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向海而生,勇敢去闯人民资讯
广西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cgia.cn/news/chuangyi/1647706.html「本文来源:东南卫视」7月25日,中国第56项世界遗产花落泉州,散落于山海之间的22个遗产点揭露出这座“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冰山一角。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曾早早地就迈入“全球化”时代。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无数泉州人扬帆破浪,踏上了远渡重洋的征程,他们带着乡音,“过番”谋生、扎根异国,为东南亚等国家带去了泉州的传统文化,也从其他国家将当地文化带回泉州,他们是最早开启“民间外交”的使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华侨。作为著名侨乡,泉州的华侨文化源远流长,直至今日,仍有许多惊喜等待着我们去发现。热爱生活,生活就不会亏待你想了解一种文化的最快方式是什么?海鸥君脑子里首先蹦出的是——吃。对于一个外地人来说,食物菜肴往往是体验入乡随俗的第一站,就像《最美旅拍》的旅行搭档扬扬和磊子,他们来到了侨家餐厅想通过品尝华侨菜来了解泉州的华侨文化。林兴运,桥家餐厅主理人。当年林兴运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远渡重洋前往印尼讨生活,后来在归国的同时,他们还带回了许多制作印尼当地美食的手艺,这份手艺也在林兴运家流传了三代,也是餐厅运转的根本所在。最开始,林兴运也没想到印尼菜会这么受欢迎,之前他的店叫做“归侨的家庭餐桌”,本来只是想把自己母亲洪春梅做的特色美食分享给朋友,没想到做着做着就停不下来,店越开越大,客人越来越多,甚至吸引了许多人慕名而来,只为吃一次地道的印尼菜。不过即便现在桥家餐厅这么受欢迎,林兴运母子俩也从没计较过成本,也没想过能赚多少钱、再赚更多钱这些事,他们的生活态度向来是“钱赚到开心就好,生活就要享受、玩得开心”。用林兴运的话来形容,就是:“要热爱生活、慢慢地做,就是认真去对待生活,生活一定不会亏待你。”洪春梅也很赞同儿子的想法:“我都跟孩子讲,反正我现在要做什么,你不要问我去哪里,我岁数一年一年老,就是要跑要吃,要去哪里就去哪里。”即使不成功,但至少要快乐泉州这座城的开放包容似乎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有一种乐观豁达的天性,接下来我们要了解的一位艺术家也是如此。吴达新,一位蜚声国际的职业艺术家,作为土生土长的泉州人,他带着家乡的记忆在海外游历求学多年,他的作品曾经在纽约亚洲艺术博览会、芝加哥艺术博览会等众多世界知名艺术展上大放异彩。吴达新是位奉行“观念先行”的艺术家,做艺术品前,他会先考虑自己要表达什么,有内容了,再去寻找合适的手段和材料将这个想法呈现出来。崇尚“做艺术是为了快乐”的吴达新,做事从不计较回报,想做便去做了,就像半年前,他“不顾正业”地在泉州中山东路打造了一个“艺术空间”,初心也只是希望泉州能有个展示更多艺术家作品的空间。对现在的生活状态,吴达新觉得挺满意的,不需要难为自己,强迫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情,能自由地创作就很棒。他也说:“其实做一个艺术家的话,即使不成功,但你至少要很快乐。如果等有一天,我真的没有创意的时候,被生活所迫必须去开计程车的时候,我觉得我也会很高兴。”泉州这座城内的华侨精神是什么呢?其实吴达新的作品《巨浪》已经告诉我们了。为了创作出这幅作品,吴达新特意去了趟菲律宾,找到自己爷爷的弟弟的后人,了解当初那辈人探索世界的方式:买一张船票,花费三个月时间从中国横渡海洋来到了菲律宾,在人生地不熟还语言不通的情况下,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全都不知道。但即使这样,早期这些华侨依然顽强地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扎根,传承了一代又一代。正如吴达新对《巨浪》的解释:“大浪,就代表华侨精神,面对那种未知的世界,依然勇敢地去闯荡。”泉州,闽南“爱拼才会赢”的典范,纵观世界,泉州人这种向海而生的拼搏精神,从宋元一直延续至今,生生不息、经久不衰。想了解更多华侨文化吗?扫描/长按海报
上一篇文章: 泉州的早餐面线糊猪血汤醋肉油条,哪 下一篇文章: 泉州人的酱油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ly/8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