纸来。打开的那一刻,饼皮酥香的味道扑出来。咬上一口,饼皮酥脆且薄,又能看见层层纹理。绿豆馅研磨的很细,十分绵密香甜,在热气蕴育中,香味都是温热的。老字号存活了百年自有他的道理,主要是有客人肯买单。无论是自食还是送人,这家的绿豆饼都绝对不辜负客人。
?网友说:常常要买了带回家吃,4包很快被分光。大家都很买账。实在是很好吃。
了解厝边银行“更多资讯,请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hj/1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