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持证社工6555人人才缺口较大人员
社工:成长的烦恼
小资料
社工
即社会工作者,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记者王丽虹陈灵通讯员洪亚月文/图(除署名外)
为支持社会工作行业发展,近日,南安市民政局等十七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对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资格证书的社工一次性给予元至元奖励,对新成立的社工服务机构也给予一定补助,引起社会广泛讨论。年5月,我国颁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年)》,明确将社工人才队伍作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六类人才队伍之一。十余年过去,社工群体在我市发展情况如何?他们又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连日来,记者走访各县(市、区)的社工机构和部门进行了解。
德化浔中镇社工站开展厝边学堂儿童服务项目,关爱辖区留守儿童。
故事
成立永春首家社工机构
持续关爱留守儿童
“小辜,小明这两天情绪又有些不对劲,麻烦你跟他说说,你说话他愿意听……”2月26日晚上7点,正在与家人吃饭的辜伟泓接到高奶奶打来的电话。老人13岁的孙子小明(化名)又在闹情绪,扬言周一不去上学。她立即放下碗筷,与孩子经过近一小时的谈心,小明的情绪有所好转,承诺次日会按时去学校上课。
“小明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近两年开始逃学。”辜伟泓告诉记者,与留守儿童沟通,首先要建立彼此的信任关系,刚跟进时,她发现小明抵触情绪很大。通过定期家访、邀请心理咨询师入户等方法,逐渐拉近了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孩子渐渐发现我是真心在关心他,慢慢敞开心扉,长期逃课的情况也得到改善。今年春节我还带他去买衣服、看电影,让他感受到更多关爱。”
小明是辜伟泓8年来服务的众多对象之一,今年36岁的她是致和社创永春团队负责人,年9月,她毅然放弃城市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到永春老家,成立首家专业化社工服务机构,打破永春“0”社工服务的记录。8年来,她带领团队开展了多次活动,服务近百例个案,受益对象累计2.5万余人次。“我相信微光可以照亮微光,生命可以影响生命。”她说,机构多年来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xw/8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