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华东读黄坚教授的泉州花灯艺术研究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

《泉州花灯艺术研究》封面-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年12月第一版

积极推进闽南文化的研究

——读黄坚教授的《泉州花灯艺术研究》

林华东

国家在我省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因为闽南文化充满生机的原生态性及其多样性和完整性,在中华文化中独具特色;同时,台湾文化的主体源自闽南文化,闽南文化是海峡两岸文化共同体的最重要基因。对闽南文化生态的保护,既要从实物的保护入手、从传承人的培养入手,还要从文字和图像等方式入手,构建立体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模式。《泉州花灯艺术研究》就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民间花灯艺术进行研究的一部力作。

我们知道,文化是民系族群的精神支柱,是人的精神活动和具体行为及其产物的总和,是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已经成为新世纪一个国际性的中心话题。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分支。自汉武帝平闽并徙闽越之民于江淮之后,北方汉人开始一批批南下入闽。他们的先进文化在与当地遗民文化长时间交融磨合中,逐渐形成闽南文化。唐宋以来,尤其是近代以来,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刺桐港的兴盛,闽南文化随着闽南人的脚步不断向外扩展,跨越地区、跨越省界,跨越国界,逐步走向全世界。

若以闽南文化的外在表象特征——闽南方言作为分辨标准,闽南文化可以有三个圈,一是闽台文化圈,包括福建闽南地区和台湾大部分地区,这是最具闽南典型特色的文化圈,其方言及精神内涵基本一致;二是潮汕文化圈,方言与文化特征与闽台文化圈基本一致,但稍有区别;三是琼文雷州文化圈,方言与文化特征与前两个文化圈差别较大。其他分布于浙江、江西、江苏、广西以及东南亚地区和世界各地的闽南文化,以方言的来源为区别标志而归属不一。

闽南文化历史积淀丰厚,她的包容性、拓展性、草根性,体现了中原文化、海洋文化、闽越文化和谐融合的多元特征。闽南文化的重乡崇祖、爱拼敢赢、重义求利和山海交融的精神特质,把中华文化演绎到一个极限,成为海峡两岸以及东南亚各地闽南人的鲜活文化个性。闽南文化中深邃的历史源流、精神内涵、旺盛活力、语言艺术、宗教民俗、组织规范、物质表象等等都急需予以深入探索。年,闽南地区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把福建推上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未来的福建必将成为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

在闽南文化中,许多表现形式经历了千余年之久,深深融入闽南人的生活之中。泉州花灯正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泉州花灯于唐宋时期由中原传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泉州花灯以泉州重要民俗文化活动的泉州闹花灯为载体,极富民俗特色,其技艺精湛,内涵深厚,驰名海内外。泉州师院黄坚教授对闽南文化的研究历时已久,他以画家和学者的独特触觉,对泉州花灯的历史资料开展深入的整理与研究,撰写了《泉州花灯艺术研究》(海南摄影艺术出版社年12月)一书,为我们展示了有着深厚闽南文化底蕴的泉州花灯工艺。该书追根溯源,稽古论今,倡议未来,图文结合,研究细致,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学术品味。

确实,作为闽南文化的研究者,我们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就是努力去揭示闽南民系千百年来的文化足迹,发掘闽南人离乡不离祖、认乡音、重乡情的草根意识,展示闽南人敢为天下先的拼搏精神,为海峡文化共同体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决策咨询服务;并从理论高度提交有分量的学术成果,从实践的角度弘扬闽南文化,为海峡两岸人民建设共同的和谐的家园,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为中华文化的丰富与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时任泉州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坚工作室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xs/75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