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应知应会选编

应知应会

(一)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

1.什么是“五位一体”?

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2.什么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是指承担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新试验的综合性平台,主要鼓励发挥地方首创精神,就一些难度较大、确需先行探索的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开展先行先试。

3.什么是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

省级环保部门直接管理市(地)县的监测监察机构,承担其人员和工作经费,市(地)级环保局实行以省级环保厅(局)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县级环保局不再单设而是作为市(地)级环保局的派出机构。这是我国环保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将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力争“十三五”时期完成改革任务。

4.什么是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按照“属地管理”和“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原则,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及环境质量负总责;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推进本行政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5.什么是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

党政领导“一把手”以签订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状的形式,明确辖区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落实党委政府的属地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6.什么是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制定了《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体系包括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公众满意程度7个一级指标和56个二级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测算生成绿色发展指数,衡量地方每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动态进展。

7.什么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根据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任务分工方案》要求,按照既反映自然资源规模变化,也反映自然资源质量状况的原则,年起在晋江市等6县(市)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年起推广到全省所有市县。

8.什么是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针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象主要是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内容主要围绕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开展审计评价,界定领导干部应承担的责任。

(二)大气污染防治

9.什么是空气质量指数(AQI)?

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共划分为六级,分别为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表征的颜色越深,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

10.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主要来源?

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六项。污染物来源多种多样,可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自然源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海盐等;人为源包括工业企业、机动车、建筑及道路扬尘、生物质燃烧以及这些物质二次反应生成的物质。

11.雾和霾的区别?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低能见度的自然现象。霾是由于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颗粒物等污染物质所导致的水平能见度低的一种混浊现象。

12.什么是黄标车?泉州黄标车淘汰情况?

黄标车指排放水平低于国一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国三排放标准的柴油车。

为淘汰黄标车,泉州市采取了严格登记管理、严格检验管理、严格通行管理、严格营运管理和实行淘汰补贴等措施。自年起,泉州市中心市区和各县(市、区)均划定了黄标车禁行区,有效压缩黄标车行驶空间。年10月,印发了《泉州市提前报废黄标车补贴方案》,对提前报废的黄标车实行补贴。

年泉州市黄标车淘汰任务为辆,实际淘汰黄标车辆。年泉州市黄标车淘汰任务为辆,截至3月底淘汰黄标车辆。

13.泉州对汽车尾气排放做出了哪些规定?

新车注册方面,严格执行国家机动车阶段性排放标准,未达标的不予登记,当前正分阶段执行国五标准。

机动车转入方面,黄标车严禁转入我市,机动车需经我市检验合格后方可办理转入手续。

在用机动车定期检验方面,自年1月1日起在全省率先实行排气工况法检验,检验合格方可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14.泉州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

除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划分为一类区外,其余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农村地区等均划分为二类区。

15.省里通报的泉州主要空气环境问题?

①“十二五”期间,泉州市大气污染物二氧化氮浓度逐年升高,臭氧浓度呈上升趋势。②全省58个县排名后十位的泉州占据4位(南安、晋江、惠安、泉港)。

(三)水污染防治

16.水环境质量标准及分类?

按水体类型划分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划分为五类)、海水水质标准(划分为四类)、地下水质量标准(划分为五类)。

17.泉州水环境质量如何?

年,泉州市主要流域的18个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晋江水系水质状况连续12年保持优;13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Ⅲ类水质达标率%;12条(坝头溪、菱溪、林辋溪、十一孔桥闸、九十九溪乌边港闸、阳溪、梅塘溪、安东排污渠、加塘溪、大盈溪、寿溪、后店溪)主要入海河流中,除坝头溪、菱溪和大盈溪水质为Ⅴ类,其余9条水质为劣Ⅴ类;近岸海域一、二类水质比例71.4%。

年第一季度,泉州市主要流域的19个国、省控断面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9.5%,洛江西埭桥和泉港菜堂桥未能达到功能区水质目标;属于“水十条”考核的14个断面除了南安霞东桥外均能达到考核要求;13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Ⅲ类水质达标率%。

18.泉州水环境保护主要工作?

贯彻执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小流域及农村水环境整治计划,开展重点流域(含近海水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跨境流域污染治理、小流域“赛水质”活动,实施“河长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持续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

19.泉州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主要工作?

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六条措施》部署以来,我市禁养区内生猪养殖场户家,已全部关闭拆除;全面完成可养区和禁建区内存栏头以下家生猪养殖场(户)整治任务,其中自行改造家,关闭拆除家;完成家存栏头以上生猪养殖场达标改造,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年省下达任务数家),还有家列入改造计划的规模场将在年底前完成。

(四)固体废物与声环境污染防治

20.什么是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经鉴别后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分为46大类别种。

21.泉州危险废物产生、处置情况?

年危险废物产生量约为15万吨,无害化(处置、综合利用以及贮存)处置率%。

泉州市共有3家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分别是泉州市医疗垃圾处置中心、福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和福建亿利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22.泉州一般固体废物处置情况?

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约为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6.47%。

23.声环境功能区如何划分?

根据疗养、居住、商业、工业、交通要求分为0类、1类、2类、3类、4类五种类型。

24.泉州声环境质量如何?

全市城市(县城)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其中:泉州市区、石狮市区、南安市区和德化县城的区域声环境质量达二级水平(较好),其余的城市(县城)均为三级水平(一般)。

泉州市区及各县(市、区)昼间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均能达标。南安市区、安溪县城、永春县城和德化县城的噪声强度等级均达一级水平(好),泉州市区、晋江市区、石狮市区、惠安县城和泉港区的噪声强度等级为二级水平(较好)。

(五)核与辐射污染防治

25.放射源分为几类?

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V类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

Ⅰ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Ⅲ类放射源为危险源;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

目前,泉州市使用Ⅰ~Ⅴ类放射源单位44家,共计枚放射源,均纳入核与辐射安全重点监管名单。

26.辐射事故如何分级?

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从重到轻将辐射事故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4个等级。

(六)环境影响评价

27.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

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28.什么是建设项目的分类管理?

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以下统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一)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二)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三)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29.什么是规划环评?

指将环境因素置于重大宏观经济决策链的前端,通过对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对各类重大开发、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等提出更为合理的战略安排,从而达到在开发建设活动源头预防环境问题的目的。

30.什么是环境保护“三同时”?

环境保护“三同时”是指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七)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

31.什么是排污许可制度?

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排污单位的申请和承诺,通过发放排污许可证法律文书形式,依法依规规范和限制排污单位排污行为并明确环境管理要求,依据排污许可证对排污单位实施监管执法的环境管理制度。

今年,我市正在按照环境保护部的部署,组织火电、造纸行业企业申领排污许可证。

32.什么是排污权交易?

指在一定区域内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该区域内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这是实行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一种经济措施。

我市于年9月基本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截至年底,全市共有家建设单位通过市场完成了笔排污权交易,顺利取得了项目所需总量指标,交易总额为.4万元。

33.什么是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将某一控制区域(例如行政区、流域、环境功能区等)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采取措施将排入这一区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一定数量之内,以满足该区域的环境质量要求。总量控制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污染物的排放总量;②排放污染物的地域;③排放污染物的时间。“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我市总量减排的四项主要污染物分别是: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

总量减排,是指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目标。

(八)环境监察和应急

34.什么是突发环境事件?如何分级?

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和一般(IV级)四级。

35.什么是环境应急?

针对可能或已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件发生或减轻事件后果的状态,也称为紧急状态。

36.环境预警分为几级?

按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紧急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将预警分为四级,由高到低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表示。

37.环保投诉电话是多少?

,全天候24小时。

38.什么是排污费?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排污费包括污水排污费、废气排污费、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排污费、噪声超标排污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将于年1月1日起施行,自施行之日起征收环境保护税,不再征收排污费。

39.什么是环保网格化监管?

以属地政府为环保监管责任主体,依托城乡社区网格为细胞单元,建立网格化环保监管体系。泉州市共划分4级环保监管网格,泉州市为一级网格,各县(市、区)、泉州市开发区、泉州台商区为二级网格,各乡镇、街道为三级网格,各村、社区为四级网格。

赞赏

长按







































早期白癜风要怎么治疗
湖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hj/39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