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闽南晋江的地名来源兜埔塘埭

古地名留住城市记忆

当外地游客来到晋江的时候,都会对晋江的村落名中的一些常用字,如兜、埔、塘、埭、厝等产生浓厚的兴趣,类似这样的地名并不在少数。

晋江名称的起源

一起来听听晋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尤春晓怎么说

虽然晋江地名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但是都离不开晋江这条河流。一直以来,晋江这条河流是泉州的母亲河,它自源头到出海口全长公里,上游分东溪、西溪。其中,正源为西溪,“晋江源”位于安溪县桃舟乡达新村。

据《禹贡》记载,东南沿海包括晋江最早属扬州域管辖。后来历朝历代,晋江这个地方名称、隶属一直在变化。一直到唐开元六年,也就是年,晋江县才正式设立。到宋太平兴国六年(年),析晋江县东北16里设立惠安县后,晋江的区域保持近年不变,一直到年。

经过年的变迁,才形成现在我们所熟悉的晋江。跟晋江这个名称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一样,晋江的镇名、村名也是这座城市的文化遗存,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地名来寻找城市历史坐标,传承晋江大文化。

在晋江,带有兜、埔、塘、埭、厝、寮等字的地名不少,这些字当中,有的是根据当地的地形来取名的,比如兜是边缘或凹进去的地方,安海的山兜和东石的岑兜就是因靠近小山而得名的。

埔则是平地的意思,比如罗山福埔、龙湖龙埔、英林东埔等。有的是根据水利设施、田园特征来取名,比如塘、埭。宋太守王十朋、知州真德秀相继建七首塘、洑田塘,以资灌溉。据清道光《晋江县志》载,晋江县“有塘四十有七”。故以塘为乡里村庄之名者,不在少数,比如小沿塘、沙塘、塘市、南塘、缺塘等。

五代末,泉州观察使陈洪进围滩筑埭,这个地方就叫做陈埭,陈埭为晋江围海造埭之最大者。现在除陈埭的梧埭、洋埭、涵埭外,还有安海的梧埭、曾埭;英林的埭边等等,这些地名都是在靠海或者曾经靠海的位置。

据调查,在闽南,地名中常用汉字占的比例顺序为山、东、溪、坑、西、新、后、美、头、林。如果按照类别来排序,依次为地理方位、山地形貌、田园形态、聚落名称、江河湖海等等,这些地名也反映了浓厚的时代特色。

地名,并不仅仅是指代一个地方这么简单,它们带有历史变迁、经济发展、民族迁徙以及海外交通等方面的烙印。

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古地名有的已经发生了变化,有的甚至已经消失了,但是它们存在的意义仍然相当深远,它们在对接族谱、文史研究等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金井,至今还流传着一首童谣,这首童谣的特色之处就是融合了金井的村落名和村民从事的行业。

你们说小朋友这几句童谣说得怎么样~

地名文化不仅可以见证一个地方的历史变迁,有时候,它也可以体现两地的密切联系。

明清以来,移居台湾的福建先民在垦荒地形成了以同地域、同宗族、同宗姓相连结的血缘聚落,很多是以福建祖籍地的原乡名称或故里传统习惯来冠名。比如晋江龙湖的粘厝埔和彰化县福兴乡的粘厝村、晋江安平和台南安平、晋江东石和嘉义县东石乡、晋江灵源林口社区和新北市林口村等。

自古以来,我们的先祖来到一个新的地方开基并居住下来,就会给这个地方取名,然后这个地名就会世世代代传承下来,所以地名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它背后蕴藏了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

有奖问答

晋江建县是在什么时候呢?如果你知道答案的话,可以在我们的上班时间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来与我们互动,我们会抽出一名幸运观众,送出由爱乡亲提供的奖品一份。

完整视频在这!

接下来,我们将推出几期关于晋江地名记忆的系列,涉及内容有安海古地名、深沪“寮”的文化、“厝”的文化、红色地名、两岸同名村等,欢迎大家提供线索和资料,有什么关于村落名的疑问,也欢迎提出!

编导

许水艇

摄像

杜少雄黄石

编辑

王韦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xw/70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