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泉州陈敬聪泉州老街巷之地理方

  上世纪五十年代解放军保卫顺济桥(史其敏摄影)

  新桥头(杨湘贤摄影)

  笋江遗梦——顺济桥遗址

  

  新桥头位于万寿路西侧,北接中山南路,南通江滨路。因地处泉州新桥(即顺济桥)北端,故称新桥头。

  顺济桥始建于南宋嘉定四年(年),长米,宽4.6米,原为古石桥。该桥因北靠近南门顺济宫(天妃宫),故称“顺济桥”。古顺济桥原有桥墩31座,上有扶栏,历代均有重修。民国21年于桥墩上建钢筋水泥桥面,原石桥板全部拆毁,古桥面貌全非。该桥是上世纪80年代前往返于福州和厦门之间,经过泉州晋江江面上唯一可通汽车的公路桥梁。自年起,旧顺济桥又因各个石桥桥墩陆续坍塌,已成遗址。上世纪末,在旧顺济桥上游新建一桥供车辆通行,称为新顺济桥。

————————————————————————

  

  会通巷位于西街南向,北起于西街,南接花巷。会通巷巷口原为唐代泉州古城墙肃清门遗址,始建于唐末。

  泉州唐时最早的武荣州,州治设在今南安市丰州镇。唐久视元年,州治移至今泉州城州顶街。在盛唐时,泉州城有4个城门,东门、西门、南门、东南门。其中,西门叫“素景门”。东门,在今东街二郎巷口;西门,在今孝感巷口;南门叫“镇南门”,在今涂山街头;东南门叫“通淮门”,在今泉州五中登仙桥处。

  到了唐末,“开闽三王”中的王潮、王审知打到泉州城,为了加强防御,在古城里建了一小城,即“子城”。子城有东西南北4个门:东门叫“行春门”,在今天的相公巷以西、门楼巷口以东的东街路中;西门叫“肃清门”,在今天的会通巷口旧西菜市附近;南门叫“崇阳门”,在今天的承天巷口至花巷口间的南街处;北门叫“泉山门”,即现在北门街中山公园边。

  南唐保大年间,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对泉州外城,即罗城重加版筑,开辟了7个城门,包括:东门——仁风门(现城基路);西门——义成门(现甘棠巷口);南门——镇南门(现涂山街);北门——朝天门(现在位置);东南门——通淮门(现涂门街尾);西南有两门,一是通津门(今傅府山南麓),另一个是新门(今临漳门)。

  元朝至正12年,泉州路达鲁花赤(元朝官名,相当于地方一把手)玉立扩城,叫新罗城,也有7个城门,即把原来的通津门移徙至今水门巷处,南门从涂山街移至天后路,叫德济门,其他不变。到了明朝,除了以上7门外,又开了一个新门,叫小东门,

医院附近。

  现在,泉州古城内的朝天门、临漳门和泉山门得以修复重建,德胜门遗址重见天日,肃清门遗址等也挂牌展示。古城门象一首气势磅礴的“凝固的音乐”,见证着历史,是一个城市的文脉。

赞赏

长按







































到哪家白癜风治疗好
长沙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mj/123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