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福建人居然不会闽南话团团我第一个不答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让你用熟悉的方言
能说出这些今年流行语吗?
柠檬精
我太难/南了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
话不多说
火速先来看下这段街采
来自厦门、漳州、,
泉州、龙岩等地的小伙伴,
都用方言说出了这些流行语。
一起来look下
街采中都说了哪些流行词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电影《流浪地球》带火这句话,后来多地交警都作为宣传语,厦漳泉的小伙伴,说出来几乎都一样ne~而这位三明小伙伴,
说出来的时候,
团团居然也能秒懂。
柠檬精/我酸了字面意思是柠檬成精,
现在多用于自嘲,
表达对别人的多重羡慕。
在视频中,
惊现一位“宝藏男孩”,
就是他。
说起柠檬精,还伴随着脸部表情,简直不能更形象。看到这里
团团特别想说一句
“竟有如此可爱之人
我酸了”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来自《中餐厅》黄晓明之口,表示一个人不顾及其他人的意见,盲目自信,一起来看下各地小伙伴如何演绎。当龙岩的小伙伴说出这句话
团团的内心“听不懂~”
我太难/南了这句出自视频网站上的,一个“土味视频”主播,随后引爆网络,“我太难/南了”的流行,是网民希望释放生活压力的心理表现。那么这四个字,
要如何生动演绎。
对,
又是这个宝藏男孩,
他说完“我太难了”,
还有招牌式“捂脸”。
八闽大地,地域辽阔,
有些地方的方言说起来真是太难了,
你说我福建人都说闽南语?
团团我第一个不答应!
虽然同为福建人,
但是每个地方的方言,
你真不一定能听懂。
不仅仅是方言就拿今天的冬至来说,福建各地的冬至食俗也是各不相同。福州:米时“米时”是一种糯米制成的福州冬至小吃,福州人搓“米时“时,桌上置竹箩,箩中放红桔数粒、红筷一双、纸花一对等。以此祈福来年好运,故而成为福州冬至传统中重要活动。
厦门:姜母鸭厦门人对鸭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一年四季都在吃鸭,盐鸭、酱鸭、烤鸭、四物炖鸭,姜母鸭。
姜母鸭自家做的比较少,因此,冬至一到,就有很多人开始排队买姜母鸭。食用时倒些枸杞酒可以让味道再次提升哦。
将乐县:糍粑将乐农村过冬至,有用豆粉、黑芝麻红糖拌糍粑招待客人的习俗,以表吉利,然后蘸上豆粉、黑芝麻、红糖等配制的佐料,吃起来柔韧鲜滑,香甜可口。
南平:糯糍粑糯糍粑,是南平光泽诸多地方小吃中较出名的一种,和福州的“米时”类似。它是用当地产的优质糯米经水泡后放进饭笼里或锅里蒸熟,然后倒进石臼里,一人用木杵舂,一人翻动,民间俗称“打糍粑”。
莆田:冬至暝搓丸冬至前一夜,莆田俗叫“冬至暝”。这天傍晚,家家厅堂上红烛通明,灯光如昼,寓意事业辉煌。桌上以红柑为“果岳”。红柑的最顶层插上“三春”一支,用红纸条封腰的箸子一副(十双)和生姜、板糖各一块,一家人洗手面,家长点烛上香,放了鞭炮,开始“搓丸”。等到第二天一早,这些丸子就是当地人的早餐~
泉州:搓丸泉州有“冬节小年兜”的谚语,因而老人总说“吃了冬至圆,多一岁”。冬节前夕,家家户户“搓圆”,而且明确是搓“冬节圆”。在“搓圆”时,惠安等地至今还保留着“做鸡母狗仔”的习惯。
大人在搓冬节丸,孩子们则用米丸料捏做一些小巧玲珑的瓜果动物和金元宝造型,俗称“做鸡母狗仔”,祈愿庇佑六畜兴旺,也是寓意吉祥有财气。
平潭:咸米时平潭的老百姓冬至时吃的食物很特别,他们通常会吃”咸米时“,也叫做”时来运转“。首先要有地瓜、地瓜粉,至于馅嘛,其实是不限制的,几乎都是平潭海鲜,所以注定咸米时吃起来不一样的口感。
龙岩:鬼糕冬至来临,“老龙岩”们就会到山里采苎麻或是艾草,捣碎和糯米粉揉匀后,面团就呈淡绿色,作为“鬼糕”的皮。至于馅料,通常会用梅菜、笋干、香菇,配着五花肉,调味,炒熟。咬上一口,皮又糯又软,带着油花花的馅配上草叶味,反倒觉得清爽。
漳州:糖圆漳州的风俗,要吃冬至糖圆。节日前夕,家家户户用糯米磨粉搓丸,放置在竹筛上。第二天清晨放入红糖锅内煮熟,作为节日早餐。旧时农村在这一天还要到祠堂祭祖。
沙县:汤圆沙县人的汤圆,汤汁中喜欢配于竹笋、香菜等作料。因为沙县临近三明市区,所有有些习俗已经逐步消失,一些传统的习俗,比如舞龙舞狮什么的估计只有在乡下可以见到。
今日话题你那里冬至吃什么?今年的流行语,用你家的方言怎么说?快来评论区找团团玩吧来源:福建共青团(ID:wzfjsdx),综合整理自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mj/7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