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泉州这4个地方有4个村出名了he
当当当当!
Big哥又来发布好消息啦↓↓↓
近日,国家民委下发
《关于命名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通知》,
咱大泉州有4个村寨上榜哦!
好激动!
好激动!
好激动!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工作是国家民委为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扩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力,发挥命名挂牌村寨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全国性工作。经持续多年的广泛开展,全国涌现了一大批民居特色突出、产业支撑有力、民族文化浓郁、人居环境优美、民族关系和谐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群众收入、巩固民族团结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那么,重点来了!
到底是哪4家村寨啊?
别急,别急,别急!
Big哥现在就带大家去!
请输入标题bcdef
有一首长调是这样唱的:世上有两种蒙古人,一种在草原上,一种在马背上。有谁会知道,还有一种蒙古人,他们在海边。他们姓“出”,住在离泉州市区60多公里远,泉港区涂岭镇小坝村。这是福建地区唯一的蒙古特色村落,是宋元蒙古皇族遗族聚居地、天下奇姓“出”姓发源地,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着蒙古特色建筑、人文、风俗及美食。
这支叫作“燕山出”的蒙古族后裔在此繁衍生息,落脚数百年,他们与当地人通婚,说起地道的闽南话。在小坝村祠堂,门口挂着一副对联,“燕南无二族惠北自一宗”。祠堂建成多年来,是这个蒙古后裔村的重要见证,在族人的维护下,原貌如初。各民居前都保留着“燕山衍派”的标示,门口的对联,道破“燕山出”一族的特殊出身。出氏是蒙元勋臣、太师、国王木华黎之后裔。出氏尊木华黎之世孙、元末太尉纳哈出为始祖,因明初其长子造反,次子弃官隐居泉州,担心被株连九族,便去掉父名“纳哈”二字,单取“出”字为姓氏,“蜗居”深山。
小坝村的蒙古族村民占福建省蒙古族总人口数的90%以上。如今的“燕山出”族人,依旧保留着蒙古族豪迈、好客的性格,家家自备酿酒,有客前来,邀他满满喝上一杯,好不快哉。但历经岁月的洗礼,出氏一族的生活,除了不过元宵节(据说,可能忌讳与“元消”谐音)外,早已与汉人无异。不过,这几年来,小坝村一直在努力规划并打造具有蒙古风情的民族特色村寨,如今正是获得国家命名,如果你有兴趣,不妨去那里感受一下吧!
请输入标题abcdefg
请输入标题bcdef
郭坑村位于石狮永宁镇,是一个少数民族村落。这个小村庄,有静谧安宁的一面:半山腰上的慧源禅寺,恍若人间仙境,似乎任何烦恼到了这里,都会烟消云散;也有闹腾的一面:精心打造的回族生态文化园,适合拉上三两亲朋好友,前去休闲观赏一番。
资料显示,全村一姓郭氏皆回族。据郭氏宗谱记载:郭坑郭氏之远祖乃唐宋泉州港成为世界一大港口时,入闽经商的阿拉伯人。明代因明太祖“禁海”、“排外”政策,使斯时阿拉伯商贾由鼎盛走向没落,大多返回本土,少数流徙到“天涯海角”的惠安百崎等地。至明末,百崎郭氏分支到晋江蚶江的石湖。之后,又由石湖分支到前坑、郭坑等僻野荒村。
郭坑村的文化活动中心,它是村民保留回族文化的一个标志。当初,在建设这座文化活动中心时,就融入了回族特色的建筑风格,绿色的屋顶、雪白的墙体、伊斯兰的建筑风格,配搭的阿拉伯文字,都透出一股这个村子与众不同的文化气息。房屋墙体上“国卿回族文体活动中心”几个大字,还搭配翻译了阿拉伯语,两种语言相得益彰,让人眼前一亮。
这几年,郭坑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方面,占地数百亩的休闲农庄,有山有水有鱼塘,鸟语花香,蔬果繁茂,还有各种休闲娱乐,值得约上亲朋好友一同前往。
请输入标题abcdefg
请输入标题bcdef
善坛畲族村,位于官桥镇的西北部,系安溪县最大的少数民族村。善坛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独特的畲族民俗风情、妈祖文化、千年古寨、古榕飞瀑……
在善坛村蝙蝠山半坡处有一“半岭宫”,是安溪唯一的妈祖分灵庙。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妈祖生日、妈醮,善坛村都要举行妈祖巡安绕境活动,舞龙舞狮队、火鼎丑婆队、十八学士队、文阁八音阵、八仙阵、过火坑、大鼓唢呐队、少数民族电声乐队等一起表演,热闹非凡。
由于远离了民族聚居的地方,善坛村畲族村民已经和周边村民完全融为一体,平常的穿着与汉族没有任何区别。不过,在诸如祭祖一类的特殊日子,村民会穿上珍藏着的民族服装。畲族妇女的服装特点是上衣多刺绣。在衣领、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绣花纹图案和花鸟龙凤图案。
请输入标题abcdefg
请输入标题bcdef
南美回族村是永春县现有的2个少数民族行政村之一,位于永春县东关镇东北部。回族村民于明末由泉州迁移到现居住地,距今近年,至今已生息繁衍20代。
一走进南美村的村口,入村大门就散发出浓浓的“回味”。村名‘南美回族村’会分别用汉字与回文标注出,村名上下有金色莲花纹装饰,柱顶上的新月更是相得益彰。这里屋舍回族风情浓郁,穹顶、S形尖拱、特色花纹,装修凸显回族居民建筑特色。村庄依山傍水、生态良好、民风淳朴,有深厚的回族历史积淀。
在南美村,有着历史悠久,百年以上,从未间断的纯正南音。每逢节日、民间喜事或是庆典活动,都能听到他们的弹唱。有时,他们走出去,到湖洋的南音组活动,有时把湖洋的朋友请到村里来,以此来增进友谊,切磋技艺。
请输入标题abcdefg
部分资料、图片来自网络
值班编辑刘荣寅
推荐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mj/5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