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信偏方治病不成反致病
最好白癜风医院 http://www.wangbawang.com/m/「本文来源:泉州晚报」常说高手在民间,许多所谓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偏方”“祖传秘方”让很多人深信不疑,殊不知这当中隐患重重。近期,医院感染科便接诊到多例听信偏方治病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记者了解到,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因素还远不止这些,市民不管服用何种药物都应遵照医嘱。□本报记者苏凯芳郭芳蓉通讯员万馨璟用偏方治乙肝高价买来“毒药”今年20岁出头的阿勇(化名)是安溪人,在读书时就查出患有乙肝。父母担心乙肝会让他在就业时遭到歧视,便四处打听寻找治病的良方。两个月前,他的母亲知悉隔壁村有人有偏方可治疗乙肝,便特地高价买来。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余雪平告诉记者,偏方都是村民自行配置的中草药,阿勇家人并不知道其中的成分。在连续煎服1-2个月后,阿勇出现胃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发现,其因过度服用中草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转氨酶是正常值的十余倍。经过数天的保肝治疗,肝功能才得以恢复。“乙肝是在年才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发现至今只有近50年。所谓祖上治疗乙肝秘方或偏方很多并未有相关的循证依据,不可轻信。”余医师介绍,科室经常接诊到用“祖传秘方”或“偏方”治疗疾病导致药物性肝病的患者。保健品不保健男子食用数月住院随着市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日常生活中服用保健品成为一些人的选择,但大量滥用有可能造成肝损伤。近日,永春36医院感染科出院。回忆起此次住院的原因,他显得有些后怕。原来,为了提升免疫力,他经朋友推荐买来一款名为灵芝孢子粉的保健品服用。在服用2个月后,他的身体并未有明显的效果,反而出现了胃胀、消化不良及尿黄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后发现转氨酶、黄疸明显升高,经诊断为典型的药物性肝损伤。中西药混着吃女子出现肝损伤不规范用药同样会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今年年初,永春县的郭女士开始食欲不振,一开始她并不在意,以为是过年时吃太油腻所致。后来,她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到医院检查时发现转氨酶水平竟高得离谱,被收治入院。原来,入院前几个月,由于食欲不振加感冒,她一直吃诊所开的中药,医院开的抗生素等处方药,且其间还混着吃。经过确诊,她的症状也是典型的药物性肝损伤。医生提醒谨遵医嘱规范用药据介绍,药物性肝损伤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损害或肝脏对药物及代谢产物的免疫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临床上,常见导致肝损伤的药物有抗结核、抗甲亢及降脂等药物。余医师介绍,药物性肝损伤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肝衰竭或亚急性肝衰竭,需引起警惕。市民服用药物时如果出现不适如肝区不适、腹胀、食欲下降、皮肤与巩膜黄染等症状,医院就诊。除此之外,余医师也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市民不应迷信民间偏方,不滥用中草药物和自然植物。如果想调理身体,最好到正规医疗机构咨询。对于高危人群,用药期间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加强生化检测,以便及时发现肝损伤并给予合理的治疗。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是保健品还是减肥药,都需要遵医嘱服用,不要自己滥用。
上一篇文章: 每天一罐炖汤12岁男孩患上痛风膝盖疼到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hj/10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