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作家散文展示一都红曲,醉美的遇
一都红曲,醉美的遇见
陈绿山
谈到酒,我心中便浮现出永春一都红曲酒的画面,其色如宝石红润,晶莹剔透;其香若兰,香远益清,涤荡肺腑;其味微酸,醇厚柔和,入口生津。一碗下肚,胃中温暖,经络通达。两碗下肚,只是脸颊绯红,天地舒泰。喝酒乃平常事,喝上好酒要有酒缘。
结缘一都红曲酒是在去年冬。一次在我朋友家小聚,他拎出一坛子米酒,说是一都米酒。他的妻子是一都人,他隔三差五陪同妻子回娘家,说是陪同妻子回娘家,其实是去蹭酒喝,回来时总满载而归,丈母娘疼女婿,自己酿的米酒大桶大坛的送给姑爷喝不心痛。那天晚上,我喝了三斤,酒好进口,后劲却大着,渐渐酒意上袭,说话打结,摇摇晃晃回到家中,倒在床上就入了梦乡。酒精在血液里奔腾,我在睡梦中独自甜美,从此,盘桓在心田的酒香浸润了记忆,一都红曲,醉美的印象。
今天来永春一都镇,我与智善慈航爱心公益组织同行,来一都的主题是进行送爱心活动,同来的有智善慈航爱心人士和丰泽一部分作家,以及一部分小学生和学生家长。其次,翻山越岭是为了去见一个人。去年就听说我的文友黄万成兄到一都镇的山村挂职,在大山深处的村落做一些正事想必是非常辛苦的。我想,他一个文弱书生,是怎样征服大山的峥嵘和深谷的峻峭的,单有勇气不行,还得有智慧。他在遥远的山那边等待着我们一行,我可以想象他的心情,该是大山中一种寂寞的期待。有朋自远方来必定有酒,而且必定是一都美酒。山高路险,一边是陡峭的山壁,一边是望不到底的山谷,一路上,我念想着山中老友,一边尽情欣赏窗外的风景。车子在山道上穿梭,盘旋而上,一转弯,是青山迎面,再一转弯,是悬崖深谷。大山逶迤,道路迂回曲折,一端系在白云间,像从棉絮般的白云中织出的飘带,一端系着都市繁华与乡村炊烟,联通到远方。车速很快,两侧的树木、翠竹、山峰像极速倒带的电影胶片,一幕幕向后倒去。你看,云在蓝天,山在云端。此刻,有点像喝多了酒,道路在脚下颠簸,山峦在眼中跳动,人在移步换景中迷离,酒未饮,一都山水已醉了人。
汽车在绿荫掩映里驰骋,向永春的最西部“青藏高原”进发。去青藏高原,大多会惦记着青稞酒,而来永春的“青藏高原”,我只惦记着一都红曲。一都镇位于三市(泉州市、龙岩市、三明市)四县(永春、安溪、漳平、大田)的结合部,与七乡镇(东临横口乡、下洋镇,西接漳平市象湖镇,南邻安溪剑斗镇、桃舟乡,北靠大田吴山乡、谢洋乡)毗邻。就这么一个地势复杂的地方,却生活出了简约。如果在交界处开启一坛子米酒,大概三市四县的人都能闻到酒香;站在山头高处吆喝一声,开喝了!七个乡镇的酒友们都在闻风而动。
一都镇龙卿村距离永春县城近百公里。出发时,感觉去一都镇是道路崎岖,山高路遥;来到龙卿,站在千米海拔之高度上,感慨天矮云低,莽莽群山,层峦叠翠,江山如此多娇,是我们在都市繁华中难以领略到的况味。在龙卿见到万成兄,越过千山的握手,像一都米酒,唯有香如故。一都洁净的阳光恩赐了他黝黑的脸庞,比以前晒黑了,还是那么潇洒,咧开嘴微笑,像龙卿村委前巍巍陈岐山,笑得云淡风轻。行走在一都,黄万成书记没有太多的解说词,用事实说话,一幅幅蓝图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从美丽乡村的景致中看到了愿景,看到了人们幸福的小日子。看他洋溢着自信的微笑,心系山村,扎根基层,砥砺前行,一都山水将不负卿。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在酒香古街,酒香氤氲,酒旗摇晃着古典时光。临街的铺面一家挨着一家,家家户户都摆有米酒。恰似宋代朱熹描绘的酒市“家家曲米春”。酒肆里陶坛子,瓦罐子,贴着一个红色的米酒商标,酒坛子封口上盖着一方红绸巾,宛若待嫁的新娘披上了头盖,酒香里散发着喜庆。我在酒幌子的招徕下,车身走进一家酒铺子。掌柜是一位阿婆,甚是热情好客,捧上一碗红米酒让我品尝。坛子里封藏的酒,静静等待知音的开启。开启者最好是懂酒的人,或者说是爱酒的人。红酒如玫瑰红,色泽诱人,透过红酒可以见碗底白瓷,苏东坡曾捉笔书写闽南红曲酒“夜倾闽酒如赤丹”,用赤丹来比如红酒色,酒尚未入口,酒的颜色先醉了眼睛。我喜欢这玫瑰的红色,像红玛瑙一样的红曲酒,如果在家里,就着灯光,揽半窗月色,跟亲爱的人儿小酌一杯,那将是多么浪漫的事。酒香味浓,醇和厚实,入口绵柔,余甘留在舌尖,顿时生津,唾液从舌底涌出。嘴馋的人,那分泌的唾液分子像一万匹饿了的狼,在口腔里的国度极速奔跑,争相捕猎色香味俱全的食物。我就是那个馋酒的人,小酌一口,再浅尝一口,一碗红米酒滴滴收纳在我的胃中。能喝酒者都是性情中人,喝酒喝得有些张扬,一回头,发现万成兄正端着相机,捕捉我喝酒的画面。酒兴未尽,我邀他也喝一杯,他摆摆手,说乡村事情多,要等他回到泉州再找我小饮。那要等多久啊,等他挂职期满,凯旋归来,那酒就是庆功酒了。我即喊大掌柜,给我来一大桶红曲,我要带回泉州藏着,待君归来时,我敬红曲酒。
一都红曲酒还有着红色的传奇。就在年,在九月来信之前,革命老前辈朱德,陈毅等人在闽赣群山之中开展红色革命,在一都酝酿了古田会议。在寒冷的夜晚,一杯红曲酒温暖了革命者的身体,也助燃了为解放全中国熊熊烈火般的激情。至今,一都还保留着革命的优良传统,一段红色记忆像红曲酒,红色基因永远鲜活在一都的大地之上。
我爱喝酒,但不乱喝酒。比如红曲酒就是我喜爱之一。红曲米酒发明于宋代,有消食活血,健脾燥胃、益气温中等功能。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常喝红曲酒,还可以降低血压、血糖、胆固醇的作用。在永春一都能喝上红曲佳酿,得为龙卿村党支部书记冯启荣点一个大赞。黄万成书记向我介绍说,冯书记有一个雅号叫“鸟叔”,乡亲送他的绰号,比喊冯书记更显亲切。乡亲们喊他“鸟叔”时,他满脸笑容地应着,和蔼可亲的样子就像是大家的亲人一样。一都镇首届酒王争霸赛上,他折得桂冠,荣获首届酒王称号。闽南女人坐月子,红曲酒必不可少,冯启荣自酿的红曲酒又是抢手货,他酿的酒色正味浓,妇人家用它烧鸡煮鸭,特别下奶。冯启荣书记是酿酒高手,他在承袭古法酿酒的基础上,肯下功夫研究,精心细作,在选料和酿造过程严格讲究工艺流程,不断改进,他出品的红曲酒斩获酒王争霸赛金奖实属名至实归。
喝了酒,暖了胃。有点口渴,在山歌小镇听山歌,也是醉了,不小心却把自带水杯摔烂了,可惜了我那一壶成功茶。茶是柚茶。说起柚茶,黄万成书记盛赞了村文书冯礼数。这个柚茶有叫做“成功茶”。当年郑成功在台湾士兵普发病症,后来郑成功吩咐用柚茶煎水,士兵们饮用后随即康复,人们感恩,送上柚茶一个尊称叫做“成功茶”。黄书记说冯礼数他这个人别看他敦厚老实,其实不简单。柚茶制作工艺几近失传,他下苦工试验了千百回,终于破解了制作密码。一都,从此多了一个柚茶的品牌。人品如茶香,今年县里准备推选他为诚实守信道德模范。龙卿村还有棘胸蛙养殖,还有灵芝孢子粉种植和香菇生产,还有……龙卿村的家珍,也是黄万成书记的家珍,一个爱家的人才清楚家中的宝藏,他已经以龙卿为家了。
溪水载着竹筏,山妹子站在竹筏上对山歌,青山倒映,山妹子的倒影,白云蓝天的倒影,交汇勾勒成一幅最美山歌图。倒映在溪水里的山妹,穿戴翠绿色的古装,美得像天仙。小时候看刘三姐的电影,山歌回响了童年。听着山歌,听得喉咙里痒痒的,也想上去跟山妹子对上一曲,看看赢得了对歌,是否能赢得一个山里姑娘携手而归呢?嗨,想多了。只是这山美水美人更美,谁不爱美啊!听着山歌,诗意也上来了,我即兴打油:山歌小镇听山歌,苏合乡村游溪河。一都风情真秀美,万郡景色集南国。文朋皆来采风韵,诗友即兴赋诗和。红曲一杯天地大,逸兴常在心常乐。我隔着小溪,隔着朋友圈,唱响我心中的山歌。但愿山妹子能听见,并且来和我对一曲,只为那美美的遇见。
山歌唱起,女生歌声清脆婉转,缠绵绵,意切切,汉子歌声豪迈,音域辽阔了山谷。溪水轻悠悠晃动,溪岸对面的青山也在晃动,蓝天上的白云坠落在溪水中,飞鸟滑翔,鱼儿跃出水面,一切事物都听懂了山歌的韵律。我看见黄万成书记跳上了竹筏,他不时蹲下,或者跪着,或者躺下,从不同的角度拍摄山妹子。很专业也很专注,似乎不仅要拍下山妹子的美丽,还要定格山歌那悠扬的旋律。上岸来时,他已是一头汗水,T恤湿身,在这夏日的午后,阳光正好,也许他本身就是一首山歌吧。唱吧!不用扯开嗓子,我们在心底唱,你唱的山歌,山能听见,水能听见,一都的乡亲们都能听见。
唱山歌的山妹子卸了妆饰,原来还是在酒香古街遇见的山妹子,刚才三个人联袂演绎了中华古代的酒礼。三个女子,一袭红色唐装,雍容典雅,裙带飘风,迈开碎步姗姗走来。她们端坐于案前,提壶斟酒,举杯抬手,互致酒礼,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把中华古代酒文化演绎到了极致。那一刻,我仿佛置身在唐代的亭台轩榭间,看女子姿态翩翩,春风拂槛,别有一番酒兴。山风徐徐,送来夏日清凉,放眼群山,心底却升腾一派豪情。此时应该有酒,山水知音,天开地阔是心头的达观,三杯通大道,对酌能几人?
在山歌的愉悦中走进苏合,乡村如世外桃源,小桥流水,屋舍俨然,乡间小路随意弯曲,匍匐在大家的步履之下。一些游玩设施,比如田野卡丁车,独木桥等等,增加了游客的玩兴。特别是那些孩子们,仿佛走进了大自然的乐园,陶醉在乡村的静美中;还有那几个美女老师,在童心的驱使下,尽情体验玩耍的乐趣一如返璞归真。走过清澈的小溪,我买了一根老冰棍,吸吮着老冰棍,回忆童年的味道。在田野,稻禾抽出穗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清风轻扬,弥漫着泥土的芬芳。田地的后边就是村舍,农家的门户大都是敞开的,如诗歌中的场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民居和乐而安详,岁月静好而缓慢。在这慢时光里,老冰棍在我的嘴里渐渐融了化了,只剩下的一根竹签。冰没了,棒空了,童年的记忆像断了线的风筝在天空里飘摇。我突然生起淡淡的惆怅,眼前的景致,多像我梦里的故乡,我那一时回不去的故乡。故乡回不去,就把生活的地方当做第二故乡。他乡故乡是一种心境,心安处即故乡。比如,黄万成深入一都,投入身心建设美好家园,正是赤子的身心力行。
好山好水好风景,是一种遇见,随遇而安处各自珍藏遇见的美好。黄万成遇见了一都,他是来开创,是建设,是为了百姓的家园,而我遇见一都,我是来游走,是赏心,是为了喝一壶老酒。万成兄在一都山水中沉淀,而我将在红曲酒香里沉醉。他遇见的山水中一定封藏着一坛红曲酒,而我遇见的一都山水,除了红曲,还有乡愁。
作家简介——
陈绿山,笔名,山上雨。安徽太湖籍。生肖辛亥之猪。现为泉州市作协会员,丰泽区作协副秘书长。福建省智善慈航文学院秘书长。有文字散见于《北海日报》《东南早报》《安庆日报》《太原日报》《黄金时代》《新故事》《厦门文艺》《世界日报》等刊物以及新浪网、人民网、中新网等网媒。诗歌小说散文创作均涉猎,并多次斩获各类征文大赛奖30多次,连续两年获得“逢时杯”海内外散文大赛奖项等。
————————————————
图片:黃翠芬
本期责任编辑:子龙
平台以介绍海上丝路起点城市泉州的历史人文和最新资信为目的,让人更快、更真实、更全面地了解地海丝起点城市泉州的历史人文、民俗风情、风景名胜等。
投稿邮箱:
qq.白癜风医院福州哪家好夫奇银屑胶囊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hj/4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