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如何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市政府召开

8月11日下午,泉州市政府召开全市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补齐民生短板工作部署会。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张永宁主持会议。市政府副厅长级领导陈荣洲就加快我市卫生事业发展,补齐卫生健康领域短板作出部署。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卫计局长等多人参加会议。

陈荣洲指出,卫生关系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发展和生命健康,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社会民生之首,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事关国家民族长远发展,事关全面实现小康,事关“五个泉州”建设,从中央到省、市历来都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需求导向,坚持改革创新,精准发力补短板,持续提升卫生健康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共享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陈荣洲强调,近年来,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但是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面对全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还存在服务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服务模式不适应、体制机制活力不足等短板。要坚持健康优先,加快健康泉州建设步伐,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1要坚持规划引领,增加资源供给

要实施医疗卫生项目,确保全市“十三五”规划新建的51个项目、计划新增的1.7万张床位任务落实到位。

要鼓励引导社会办医,着力引进和注入医疗技术资源,推动社会办医高水平、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要实施人才建设工程,对接人才“港湾计划”,实施高端人才培养“两个一工程”、“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名医带徒工程”、“人才储备工程”,解决高层次人才和基层卫计人才“两头缺”问题。

要实施薄弱紧缺学科建设工程,以“泉州XIN行动”为抓手,合理调增产科、儿科床位资源,补齐妇幼健康服务体系短板,服务全面二孩政策;加强中医“名医名药名科名院”建设,实施“名师带高徒”“名医出名方”“名方产业化”工程,建设一批名老中医专家工作室,培养一批中医临床骨干,新增一批中医国家、省、市重点专科与特色专科。启动新一轮三年周期市级重点专科创建,建成一批高水平重点学科。

要实施“健康产业”工程,发展“健康+养老”、“健康+健身”、“健康+食品”产、“健康+旅游”产业

2要转变工作重心,重视健康保障

坚持预防为主,将卫生与健康工作重心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要前移健康关口,广泛开展健康教育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进医疗机构、进社区和家庭等“五进”活动,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加强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提升精神疾病防治能力。

要延伸健康服务,针对不同群体的健康需求,量身定做“服务包”。

要完善健康保障,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策划生成疾控机构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三年计划工程包,列入市、县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全市疾控机构达标建设和检验检测能力提升。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要推动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水平

医院改革,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医院管理制度,市、县两级全面实行院长年薪制、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并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医院医技人员劳务价值的人事薪酬制度。

要完善全民医保制度,建立医保筹资和报销比例的动态调整机制,构筑涵盖医疗救助、城乡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大病保险和商业保险相互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全面实行按病种付费为主、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型付费方式改革。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建立常态化的价格调整机制。

要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医院医疗技术、医疗协作、医疗信息平台“三大平台”和消毒供应、心电诊断、临床检验、医学影像、病理检验、远程会诊“六大中心”建设,医院龙头作用。实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三年提升工程,在农村,由乡镇卫生院延伸举办公立村卫生所,实行一体化管理;在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由签约家庭医生团队做好签约居民的健康管理、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有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以专科联盟、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

来源:泉州市卫计委

1.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转载请注明出处:泉州医声

3.投稿邮箱

qq.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北京医院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yy/80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