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各区县名字的由来,你都知道吗

白癜风是怎么来的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00102.html

1鲤城区:因形似鲤鱼而得名

  鲤城区是泉州市中心城区之一,位于晋江下游的泉州平原,东、北邻丰泽区,西、北毗南安市,西、南与晋江市交界。鲤城区又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全区现有旅居海外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约30.8万人。

  名字由来:《泉州府志》载:“府治中有衙城,外有子城,又外有罗城,有翼城。……又以形似,名鲤城。”这就是鲤城名称之由来。从时间来说,数次拓城,到明初才形成鲤城的局面,鲤鱼城是明初才出现的名称。

  2丰泽区:因水利设施而得名

  丰泽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核心区,泉州市中心城市核心区,区域总面积.5平方公里,总人口54.8万人,下辖8个街道、74个社区,包含着泉州市中心城市规划中的东海、城东、北峰组团及中心组团部分。

  名字由来:因辖区内宋时有水利设施“丰泽斗门”而取区名为“丰泽区”。“丰泽”含有“丰饶之、恩泽于民”之意。

  3洛江区:因河流而得名

  洛江区位于泉州中心城区东北部的洛阳江畔。东北毗邻惠安、仙游两县,西连南安市,南接丰泽区。是侨乡和港澳台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建区以来,洛江以其独特的自身优势与突出的发展成效走出了一条稳健的科学发展之路。

  名字由来:因其辖区内有国内外著名的洛阳古桥,且境内有泉州市第二大河流--洛阳江,故取区名“洛江区”。

  4泉港区:因海港而得名

  泉港区年之前属于惠安惠北一带,年从惠安县划出,单独分立一个区。面积“平方千米”,人口36万,大部分是汉族,此外还有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东南濒临湄洲湾,南与惠安县毗邻,西南与洛江区相连,西北及北面同莆田市仙游县接壤。

  名字由来:因其辖区内的天然良港-肖厝港系泉州新港,故取区名为“泉港区”。

  5晋江:因河流而得名

  晋江为福建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县市,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县市之一,其综合竞争力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五位,综合创新能力列全国县级市第6位,经济实力连续17年位居八闽县级之首。[1]全省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名列县级市第一。集闽南金三角经济开放区、全国著名侨乡、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于一体。

  名字由来:晋代时,中原的士族为避战乱,南渡长江,逃入闽南,定居于今晋江两岸,即将这条河流取名为晋江,晋江地名也因之而命名。

  6石狮:因石狮亭而得名

  石狮为中国福建省下辖县级市,由泉州地级市代管,于年12月自晋江县析置。石狮是亚洲最大服装城、福建综合改革试验区、著名侨乡。位于环泉州湾核心区南端,市域三面环海,北临泉州湾,南临深沪湾,东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西与晋江市接壤,是一座美丽富饶的城市。

  名字由来:据传石狮地名,源于今宽仁凤里庵--石狮亭。隋代之前,此地尚为荒芜,因有一条永宁沿海盐场通往泉州的大路在此庵前经过。凤里庵前建一石亭,内有观音坐像,外有一对石狮子,民间俗称“石狮亭”。人们常相约在此聚会,久而久之,石狮亭就成地名,在清代官方文书、私承族谱等文字中均有石狮地名之记载。

  7南安:因安定而得名

  南安市,雅称武荣,为中国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由泉州市代管,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中游。南安为极具实力的县市,其综合竞争力位居福建省第3位,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32位。年,南安市GDP总量.21亿元,较上年增长13.6%,人均GDP3.2万元[1]。南安是明清风云人物郑成功、洪承畴的故乡。南安也属清代泉州三邑之一。由于近代有大量南安人迁居海外,南安也被成为中国著名侨乡。

  名字由来:古时福建是个后开发区,相对于战乱频仍的中原地区,政局稳定,偏安一隅,而泉南一带更为安定。南疆安定是当时人们公认的历史事实,因而梁天监中析晋安郡地置南安郡时,即以南安名之。

  8惠安:以惠安民

  惠安县,是闽南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素有“海滨邹鲁”、“雕艺之乡”、“建筑之乡”、“渔业强县”、“食品工业强县”之美誉。全县陆域总面积含泉州台商投资区共平方千米,海域面积平方千米。

  名字由来:惠安汉属会稽。唐属武荣州,开元八年(年)属晋江县。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年)析晋江县东乡十六里置惠安县,取“以惠安民”之义称惠安。

  9安溪:因溪流而得名

  安溪县以茶业闻名全中国,号称中国茶都。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发源地,位居中国重点产茶县第一位。安溪还是“中国藤铁工艺之乡”,工艺品畅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中国同类产品交易额40%。年被国家批准为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之一,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年安溪县名列“中国百强县”。[1]年安溪GDP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名字由来:安溪,原称清溪,溪水清澈而名,后因睦州清溪洞“盗”起,吏恶其名,故改称安溪,“溪水安流”,希望此地平安。

  10永春:因四季如春而得名

  是国务院首批开放县之一、中国香都、中国芦柑之乡、中国纸织画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生态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绿化县城、全国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城、同时是中国最具特色魅力旅游名县、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全省绿化模范县、林业十佳县和环境保护先进县、生态示范区。曾五度被评为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县(-年)。

  名字由来:永春古称“桃源”,地处闽南金三角,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地灵人杰,风景秀丽,被南宋蔡襄誉之为:“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以境内草木茂盛,四季如春而改名永春。

  11德化:以德化民

  德化是中国当代著名瓷器产地,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国陶瓷之乡”,年又被称评为“中国民间(陶瓷)艺术之乡”,获“中国瓷都?德化”之称,并被一些媒体哄抬为中国古代三大瓷都之一。

  名字由来:唐贞元年间,朝廷析永福(泰)县之归义乡置归德场,后唐长兴四年(年),闽王王延钧令场升县,取“归德”之“德”,其辖地“归化里、灵化里、新化里”之“化”字,命名“德化县”,寓意“以德化民”,这一县名沿用千年,从不曾更改。

  12经济技术开发区:因政策而得名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范围包括清濛园区、泉州特种汽车基地、国家级泉州出口加工区以及正与南安市政府合作开发15平方公里的官桥园区。开发区位于泉州中心市区南大门,交通十分便利,现有投产工业企业多家,形成纺织鞋服、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医药食品等4个主导产业。

  名字由来: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由泉州市委、市政府直接开发建设的开发区,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此外还先后荣获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园区,国家火炬计划电子信息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一系列国家级荣誉称号。

  13台商投资区:因政策而得名

  泉州台商投资区成立于年,为国家级台商投资区,也是泉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主园区,下辖隶属惠安县的洛阳镇、东园镇、张坂镇、百崎乡和省级惠南工业园区,区域面积平方公里,人口约22.8万人。

  名字由来:改革开放后,随着海峡两岸交往的不断扩大,福建省率先成为台商到祖国大陆投资的热点。国发〔9〕24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泉州设立国家级台商投资区。

  泉州各区县的得名过程,很神奇吧!赶紧也告诉小伙伴们吧!来源:泉州厝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ly/663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