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营地泉州搜神记,民间信仰人类学田野调

北京痤疮防治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210312/8740647.html

“一半烟火一半仙”

泉州是福建省东南沿海边上的一个地级市,是晋江的出海口城市,东边就是东海和台湾海峡,总面积1万平方千米左右,常驻人口来万,就是这么一个看上去十分平凡普通的城市,但是有着她不平凡历史与不同寻常的故事。

早在上古先秦时期,泉州就是百越之地,人类的足迹就已经在这片土地上遍布。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从秦汉三国开始一直到元明清,都是各朝各代争先设立行政督抚的重地。

有海就有船,有船就出海。早在商周萌芽、春秋战国发展、秦汉形成、唐宋兴起、明清转折的一条海上航线,就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海上航线,在这条航线上,中国的瓷器、中国的丝绸、中国的香料、中国的茶叶等物产,源源不断的走向世界,极大的影响着当时的世界贸易。这条古老的航线,在年被法国东方学家埃玛纽埃尔-爱德华·沙畹首次以“海上丝绸之路”提及。而泉州,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这条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该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这样一个拥有天然地理优势的城市,自古就是贸易与国际化的的聚集处,在把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同时,也对内吸收着世界多元的文化,所以在这座城市中形成了不同于中国任何一座城市的丰富性:

走在泉州,你会看到落日后的众神,你也会看到破晓后的众生。

藏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里的诸神

开元寺双塔

(以上两张图片来源: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走在泉州,你会看到独具海滨意境的古镇,你也会看到老华侨用红砖砌成的番仔楼。

(以上两张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走在泉州,你会看到当地传统建筑上趴着各种各样的滴水兽,你也会看到当地老街路边五花八门的特色茶餐。

各种各样滴水兽

五花八门的特色以茶入餐

(以上图片来源:百度图库,作者拼图)

泉州,曾经的“世界第一大港”,是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是马可波罗所记录的世界巨港。

泉州,是开元寺天王殿中的一对南宋理学家朱熹所提的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泉州,是明朝《明实录》中所记载的:漳泉等府黠猾军民,私造双桅大船下海,名为商贩,时出剽劫的“海盗窝”。

泉州,是舒婷《籍贯在泉州》笔下:傍晚,趿拖鞋摇葵扇,逶迤两三步去东西塔下纳凉。凉茶摊、扁食担,碧绿的盐水桃儿,浇了红糖浆的热豆花三分钱一碗的好时光!

泉州,是齐晓瑾《元气泉州》所书:它的古老并不流于形式和物件,而是一种至今犹存的气质。

泉州,是人类学家王铭铭教授论文《地理与社会视野中的民间文化:惠东小岞考察》的故乡。

此次田野调查,我们将以泉州地区的民间信仰为主题,分支出民间妖怪研究、民间信仰与经济变迁、宗教与神学研究三个主题,在这座“三步一古迹,五步一庙宇”的“世界级的宗教博物馆”,展开一场“半城烟火半城仙”的“搜神记”。

田野营形式

本次田野营将采用+的方式进行,理论学习、田野计划方案规划在线上进行,实践调查部分在线下进行。本次田野营地将邀请五位嘉宾和导师,开设六门线上课程与分享会,开设三个线下议题调查研究小组。每个学员可在线上选择任意数量的理论课程进行理论学习,可在线下选择一个研究议题进行田野调查。线上部分:开营之前,由导师分别在线上开设相关研究领域的理论课程或田野经验分享会,包括两门主修课及四门议题课程,并与该组学员共同研讨线下田野营的主题研究思路与步骤。每个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需求,选择相应的导师和研究议题。

主修课程:《像人类学一样看世界——人类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入门》(5课时)

主修课程:《“半城烟火半城仙”——泉州民间信仰初探》(1-2课时)

议题课程:《中国妖怪论》(5课时)

议题课程:《民间信仰与经济变迁》(5课时)

议题课程:《从人类学角度看民间信仰》(5课时)

议题课程:《宗教学/神学人类学》(5课时)

线下部分:学员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进行选题与分组,开营之后,各组导师、助教将和学员一起,分别在目的地开展各自议题小组的田野调查;最终形成田野民族志做小组汇报。结营颁发结课评价与证书。研究主题一:民间信仰中的妖怪研究议题《捉妖师之泉州行》;导师研究方向:饮食/艺术/应用人类学。研究主题二:民间信仰与经济变迁研究方向议题《经济变迁下的民间信仰:观念与实践》;导师研究方向:经济/发展/宗教人类学。研究主题三:宗教与神学研究方向议题《众神与众生》;导师研究方向:宗教学/神学人类学。课程及导师

《像人类学家一样看世界》《中国妖怪论》导师:张馨,本期田野营总策划,北京某高校智库供职,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艺术人类学、饮食人类学、应用人类学、文化变迁。

《“半城烟火半城仙”》导师:孙静,北京大学人类学博士毕业,王铭铭教授学生。研究方向:民间信仰、铺镜体系、惠安女等。

《民间信仰与经济变迁》导师:江灵,中山大学人类学毕业。研究方向:民间信仰、道教、巫术。

《从人类学角度看民间信仰》导师:焦一达,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本硕,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人类学博士,研究方向:经济/宗教人类学。

《神学与宗教学》导师:麦种,致力于研究文学、宗教学、人类学和中西思想文化史,台湾政治大学硕士,入选台湾神学院「马偕访问学者计划」、中央研究院人类学营。出版有学术专著《中国加利利的歌声》、通俗读物《时尚宗教学》;将出版论文集《从他者到我者》、《神明考古学》;编有诗集《小哀歌》、杂文集《自由的低音炮》。

田野营信息及报名方式

1、时间:10月1日-10月7日(7天6晚线下田野营,10月1日中午泉州机场及火车站集合,10月7日中午结营)2、地点:泉州·鲤城区3、学员人数:20-30人(满20人开营,上限30人,先报先得)4、导师与助教人数:4-5人(2-3位导师、1-2位助教)

5、报名费用:单独报名4元/人,两人成团元/人(包括线上及线下课程的导师费用,营地期间的住宿、保险费用、两次集体聚餐费用,及接送机场、火车站的的大巴费用,不包括从各地赶往泉州的路费及分组调研期间的餐费)

6、报名方式:请添加同学社小助手06或扫描文章底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xs/778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