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旅游攻略下

泉州旅游攻略(下)

今天跟着旅行菌继续探寻泉州吧~~~

午餐

侯阿婆烧肉粽

招牌肉粽8元

▲家喻户晓的东街侯阿婆(烧肉粽),地陪小伙伴从小吃到大。据说前后搬过四次,令人欣慰的是侯阿婆的头像终于换成彩色的了。

烧肉粽个头不小,米粒略略松散,上桌前浇一层薄薄的甜辣酱和花生酱。欣喜若狂地捣开,瑶柱、虾米、香菇、栗子、三层肉、卤蛋........这颗粽子的内心戏也太丰富了

▲划重点,推倒拌匀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喂喂,别光顾着挖宝藏,让每一粒糯米都裹满酱汁更好吃哟

阿秋牛排

牛排+牛肉羹34元

最早收到excel的时候一脸懵逼。(对,你应该也有出行要做excel的旁友吧)

怎么莫名会有牛排这个选项的?

此牛排非彼牛排啦,是中式牛排,浓浓的泉州style。

时至今日,吃牛肉的习惯被保留下来,经营牛肉小吃的餐馆摊档在泉州也是遍地开花。一碗咸饭,一碗牛肉羹,再点份牛排,就是泉州人最日常的一顿简餐。

个人比较喜欢阿秋牛排。

相比好成财调味整体偏淡,牛肉羹是不勾芡的清汤,加姜丝、葱花提香,肉丝更细,粉感弱。东兴不是我的菜,牛排调味略重,偏辣。

▲环境略简陋,但味道不会让你失望。

非常有名的百年老字号好成财牛排馆,在涂门街清净寺附近

▲清净寺(艾苏哈卜寺)修建于北宋,是国内最古老的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伊斯兰教寺庙。

这家最有特色的是牛排,汤汁亮黄,肉香浓郁,吃起来酥嫩软烂,带点点咖喱味。

▲老板黄成财祖籍泉州惠安。多年前,爷爷背井离乡去南洋闯荡,回来后改良本地牛肉的做法,加入了一些南洋元素。用的是两三岁的黄牛肋骨,放咖喱、当归、姜等香料大锅焖煮数小时。

牛肉羹也不错,牛肉切丝腌制入味,然后加地瓜粉手工抓打,吃起来特别滑嫩

吃完羹排饭出来,抬头一看,便望见泉州香火最盛的通淮关岳庙。第一次看到街边就有这样密集的庙宇,燃起的香火,几乎缭绕整个泉州城。

▲通淮关岳庙,主祀关羽,后增祀岳飞,是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武庙。

▲飞檐斗拱香火缭绕,美轮美奂,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上面提到的清净寺(伊斯兰教)、通淮关岳庙(道教),涂门街与新门街交汇的十字路口,是建于唐开元年间的府文庙(儒教)。短短一千米的涂门街,汇集了三大不同宗教的建筑和文化。

▲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建筑形式于一身的孔庙建筑群。

亲眼见到的时候,你会真真切切体会到“世界宗教博物馆”的魅力。

小吃

也许刚才几个小时之内接受的信息量实在太大了(还不包括路边随时可能遇到的古迹,表示眼睛和脑子不够用),消耗很快,下午又饿了。

我们匆匆离开,一头扎进小吃的怀抱。

炸醋肉、炸菜粿、鸡腿怣(yóu)、石花膏、四果汤、土笋冻、菜头酸、绿豆饼、麻粩、蒜蓉枝........没必要执着家家打卡,不过记得留意下某些小摊的出摊时间,毕竟去晚了食物分分钟被秒光。

桥仔头醋肉

炸醋肉按斤散称出售

你可能难以想象,在泉州很多不起眼的小摊头都有热心粉丝帮它建立条目。果然,一到下午三点,推车和两口炸锅准时出现在迎津桥头。

▲有点像酥肉,但其实是瘦肉用醋腌渍(泉州的永春老醋很有名),然后挂上地瓜粉入油锅炸。

刚出锅的醋肉比加到面线糊里的好吃一百倍!外酥里嫩,夹杂着淡淡醋香和一丝焦香的蒜蓉味。不会腻,我一个人可以消灭一袋!

吃完咸的就琢磨来点甜,拔腿去喝四果汤。

四果汤里有样很特别的食材,拿小刮刀在盆子里把一块透明果冻状的东西刨出细长条。那个是石花膏,用海边礁石上的石花草(一种食用海藻)熬制而成的。

▲制作费时费力,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做了,且吃且珍惜。采来石花后,先用清水浸泡再晒干,如此反复多次。处理过的石花由红色变为白色,杂质也被去除干净。加水熬煮后用纱布过滤浆液,待其自然冷却凝固,得到一盆清澈透亮的石花膏。

顺便再提下土笋冻,跟笋没有半毛钱关系哦,原料是产于海边的一种蠕虫。土笋冻的起源地是泉州!晋江安海的沙虫肥美,在市区就吃五叔公吧。

秉正堂(天后宫总店)

7元/碗

▲先买卡后点单,7元/张,可以选3种配料。

吃石花膏喝四果汤,不得不提(又)一家百年老店——秉正堂,逛完天后宫可以来这儿歇歇脚。

▲天后宫供奉妈祖。泉州的天后宫是全国所有天后宫中现存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至今仍保留一些宋代构件和明清时代木构。

表白芋头,很糯很糯!

但个人觉得这家金鱼巷附近的爱啊石花膏更胜一筹。

爱啊石花膏6元/碗

糖水甜度刚刚好。石花较细,软却不失韧性。配料大多是店家自己做的,选了芋头、番薯圆和QQ果。终于在番薯圆里吃到真正的地瓜味,太感动了。一碗6块钱,业界良心。

这次真的很不巧,三天下雨,气温也降到历史新低。本以为过来避寒,谁知道最后只能把带来的衣服全都套在身上。还有好多小吃没吃

林记正泉茂绿豆饼

绿豆饼5元/袋(4只)

百年老店背后的故事不必赘述,这份坚持和用心都藏在一枚小小的绿豆饼里了。饼皮酥香,层层分明,内馅清甜绵软,老泉州最爱的绿豆饼,没有之一。

白底红字的包装非常质朴,不过绿豆饼不宜久放,建议一周内吃掉哦!其他可以顺手买点蒜蓉枝和麻粩,感觉做零嘴和茶配都不错。麻粩容易压碎(碎得图片都没法拍了),不过很喜欢!谁能告诉我哪里可以买到好吃的麻粩!

马路对面的那家香酥板栗饼也很好吃,小小的,1元1个。要了一甜一咸,更喜欢咸味的。

▲一手拎着板栗饼,一手握着放牛班的奶茶,走在路上真是脚底生风~还喝了新晋本地奶茶“壶见”,爱它家的芋咪咪,我对芋泥是真爱。

出乎意料的是,在这个“不可一日无茶,终日喝茶话仙”的城市(话仙,闽南话聊天的意思),“喝咖啡”也悄无声息地开始萌芽。有很棒很棒的咖啡馆!

巴浪鱼咖啡馆

单品手冲、金门王拿铁、黑糖牛奶

拿来配酒的巴浪鱼干和周一特供的满煎糕

▲巴浪鱼是闽南一种很常见的小鱼,量大又便宜,孩子们从小吃到大的。店主亚三用它给咖啡馆命名,是希望咖啡有一天可以跟巴浪鱼一样,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本来预备了字小作文来表达对它的喜爱,最后决定对这家店的故事只字不提。

一家好的咖啡馆,应该在走进去的一刹那就能捕捉它最独特的气质。尤其是现在网红店泛滥的时代,看到一家店能完美展现出自己的风格,有种说不出的舒服。

咖啡好喝是最最基础的。单品选了水洗哥伦比亚向日葵庄园的粉波旁,整体平衡顺滑,甜感丰富。

▲店里其实有非常多小细节:比如大部分座椅是特意在台北古家具店选购的60年代的欧洲设计师椅子;桌上的台灯很好看(是wuu设计公司的灯);吧台后面的墙想必全是店主的收藏,很多年代久远的CD和书籍;每杯咖啡出品的时候杯子都精心挑选过。再比如,细心的我一眼就发现了柜子里的威士忌,哈哈

我一直相信,什么样的人开什么样的店。这里的一切,留个悬念,等你慢慢来发现吧。

赤子空间所在的巷口正对着承天寺,是这次在泉州游览的最喜欢的一座庙宇。虽处于闹市,依旧有一种安静的力量。

▲承天寺,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泉州三大丛林。

晚餐

斯丹姜母鸭

姜母鸭75元/只

忠记盐烧番鸭

姜母鸭85元/只

终于,想笃笃定定坐下来吃顿饭了。跟着闽南人补冬(冬季进补的意思),吃鸭鸭!

姜母鸭做法颇为讲究,要用番鸭,宰杀洗净之后加大量姜母(老姜)、芝麻油、盐及秘制的配方一同炖煮数小时。不同店家料理方法不同,干汤各成一派。

推荐这两家:

斯丹姜母鸭是涂门街上一家姜母鸭专门店。走在路上完全被香气拦截,实在太香了!

临街的店面是制作区,一排排砂锅由两个小哥轮流照看,确保每一锅都是现做同时兼顾出品速度。

▲大量姜片垫在锅底,整只番鸭置于其上,要焖煮分钟!期间为了防止糊底,隔段时间就要快速掀盖翻动鸭子,让各个部位均匀受热,既考耐心也讲火候。

鸭子的油脂全被逼出来了(底下是油汪汪的),看起来有点柴,但实际皮酥肉嫩,非常入味。姜母焗过之后褪去辛辣,吃起来竟有点像笋干,拌饭可以吃好几块。

忠记则风格不同。

▲整只带头带爪的番鸭抹上盐,加姜母盛于砂锅中,再把砂锅埋入敞口铁锅里的沙堆和粗盐中加热,要炖3个小时。

鸭子炖得很烂,肉用筷子一戳就脱骨。扯块薄薄的鸭皮,卷起来在底下的汤里轻沾,咸香入味,超下饭。

斯丹其他菜很一般,这家小炒不错,上菜也很快。点了虾米炒芥菜、海螺汤、海蛎煎,三菜一汤,吃得满足,结账只要!

▲海蛎煎好吃!蒜苗和海蛎混合地瓜粉糊炒散,火候到位,边缘脆脆的有焦香。

宵夜

婷婷面线糊

大肠+醋肉+猪尾巴+油条

炸鸡翅膀

后城面线糊

大肠头+醋肉+油条

夜深人静,最难将息。出来吃宵夜呀!

其实,面线糊是可以从天亮吃到“天亮”的。有的专营早餐,有的则是夜宵党最爱,各家汤底略有不同,配料也是各有千秋。

我们像本地人一样,去蹲守那些定时定点才露面的小摊。吃宵夜真的是讲气氛的!

婷婷面线糊,很红的百源路面线摊,专做宵夜档,每晚十点出摊,风雨无阻。

一到深夜这里仿佛吹响了集结号,食客从四面八方汇合,临时摆出来的八九张桌子瞬间被挤满。(毫不夸张,隔壁那家“吴淑珍”,顿时人气惨淡)

▲锅里是热乎乎的清糊和各色卤味。透明橱窗里花样繁多的配料,被吊起来的小灯泡照得格外诱人。这家的配料选择蛮多,可以多选选,我们加了猪尾巴!

百源路招商银行对面的小巷子里,就是曾经舌尖摄制组来拍摄的面线糊摊(《舌尖2》这个片段最终未播出)

五年过去了,年近七旬的洪老伯和老伴、儿媳齐心打理这间铺子,从采买食材到熬煮面糊样样亲力亲为,丝毫不敢怠慢。

▲有不少慕名而来的客人。难得的是老板怀着一颗平常心,在他看来,“推荐不能完全作数,客人吃了,心里认可,才是真的好吃”。

元宵世家海丝金凤,糯米系食物爱好者不要错过!

海丝金凤

元宵圆、姜汁小芋圆、芋泥

主打元宵圆。元宵白白胖胖,咬一口香甜软糯。内馅扎实饱满,花生碎、芝麻和着葱头和猪油,越嚼越香。

▲汤圆是“包”出来的,元宵是“摇”出来的。皮较粗糙,口感更韧,个头也更大一些。

姜汁小芋圆,粉白两色的小圆仔,还有最爱的芋头丁,暖暖的姜汤好治愈呀!

七夕糖粿则豪迈地洒满白糖芝麻花生碎。还吃得下的同学可以来份芋泥!

虽然每天都吃得撑到不行,回酒店还打包了贻庆鸡爪的鸡爪和猪耳(记得去美食街的总店买),那一刻好后悔没有随身带瓶酒。

----

三天时间太仓促了,对于一个过客,怕是难以记录下璀璨文化的冰山一角,亦无法穷尽那些平凡朴素的美味。

我想,泉州是值得一来再来的,看古迹、听南音、看“海丝“给这片土地留下的那些不可磨灭的印记。

最后总结了一下这次的遗憾和一些出行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些遗憾:

有机会来泉州过一次元宵吧。你可能会觉得以前的元宵节都白过了!

这次没有专程来听南音。想听南音、看梨园戏的朋友,多多







































白癜风初期怎么治
白癜风诊疗规范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ly/475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