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你知道,泉州都有哪些各路神仙吗

泉州内有晋民“衣冠南渡”带来的中原传统,外有“涨海声中万国商”的多元文化,每年都有几个台风在东南沿海撒欢,长久以来,与海洋和风浪相爱相杀的闽地人民早已习以为常,厦门人民更是仰仗着鼓浪屿上威武的“郑成功”可以为他们挡走台风。而其实,守护闽南这片土地的“神”远不止郑成功一个,菩萨、上帝、真主、妈祖、关帝……在郑成功的故乡泉州,逗留几日你便可和各路神仙打照面。

泉州天后宫,始建于宋庆元二年。

当年马可·波罗途经泉州时惊叹其为“东方第一大港”,不少初来乍到的西方人误认为刺桐城(泉州)就是中国的首府。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内有晋民“衣冠南渡”带来的中原传统,外有“涨海声中万国商”的多元文化,“市井十洲人”带来了各自的信仰、文化、饮食,让泉州的“国际化”和“多元化”都特别历史悠久。

藏着印度神话的寺庙

被清新鹭岛夺去了光环,古老低调的泉州因祸得福避开了旅游业的“台风”。在泉州市内的老城,几乎找不到游客的身影,不论是街道格局,还是生活节奏都好像停留在上个世纪。老城里“随处可见”的是两座沧桑的石塔,泉州人称其为“东西塔”,可以说是泉州的“镇城之宝”,老城内是不允许有比这双塔更高的建筑的。将它们圈在其内的,就是泉州最引以为豪的开元寺。

西塔一角

开元寺的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多次受灾之后,如今面积其实只有当初的十分之一。在寺院的传说中,这里先有古桑开白莲,才得以拿到土地建寺。现在,你依然可以看到这棵开过白莲花的“桑蓬古迹”,就在大雄宝殿的西边,保护在围栏里独个儿的养老。由老桑树向西便可见西塔,名曰仁寿,修建于五代后梁贞明二年(年),经火灾损毁后易木为石,仍然仿造木结构的斗拱造型,塔身上的浮雕各不相同,第四层东北壁还刻有一个手握戒刀的孙悟空。大雄宝殿的另一头是东塔,镇国塔,碑记曰其遇8级地震(年)不倒。所以泉州老话说,“做人,站着像东西塔,躺着像洛阳桥”。正中的大雄宝殿内供奉着五智如来,这种属于佛教密宗的规制,在中国南方可以说是仅存的一处了。

但是,开元寺最有趣的也是它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大雄宝殿前的两座宋代古塔,在塔身的浮雕中,你可以试试寻找一位头顶瓦罐的印度人像。原来大殿须弥座的腰束上全是狮身人面青石浮雕,它们原是湿婆神庙的石构件。殿后廊檐的一对与众不同的十六角形辉绿岩石柱,而石柱上刻的居然是毗湿奴、科里西拿等24幅古印度神话故事。

开元寺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须弥座束腰的狮身人面像

闻得到香火的清真寺

沿着中山路的骑楼,走不多远很快能到达热闹的涂门街,老远就可以望见袅袅青烟——通淮关岳庙,这里是泉州市区内香火最旺的地方。走近便可发现庙身和人气一样热闹,通体的五彩瓷雕、屋脊上层层叠叠的宝塔龙吻,都是最典型的闽南建筑风格。殿内正位左祀圣帝君(关羽),右祀武穆王(岳飞),其余的地方皆布满历代对联和碑刻。整个关岳庙祭殿并不大,进门就会被源源不断的掷筊(buǎbwei)声填满耳朵。当地人相信,只有当两块贝壳状的木板掷地呈一正一反时,你才被关帝允许求签。这里全年香火不断,尤其是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关爷生日这天,香客几乎是平日的十倍,想要入庙敬香基本不可能。

相隔百步之遥,便能看到一栋与两边房子格格不入的建筑,它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清净寺。寺院仿照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建筑样式,要是算起来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内墙上的“清净寺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三通汉文伊斯兰碑铭之一,而后院又暗藏着许多中国式庭院的元素,比如一只“出水莲花”的香炉。入门左边的废墟曾经是伊斯兰教徒们每日礼拜的奉天坛,年的泉州大地震使其原本巨大的圆顶倒塌,现在这个露天的礼拜堂,只偶尔有虔诚的教徒来此地默默颔首,低声祷告。

涂门街上的通淮关岳庙,俗称涂门关帝庙,主祀关羽

涂门街上最不能错过的泉州府文庙,要不要拜孔子个人随喜,亮点在于东侧的府文庙夫子泉茶馆,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有南音演出。一般从8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深夜11点。除了舞台两侧的贵宾座泡茶需要收费,其余皆可随意入座,工作人员还会热情地送上免费茶水。

黑脸妈祖和德济门遗址

中山路到底,就是泉州的天后宫。这里供奉的“天后”就是妈祖,是闽南沿海地区的特有信仰,妈祖真有其人,原名林默,传说她通海事,终生行善济人。天后宫正位于城门出海口的南门,曾经过往渔民商船出海前都要到此祈求一帆风顺,甚至连郑和下西洋时也来此祭拜。多任皇帝都相继为妈祖上尊号,殿内至今留御书匾额。泉州的这座天后宫,是中国东南沿海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台湾及东南亚的许多妈祖庙也都是这里的分灵。殿内的妈祖像由黑沉香木雕成,也有不少人坚信她是被香火熏黑的。

天后宫内庭

天后宫的对面就是古代泉州的城门——德济门遗址。年之前还埋在地下,因为建筑施工才被发掘,还出土了长着天使翅膀的菩萨佛像,它们现在被陈列在泉州的宗教时刻博物馆。

要是时间充裕,泉州还有很多能大开眼界的神灵可以发掘,比如,中国唯一现存的明教(摩尼教)寺庙,草庵,金庸先生都曾专程拜访。供奉着一尊怪异白狗的白耇庙,据说它是救过锡兰王子一命的大英雄,在庙内被封为“毗舍爷”。惠安海边还有个小庙,供着27个解放军,据说是一个被解放军救出的姑娘所建,正殿、纪念碑、烈士亭都有模有样。(来源:澎湃新闻)

延伸阅读:泉州藏有哪些丰富多彩的寺庙文化?

经常听到有人问小编,“泉州哪里好玩?”,那么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座城市丰富多彩的寺庙文化吧。

泉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自晋民衣冠南渡,中原文化便在泉州找到了新的土壤。宋朝穆斯林随船上岸,各路“神仙”纷至沓来,以至于这里的菩萨都长出了天使的翅膀,而泉州也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

随着泉州对外通商贸易不断扩大,出现了“市井十洲人”的盛况,甚至西方人都误认为泉州是中国的首府,引得众多外籍商贾巨富与皇族绅贵都择居泉州,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叹其为东方第一大港。而对旅行者来说,“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的老城区就是泉州的精华所在。

在遍布全城的上千余座不同宗教寺院中,香火最旺的就是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年)的开元寺。开元寺是泉州必看景点,寺中的东西双塔是古城里最高的建筑。外来宗教在明初曾被冲击,那些被破坏的精美遗迹在明代重修时被移到这里,成为开元寺的一大亮点。

开元寺西塔第四层浮雕汇聚了猴行者、东海火龙太子、观音、唐僧等多位西游记主要人物,其中的猴行者雕像称得上东西塔人物群雕的第一杰作。日本学者认为,这尊猴行者就是成书于明代《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通淮关岳庙同样香火很盛,闽南风格的五彩瓷雕、屋顶上的宝塔龙吻和香客一样数不胜数。殿内罕见同时供奉着关羽和岳飞。

游客一进门就会被源源不断掷木板声填满耳朵,当地人相信只有当两块贝壳状的木板掷地呈一正一反时,你才被关帝允许求签。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关帝生日这天,想要入庙烧香几乎不可能。

清净寺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它和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一样,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另一个名安叫“艾苏哈卜清真寺”。

因此地伊斯兰教的没落,只剩下孤零零的石柱。(文章来源于悟空问答平台)

链接:国庆节,泉州哪里好玩?

  

  再过几天,因金砖会晤,厦门将成为全球的焦点。距离厦门百公里之外的泉州古城,作为全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同样以其丰厚的历史积淀和多元文化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多年前被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称为“光明之城”的泉州,在中世纪有着多年的辉煌,素有“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之名。而在众多的文化古迹中,闽南古刹开元寺是每个到泉州的人都会膜拜的地方。

  

  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西街的开元寺,创建于唐垂拱二年(年),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初名莲花道场,武周天授三年(年)为兴教寺,唐神龙元年(年)改额龙兴,开元二十六年(年)更名开元寺。宋代有支院百余所,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年)并为大开元万寿禅寺。

  

  东塔名镇国塔

  在我近60年的记忆里,开元寺里的东西塔,一直是泉州的象征地标和城市名片。开元寺东西双塔,亦称紫云双塔。两座八角五层楼阙式仿木结构石塔耸立于拜亭两侧的广场中,相距约米,东西对峙,双塔凌空,巍峨壮观。登塔极目,海色峰岚尽在眼底。

  

  西塔名仁寿塔

  

  走进大门,迎面的大殿匾额上的题字“桑莲法界”告诉你,有关开元寺兴建的缘由。据传说,开元寺的原址是唐朝大财主黄守恭经营的一大片桑园,有一天夜里,黄守恭梦到一个僧人向他乞地建寺,梦醒三日后,满园的桑树都开出白莲花。黄将这一异象报知当地知府,知府奏请朝廷,派匡护和尚来泉州主持建寺,赐名“莲花道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年)改为现在的“开元寺”。

  

  唐、宋、元朝,泉州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大港,当地人们普遍信仰宗教,各种宗教的雕像、寺院、教堂林立。古代泉州河洛人民信仰道教,至唐朝时期佛教则更为鼎盛。宋、元时期的泉州,对外贸易发达,因此也有阿拉伯和波斯商人信仰的天主教、景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故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泉州迄今保留着大量的历史文明。

  

  颇具闽南特色的神兽壁雕

  

  

  开元寺的甘露戒坛与北京戒台寺、杭州昭庆寺的戒坛合称为中国三大戒坛。坛分五层,供有卢舍那、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千手千眼观音以及金刚等,下座环立戒神牌位64座。藏经阁藏经逾万卷,其中有20余卷宋版经书,为衡世珍宝。寺中供有高1.8米的毗卢舍那佛,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有辟支佛舍利,为公元年僧朝悟所纳。古钟陈列室保存历代铜钟、铁钟十余口。

  

  开元寺南北长米,东西宽米,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现存仅为原来的十分之一二。年,泉州开元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3月又被列为国家级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佛教寺院;年被评为全省十佳风景区之一。开元寺从年2月开始,泉州开元寺终于结束37年售票史,实行免票制。

  

  开元寺里的弘一法师纪念馆。

  

  

  开元寺辟有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陈列的这艘最著名的泉州湾古船和图片文物,记载了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东方大港的苍桑。泉州在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被马可波罗誉为光明之城,宋元时期为东方第一大港,曾有“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之盛景。

  

  

  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百源川池畔的府文庙,又名府学,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开元末,北宋太平兴国初(公元-年)移建今址。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殿宇壮丽,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建筑群,为东南地区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建筑风格在全国现存孔庙中罕见。突出海上丝绸之路、两岸一家亲和独特的闽南文化三大元素的猴年央视春晚泉州分会场就讥在文庙。

  

  泉州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泉州的宗教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古天主教的一个支派)、天主教、印度教(婆罗门教)、基督教、摩尼教(明教)、日本教和拜物教、犹太教等诸多宗教。

  

  唐代初期伊斯兰教传入泉州,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曾在泉州建造了7座清真寺,尚存有一座中国现存最古老、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泉州清净寺;还有一座闻名遐迩的伊斯兰教圣迹-灵山圣墓及被誉为国之瑰宝的伊斯兰石刻近方。

  

  多元文化成就了了七彩的闽南古城。千百年来,民风民俗的传承衍化,使泉州民居建筑自成一派天然风韵。泉州的红砖民居这一独有的特色建筑,如今在泉州大街小巷仍然占有一席之地。西晋年间,安史之乱(年左右)中原发生五胡乱华,河洛人衣冠南渡,定居于晋江、洛阳江两岸,泉州自此兴起。迄今泉州部分家族的姓氏对应一个或多个郡望堂号,代表了泉州人的古代中原来历。

  

  红砖白石双坡曲燕尾脊的汉式古大厝

  

  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式,是对闽南泉州传统民居的概括,也是闽南建筑的标准形象。

  

  泉州街景

  泉州素有“福建文化半壁江山”之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瑰宝琳琅满目,民风习俗情趣独具,文化艺术绚丽多姿,璀璨的文化充满着无穷的魅力。要读懂泉州,就得到这里慢慢地品味,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清源山老君岩

  泉州还有清源山、崇武古城、安溪清水岩、德化岱仙瀑布和戴云山、永春牛姆林、晋江安平桥、南安蔡氏古民居、洛江洛阳桥、石狮永宁卫等众多名胜古迹和山水风景区。(来源:厦门蜀人)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公益活动持续开展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hj/152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