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话题话仙泉州地标建筑物的风水谜局

治疗白癜风的药品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海带君致辞近来,泉州楼市波澜不惊,虽说各开发企业私下动作不少,但以海带君看来,年度楼市最精彩的时刻还尚未到来。至于何出此言,找个机会自会给大家娓娓道来。穷极无聊之下,海带君研究起了风水,说近来泉州天气在冬夏之间随意切换,让海带君饱受感冒折磨之苦,深感雷霆雨露、皆为天恩,是不是家里哪个风水位出了问题导致如此流年不利,在泉州多年传统民俗传言浸淫之下,海带君一时兴起,多方收集,发现趣事不少,外加众多泉州朋友轮番爆料,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大坪山“马上成功”的风水传说

故事线索,还是要从泉州众多的标志性建筑说起,第一个对象自然是让众多外地人印象深刻的大坪山郑成功雕塑了。该雕塑在民族英雄郑成功诞辰周年之际,由泉州市人民政府投资万元、社会各界集资万元兴建的世界最大的郑成功骑马锻铜塑像,年落成,极尽恢弘大气。不过让其为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所熟知的,却是在10年之后的年,恰逢农历马年,“马上成功”的寓意深入人心。然后问题来了,建郑成功雕像在风水上有什么寓意吗?除了与厦门鼓浪屿上郑成功雕像一样有防台风的意思,海带君偶然得知,大坪山雕像,据说原先手握利剑直指台湾,后来说会坏了宝剑所指方向一地产(自己猜)的风水,所以设计改成挥手造型。

泉、晋、石三地城市地标暗战

接下来这个故事,就颇多泉、晋、石三地“江湖儿女、恩怨情仇”的“历史遗留问题”了。

石狮城市地标“东方醒狮”

三个地方的城市地标:石狮市的市标是石雕的雄狮叫东方雄狮;晋江的市标是一个鱼钩,头顶着三个小圆球再顶着一个大圆球,叫螺旋塔;泉州的市标则是一根指天石柱,上面装饰有模仿自泉州开元寺的飞天乐伎,叫飞天迎宾。

晋江城市地标“螺旋塔”

年石狮东方醒狮落成时,这头狮子头朝向晋江市政府所在地,如此一来便抢走了晋江的良好风水,让晋江诸君甚感不爽。而在早年,泉州由晋江管辖(现在颠倒过来,有点风水轮流转的意思),晋江人对此貌似还是有点不平衡。于是乎,晋江出一个两头通吃的破风水式市标。市标下部分的“鱼钩”寓意钓泉州的鲤鱼(市府所在地鲤城),鲤鱼被吃了就没活力了,没活力就搞不了经济了。上面的球则象征舞狮子的绣球,舞弄的便是石狮的石狮子,如此一来,石狮只顾着玩绣球,哪还有什么心思搞经济呢?好吧,看到这个解释,海带君竟然觉得好有道理,语言以对!

泉州地标“飞天迎宾”

没想到效果很明显!石狮从80、90年代超越晋江的经济水平变成了落后于晋江,不过作为市府所在地的鲤城,可没那么好糊弄,飞天迎宾的城市地标应运而生,然后,接下来的风水解释就有点不雅了,飞天迎宾像是一个中指,意为:想钓我的鱼?休想!洗洗睡吧!

田安大桥“四大神兽”与前领导

城市地标一直都是官方对于城市的美好期许,以上解读不代表海带君观点,权作娱乐!不过接下来的这个话题就是时下比较热门的了,事件的发生经过也就在近几年。

停留在田安大桥近两年的“四大神兽”

年3月,新建的泉州田安大桥上运来了四大神兽,每尊重达25吨,高约6米、宽约5.5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寓意泉州风调雨顺,据称,某领导亲自指示,要将他们安在田安大桥上,坊间传说其受高人指点,四大神兽象征四大护法,能保其仕途畅通。然后呢?没有然后了,反正海带君看到这个四大神兽一直未安装到大桥顶部,停留在大桥延伸到机场连连接线的车道长达近两年,听说,后来泉州来了个香港的风水大师,风水大师说晋江就像一条龙游出海,四大神兽安在那里会镇住大泉州的龙脉,所以市政府决定不安装(某领导已经高升)。到了年11月,随着机场连接线通车,四大神兽被吊车吊到桥下一艘货船运作,踪迹全无。至于之前说的那位领导嘛?几个月后就。。。。!呵呵,你懂的!

网友曝光被运走的四大神兽

开元寺东西塔的古老风水传说

在最后,说到最具代表性的泉州地标性建筑,自然是让众多海内外泉州人记忆深刻,魂牵梦萦的开元寺东西两塔了,对于其在泉州人心中的地位,只能用无可替代来形容。作为泉州人,海带君也一直为泉州能够拥有这样的历史文化古迹感到十分骄傲和自然,看到它们就让自己心潮难平!咳咳!暂时收起即将泛滥的乡情,转入正题。

海内外泉州人心中永恒地标—东西塔

东西塔对于泉州的风水意味就是一个比较古老的话题了。泉州别称“鲤城”,要解释这个别名,得从它的地形地貌上说去。传说旧时的泉州古城形似鲤鱼,东门如鱼嘴而东湖如珠,整个地形正好构成“鲤鱼吐珠跃龙门”的吉祥寓意。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与它相距百里之遥的永春桃城却像一只大渔网,兜头朝鲤鱼盖下。为了放出这条高跃的“鲤鱼”,自有妙计的百姓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修建两座冲天的高塔,以“刺破”这张恼人的渔网。就这样,东西塔(镇国塔、仁寿塔)分别耸立在开元寺两侧,为“网”下的“鲤鱼”撑起了一片生天。

后记

以上内容来源网络及朋友间闲聊所得,不代表海带君个人观点,权作谈资,博诸君一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xw/686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