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剧武林外传的包袱和梗

北京白癜风哪治的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0.前言

相信《武林外传》是新世纪到来前好几代人的共同回忆,也相信读者当中的很多人曾经二刷甚至三刷过很多次武林外传。作为喜剧,观众图个乐子是最重要的——但是武林外传也带给了我们很多深刻的道理,但同时又不会那么沉重,这也就要归功于片中无处不在的包袱和梗了。

包袱和梗是喜剧当中能让人发笑的重要部分。包袱意味着笑点,而梗能让观众感到亲切。同时再加上武林外传使用的各种戏剧手法,使得武林外传成为了被人引用一次又一次的经典。

谨以此文来致敬武林外传和其中用到的包袱、梗和戏剧手法。正如题目所标明的,本文仅是浅读,其中还有很多因篇幅所限或个人能力问题未能提及。同时,本人仅为语言艺术业余爱好者,才疏学浅,若有错误敬请不吝指教。

1.取材于经典相声、评书

相声和评书算是在现代电影电视剧出现前最常见的“能表达一段故事”的语言节目了。相声分单口、对口和群口相声,其中单口相声一般以单人讲一段故事为主,其和评书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讲的故事可能是一个历史事件当中的一小段且要带有笑点(尤其是前面积累大量情节和设定,到最后面抖包袱),而后者更在于叙述整个历史事件且并不需要太多喜剧效果。两者各说各的,互不戗行。对口相声则是两个人对话,包袱要时时出现于剧情当中且要保证一定的密度和频次;群口相声则类似对口相声但是超过两个人。

1.1来源于相声

相声算是中国传统曲艺里目前发展的至少还可以的形式,在早三四十年前相声算是比较重要的曲艺形式,大家通过收音机就能收听到一段喜剧,但在可视化媒体的打压下确实失去了很多观众。近十多年来,相声受众在德云社的商业化过程中扩展了许多(这不代表笔者全盘肯定或否定德云社的相声,个人认为分演员分时段以至于分相声段子来看),但是因此看传统段子的人并不多(德云社不少是自己的新段子)。

武林外传当中有一些来自于传统相声的素材。首先,在掌柜的给祝无双讲白展堂并不喜欢无双的时候就直接和白展堂来了一段真的对口相声,连麦克风都摆到了两人面前如同真实相声一般,而白展堂作为逗哏,佟掌柜作为捧哏,其站的位置也是完全正确的(逗哏在捧哏的左边,即观众看来逗哏在右面)。两人使用相声几乎%使用的北京话来了一段(注意这两个人本身都并非北京话使用者)。这段之前祝无双回忆白展堂小的时候救她时候的情境是以京剧的形式呈现的,其中有这么一段:

反派孩子A:来者何人?

白展堂: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苹果派,白玉汤!

反派孩子A:什么派什么汤?

反派孩子B:苹果派,来自麦当劳;白玉汤,出自刘先生的单口相声。

祝无双,《武林外传》第集,回忆白展堂小时候营救她

这里的“刘先生”指的是刘宝瑞,其以单口相声见长。笔者这随随便便都能想起来几出:《连升三级》、《山东斗法》、《日遭三险》、《黄半仙》、以及这里谈到的《珍珠翡翠白玉汤》,讲的是朱元璋少时贫苦无食物以充饥即将饿死,幸得一乞丐相助,用烂菜叶子馊米饭和豆腐做了一锅汤美名其曰“珍珠翡翠白玉汤”救了朱元璋一命——由于过于饥饿,朱元璋认为其相当美味。朱元璋得天下后不忘此事,到处搜寻该乞丐下落,后来找到了之后命其按旧法重做“珍珠翡翠白玉汤”,后赐予满朝文武百官喝这“美味”的汤的故事。

第6集当中,祝无双晚上在房顶练功,这时秀才上房顶,祝无双和吕秀才发生了以下的对话:

祝:谁?

吕:我!

祝:吗?

吕:觉,睡觉的觉

祝无双、吕轻侯,《武林外传》第6集的房顶对话——未采用两人通用的吴语和普通话,而用了其它口音。

这段来自于侯宝林郭启儒两位老艺术家的相声《戏剧与方言》,讲到不同方言的特色以及用不同方言表演不同地方戏种的重要性。上面这段对话出自于其叙述了一段兄弟两人住四合院不同屋子,弟弟晚上起夜去小便的故事,其中“啰嗦版本”的北京话需要一大段:

兄:哟呵?!那屋咣当一气子门响黑更半夜的这是谁出来了一声不言语(yuanyan)怪吓人的?

弟:哦是我您内哥哥您还没歇着呢我出来撒泡尿没有外人甭害怕歇着您的吧您。

兄:黑更半夜的穿点儿衣裳要不然冻着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明儿个一感冒就得发烧咯。

弟:不要紧的哥哥我这儿披着衣裳呢撒完尿赶紧就回去您歇着您的吧有什么话咱明儿个见吧您内。

侯宝林郭启儒《戏剧与方言》,一段小贯口,标点符号反应表演时断句方式。

后面侯宝林表演用精炼的北京话16个字就能解决问题:

兄:这是谁啊?

弟:是我您呐。

兄:你干嘛去?

弟:我撒泡尿。

侯宝林郭启儒《戏剧与方言》,简洁版本的北京话。

之后胶东话,四句话每句个字:介是谁?介是我。上哪去?上便所;再压缩到上海话8个字,最后缩减到河南话的四个字:谁?我。吗?尿。相信无双和秀才的这段(以及他们说的时候听起来很奇怪的口音——估计是模仿河南话没模仿好)是向这里致敬。

第7集的开头燕小六讲到希望店里的咸菜能对他免费,逐渐蹬鼻子上脸到“最好还有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煮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这是相声名段《报菜名》最后的贯口开头,也是等着最后抖的包袱,其十分考验嘴上功夫。报菜名有不同版本,篇幅过长在此不再赘述,有兴趣的可以搜索一下(百度百科上即有马三立和其子少马爷马志明用的版本),也算是相声基本功之一了。燕小六的天津人属性就此暴露无遗。

1.来源于评书

说到评书就要讲到笔者作为鞍山人的骄傲了——单田芳老先生。其独特的嗓音是单田芳老先生的标志,而在鞍山(乃至附近沈阳等地)乘坐出租车时有很大概率能够听到单老先生那独特的嗓音,十分有辨识度。虽然从未完整听过单老先生的书,但是听到那个声音就知道“这一定是单老先生说的书”。自然,在看武林外传的时候,听到那个声音立刻就察觉到了。

武林外传当中不止一次曾经向单老先生的声音致敬,其中包括第集白展堂跟大嘴盲了的老妈通过“现场讲(xia)解(bian)”讲大嘴是“如何考上武状元的”

好!好一个威风凛凛的状元郎!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手持方天画戟,胯下是嘶风赤兔马。探花郎迎面走来,一个回合反身便走。李状元伸手照背心那么一提,把探花郎提到马上,往空中一抛,双手接住双脚,双臂一用力,只听得“噗嗤”,就劈成了两半儿啊,比撕鸡腿难不到哪儿去。

跟榜眼那场,才叫精彩呢。李状元手持两把宣花板斧……上回那是马战,这次改陆战了。只见我们状元郎,双手持两把宣花板斧,冲进了人群呐。那是左劈右砍,胳膊来挡剁胳膊、腿来绊剁大腿,直杀的是昏天黑地,血流成河。

白展堂,《武林外传》第四集,为了让大嘴的母亲相信大嘴已经有了一番事业而编纂出李大嘴成为武状元的过程——前者混了《三国演义》的吕布以及《隋唐演义》的李元霸(在本集开头中白展堂已经给莫小贝讲过了这段),后者混了《水浒传》的李逵(也在开头给小贝讲过)

第66集的时候郭芙蓉也来了两段儿,分别是“添油加醋记”和“胡说八道记”,为其堂妹讲述了大嘴是如何练习“降龙十八掌”和吕秀才是怎么弄死盗神的,其中一段是这样的:

姬无命是个什么人?盗神!手上是血债累累恶贯满盈啊!这么个人忽然逼上来,你慌不慌?说实话,我也慌,腿肚子都吓软啦!再瞧人家吕大侠,跟个没事人似的,算完账,把算盘一抖,大笔一挥,满地都是甩出来的墨点儿。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么?每一滴墨点那就是一步,十滴那就是十步。人家踩着墨点儿招招紧逼是一步不落,踩到最后一步,正好把个姬无命逼到死角。正在此时,姬无命一个侧手翻接着三个后空翻接着空中转体一千八百度又接着三千六百度腾空以后,他以两百五十个托马斯全旋完成了全套动作——难度系数10,平均得分9..在潮水中的欢呼和掌声中,吕大侠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直接就是一笔,从喉咙贯穿,血噗一下就喷了出来。每一滴血迹,正好覆盖在刚才的墨点之上,一滴不漏啊,连形状都一模一样。

郭芙蓉,《武林外传》第66集,其堂妹描述郭芙蓉在家里是怎么“胡说八道”吕轻侯如何解决掉盗神的

以及第71集中燕小六讲到白展堂进了“青楼”(酒家)后的行为:

玩儿的兴起,还当众翻了几个空心跟头,结果叫好声响成一片!

燕小六,《武林外传》第71集,讲述白展堂进了“青楼”后的行为

三处都完全利用了单田芳的声线。

单老先生于年作古,在此表示哀悼和敬意,中国说书界最亮的一颗星就此陨落。留给鞍山人的是位于鞍山市大屯镇的题字,和出租车扬声器中那永远不会停止的评书。

.戏剧手法

武林外传作为一部剧,其自然要使用各种戏剧手法来使得剧情有意义和有趣。下面讲讲两个武林外传常用的手法吧。

.1打破第四面墙.1.1普通的第四面墙

打破第四面墙算是常用的给人们带来笑点的手段,类似于现在所说的“打破次元壁”。“第四面墙”这个词来自于传统的剧院,其三面是墙而一面是观众,冲着观众的方向虽然没有墙但是其分隔了戏中的虚构世界和观众所处在的现实世界,互不干扰;而打破第四面墙则会因此带来喜剧效果,让观众感到演员“出戏了”而发笑。

武林外传里打破第四面墙不止一次,而且方法还不止一种。最简单的如秀才吐槽郭芙蓉“过于暴力”,讲到“我们这个戏的主题就是反对暴力”;又或是5集画剑法的大爷客串演出结束之后“我该杀青了,谁负责结账啊?”,都打破了第四面墙,让观众感觉演员突然出戏,后又立刻回到戏中跟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另有两次是戏中戏,一次是秀才使得盗圣发小姬无命自杀后引来其兄弟姬无病过来报仇,燕小六和刑育森两人多次“讲戏”要白展堂出演盗圣(笔者评论:“我演我自己”),并多次使用术语来评论其演技——如“你这个人物不够立体”以及“你这话别跟我说,跟观众说去”。上面这个属于隐隐约约跨过了第四面墙但是又没有明跨;另一次是客栈装成阴曹地府审判包大仁买官,等到包大仁画押后告知其这只是个戏,但同时跨过了第四面墙直接呼叫剧务使用灭火器等扑灭布景的火,并且将镜头转向客栈中从来不给观众看的一面(剧务、摄影等部门),这个相当于直接从戏中戏跳回到戏中再跳出第四面墙。(作为计算机专业的笔者为什么突然想到了嵌套虚拟化呢?)

.1.时间线错乱

时间线错乱也是本剧梗的来源之一。剧中多次引用了现实生活中的广告语、品牌名、乃至演员曾经演过的其它剧等。

广告词和品牌名包括广州好迪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康师傅的“味道好极了”、累了困了“我就喝红牛”、鸟牌皂角粉(雕牌洗衣粉)、蚁力神的“一般人我不告诉他”、麦当劳(和其广告音乐)、必胜客等;演员演过的其它剧包括佟湘玉的演员闫妮出演过的《健康快车》、李大嘴吐槽的“我成炊事班大周了”(来自《炊事班的故事》)等,还有李大嘴对谢捕头(由句号扮演)吐槽“打住吧,我看你像个句号”。

剧中还大量出现了当时流行的歌词、句子,乃至跨越世界和时间线的著作或者用词(不考虑剧中通用的现代标准汉语)等:“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谁敢让你的眼泪陪我过夜”(齐秦《不让我的眼泪陪我过夜》)、“无情无义的苍天啊你为什么要捉弄有情有义的我”(孙渔的歌曲)、“曾经有份真挚的感情放在我的面前”、“不要拿捕快不当干部”(不要拿豆包不当干粮)、“不同意他的观点但捍卫他说话的权利”、匹诺曹、皮卡丘、戏仿魔镜的“美人美人告诉我他们到底要什么”、“披着羊皮的狼”、多次出现的“Tobornottob”或戏仿(以及秀才各种拽英语能力)等。

用词的话,其中出现了中国在近现代出现的一些不同文化因不同原因碰撞而导致的词语,如“来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xs/75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