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创新,浇灌双创之花
在福州,中国移动手机支付把手机变成了随身“钱包”
创新驱动发展,意味着在“双创”时代,通信业也需要创新精神、工匠精神。
因为,通信业本身也是“双创”的个体之一,对自身信息化产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才能以品质赢得用户信赖,推动社会经济的创新多元发展。多年来,中国移动福建公司以创新精神推动公司卓越运营,以4G为抓手,将专业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技术、产品、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不断加速信息化和互联网应用创新,为社会公众推开了一扇通往4G智慧生活的大门,展现了“互联网+”时代的动人风采。
服务数字民生创新产品打造幸福万花筒
4G,不仅是网络,在八闽大地,更多的已经成为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它,可以是出行助手;它,可以是健康向导;它,可以是旅游帮手;它,可以是家人的电子保姆……在“互联网+”时代,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创新4G信息化应用,让“它”们百花齐放。
日前,在福建省青年创新创意项目展中,中国移动福建公司的融合型“手机看家”应用项目从近百个创意产品中脱颖而出,入选金点子项目。据了解,“手机看家”产品是基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研发的WiFi视频监控类智能家居产品,结合4G网络、宽带网络、互联网电视业务等众多功能,实现了家庭多产品的融合交叉应用。一旦用上“手机看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实现安装配置、远程视频查看、双向语音通话等,有效实现家庭安全防护、关爱老人、照看孩子、看护宠物和商铺远程监控。目前,该应用已在福州、漳州等地推广应用。
有了4G高速网络,智慧医疗就在老百姓身边,它不仅实现了精准医疗服务,甚至还能千里一线牵,让城乡居民共享医疗资源,有效缓解乡镇居民“看病难”问题。日前在南安市,就有这样一项应用得到推广,并列入泉州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据了解,由中国移动医院打医院“4G远程会诊系统”日前上线,医院专家可通过移动4G网络传输和超清视频接入,全程“手把手”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该系统借助4G网络,采用实时数字化采集、远距离视频传输和超清影像的多移动终端实时接入,不仅实现了远程专家会诊,还可面向手术室进行录播教学与现场实时指导,让专家“面对面”指导医疗过程,医院的专业会诊。
在“双创”热潮下,手机支付作为一种快捷、优质的生活消费方式,已被大众接受推崇。日前在福州,不少消费者就体验到了手机带来的支付便利,在福州坐公交、乘地铁,或者是到便利店、购物广场等地,只要带一部手机,就可以进行小额支付。据悉,中国移动福建公司日前与福州本地最大的通卡运营公司榕城一卡通达成合作,完成了公交、地铁两大交通行业以及商超、景区手机支付功能的拓展。今后,市民出门无需携带实体卡片,仅需携带一部手机就可以在商超、餐饮、景区、交通等场景下刷手机支付,出行、生活更加便捷。
在福建,如果你问什么公交出行应用最好,那么不少市民会回答是“掌上公交”。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开发的这项应用,因为精准的数据、优良的体验,得到了全省近万用户的青睐。“掌上公交”是一项成熟又给力的应用,有了它,您的手机就是一张实时公交电子站牌,使用手机可查询到要乘坐的公交车的实时位置及实时到站、离站等信息,从而让您合理安排出行时间,而且还有到站响铃提醒、到站预约推送等互动功能。
助力社会管理4G技术提升城市社会化服务水平
凭借迅捷响应、多点互动、随时传达等特点,基于4G网络的信息化应用,可以解决以往在城市社会管理中受囿于传统传输方式所面临的“互动不便、渠道不畅、更新不快”等老大难问题,从而为城市社会管理部门扩大服务渠道、增强信息共享。
中国移动福建公司为政务部门打造了“无线政务专网”,该专网让政府部门办事效率更高、信息更安全、行政成本更低。据悉,无线政务专使用4G技术构建了专用核心网,独立的网络管理和安全保障系统为政府建设一张安全、先进、可靠、经济的专用无线网络。在无线政务专网中,可保证图像、视频等大带宽数据的安全保密传输,目前,该系统已接入福建省卫计委中的居民电子档案系统和福建省地税局办税系统等电子政务系统中。
除了充当电子政务的“轻骑兵”外,4G技术应用更是一项造福百姓的公共事业,“福州市便民呼叫系统”就是这样一个行之有效的信息化工具。“福州市便民呼叫系统”在手机上开辟了政府便民窗口,市民通过登录福州市便民呼叫中心申报案件后,系统能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让百姓遇到的生产生活难题迎刃而解。与此同时,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参与建设的中国福州门户(手机版)则将福州市门户网站的政务服务功能搬到了手机上,市民通过手机即可轻松查询水费、电费、交通罚款等民生信息。
日前,在全国报警台成立30周年暨公安部号召“学习漳州”20周年之际,一场勤务改革也在水仙花故乡漳州展开。中国移动福建公司为漳州市公安局搭建起集监控专网、移动执法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网”,全面助力勤务改革。据了解,中国移动福建公司通过移动有线和4G无线专网相结合,组成的立体式“指挥通信链”,让漳州公安机关所有的路面最小作战单元与指挥情报中心连成一体。同时,通过对警情大数据分析,将整个中心城区划分为11个巡区,有效缩短出警时间。项目启动当天,上午11:04分指挥中心就接到了第一起警情,11:05完成派警,11:10到场,11:17处警结束,完成全过程仅花了12分钟时间。而在警力调度方面,中国移动福建公司还利用千兆专线,为漳州市公安局搭建三级视频图像监控专网,实时传送警车、警务人员位置数据至指挥中心,并在大屏幕的地图上显示出来。指挥中心可以根据地图上警力分布,直接对各类警力进行动态布警、就近处警,实现每一次的指挥调度可视化、智能化,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犯罪嫌疑人实施围捕。除此之外,针对路面执法流动性大,信息交互频繁等特点,执法人员通过配备移动4G卡的警务通、接处警一体化车载终端、执法记录仪等设备,可与指挥中心进行视频对话,随时随地接收处警指令,及时报备工作状态,实时掌握并处理警情。
融合新兴技术推动行业智能化升级
在为市民创造智慧生活的同时,4G精品应用,还在促进“两化”深度融合、构建工业4.0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移动福建公司紧紧围绕产品创新主线,结合4G、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以多样化、个性化的应用满足不同行业的不同智能化需求。
在福州、龙岩等地的物流车辆、公共客运运营企业中,一个创新融合的智慧交通系统呼之欲出,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将4G技术、车辆GPS定位系统和无线视频监控系统整合优化,开发出一系列车联网系统,应用于物流货车、出租车、公交车等运输车辆的管理运营中:“4GOBD”是车载车辆状态监控设备,和手机客户端结合,可以让客户随时随地了解到爱车的位置、油耗、里程、驾驶行为等关键数据,从而为您的行驶保驾护航;“4G多功能车机”,是中国移动打造的自主品牌车机产品,是具备4G通信功能并内置丰富应用的先进车载终端产品。车主和乘客在车内就可以获得语音控制、智能导航、高速上网等一系列创新服务体验。“4G智能后视镜”则具有GPS定位,车载WIFI、驾驶行为分析、行车记录、紧急呼叫、前后高清摄像、停车监控等多项实用性极高的功能。龙岩本地最大的物流企业龙洲公司就应用了车联网系统,公司信息中心张经理说:“车联网就好比给车装了千里眼顺风耳,既为车辆的安全行驶保驾护航,更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移动福建公司还与港口企业打造起“智能港口”来。在厦门港区,4G集装箱理货系统的投入使用,已经在港区取得成效,为港口企业带来了效益。据了解,该集装箱智能理货操作系统运用4G网络传输及视频、ORC(光学文字、字符辨识)等技术,通过在桥吊上安装高清球机,实时抓拍集装箱箱体及拖车号图像并进行自动识别,将结果传送至管理平台,实现与码头系统数据的实时对接。该项技术的实施,给集装箱理货行业带来巨大变化:在确保理货公司公正性的同时,可以减少船舶的在港时间、降低港口操作成本、提高海关的监管力度;将传统的“一人一条作业线”转变为“一人多条作业线”,降低了码头操作成本。据悉,该系统在海润码头应用后,可减少2/3的一线集装箱理货员和管理人员,每年节省人工成本、设备成本近千万元,同时,更大大提高了口岸的通关效率,助力“智慧港口”的形成。
4G技术还被延伸到了水土保持领域,助力水果产业提质增收。诏安县地处福建“南大门”,由于山高坡陡、土层薄、土壤抗蚀能力差,曾是福建水土流失治理一类重点县。日前,中国移动福建公司与该县水利局联合开发“诏安县水土保持移动信息化管理平台”,将水土保持日常工作、实时监控等流程与智能终端、远程监控设备进行有效结合,实现水土信息的规范化管理和共享利用。据悉,该系统通过建设雨量、水位等采集站点,可实时调用雨情水位、土壤水分相关数据、森林覆盖实况图像信息,为诏安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信息采集、辅助分析、监测预警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改变了传统专人实地采样的工作模式,开创了实时监管、动态管理的新局面。如今,诏安县水土流失治理进入了巩固提升阶段,治理区里青梅、荔枝、龙眼等优质水果产业逐步形成,成为该区的经济收入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来源。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hj/5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