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泉州海峡两岸工业设计大赛在台商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217/4580350.html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16日,年泉州海峡两岸工业设计大赛暨海峡两岸大学生设计工作坊启动仪式,工业设计暨台湾大学生来泉工作座谈会在泉州台商投资区举行。

泉州市政府市长王永礼参加工业设计暨台湾大学生来泉工作座谈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洪自强,台商区党工委书记吴汉宗、管委会主任刘志平、党工委副书记林清泉,市、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两岸师生代表多人参加相关活动。

座谈会上,市长王永礼与两岸师生代表座谈,交流探讨如何进一步搭建泉台工业设计合作新平台,吸引两岸青年来泉就业创业。

“与两岸年轻人一同交流,让我很受启发,也让我们对泉台工业设计领域的未来合作充满信心。”王永礼认真听取发言,不时与大家互动,面对面探讨。他指出,泉州经济总量大、产业基础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五成,规上工业企业达到多家,工业设计市场需求巨大、发展环境优良。希望专注工业设计领域的大家,把握泉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机遇,发挥年轻人特有的创造力与活力,大力推动泉州工业设计水平提升和制造业转型升级。

“泉台两地同根同源、同文同宗,是台湾大学生来大陆就业的好选择。”面向台湾工业设计大学生,王永礼伸出引才“橄榄枝”,热忱欢迎广大台湾青年来泉追梦、驻梦、圆梦。他动情地说,台湾汉族同胞中44.8%、约万人祖籍泉州,去年金门供水工程正式通水,前不久泉州澎湖又重启“直航会香”,这些都充分说明泉台一家亲。他指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泉台融合发展,全面落实落细国家“31条”和省、市惠台的政策措施,在“同等待遇”上下更大功夫,让台湾同胞享受到更多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的基本公共服务,致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区党工委书记吴汉宗介绍了台商区泉台工业设计人才合作情况。吴汉宗指出,近几年,台商区突出“姓台属高”属性,深入实施人才“港湾计划”,积极推动改进人才服务“八条措施”落地生根,全区各类人才总量超2万人。目前,台商区纳税超20万以上企业57%属于制造业,新形势下工业设计人才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有着积极推动作用。为吸引集聚两岸优秀设计人才,台商区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柔性引才和本土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为实现弯道超车奠定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泉州的大环境很好,工作氛围很不错”“泉企发展工业设计,并不是一味图眼前利益,更多考量长远发展”“泉台联系越来越紧密,这里有广阔的资源和市场”“期望泉州能为台湾学子提供更多的就业机遇”……座谈会上,两岸师生代表围绕台湾大学生来泉工作、营造引才留才环境、两岸文化互动、泉州工业设计产业特色及需求等方面,畅所欲言,出谋划策。

座谈会前还举行了年泉州海峡两岸工业设计大赛暨海峡两岸大学生设计工作坊启动仪式。

泉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洪自强在启动仪式上指出,泉州制造业发达、产业集群优势凸显,经济总量连续20年保持福建第一,形成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建材家居、食品饮料、工艺美术等七大千亿产业集群。台商投资区是泉州城市副中心和经济新增长极,依山傍水、沿江拥湖,区位优势、政策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加快完备,是泉州市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也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

区管委会主任刘志平欢迎两岸人才前来参赛,他表示,举办此次大赛,有利于搭建两岸工业设计“第一家园”,为两岸工业设计交流理念、共享经验提供平台,为台商区制造企业创新产品、吸纳人才作出更大贡献。区党工委、管委会将全力以赴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确保此次大赛办出成效,并以此次为契机,为来自海内的人士施展才华、创新创业搭建广阔的舞台。

启动仪式上,台商区与泉州市工业设计协会联合建立的“泉台工业设计人才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据了解,泉台工业设计人才服务中心选址于洛阳古街,将依托台湾工业设计协会、台湾创意设计中心、大同大学、东海大学等台湾知名设计机构、高校,建立台湾设计人才数据库和合作平台,按照“周周有沙龙、月月有对接、年年有竞赛”的服务理念,打造“泉台设计走廊”和“泉台设计创业项目”孵化基地。今年依托中心在台商区举办泉州海峡两岸工业设计大赛和海峡两岸大学生设计工作坊活动,挖掘和培养一批获得国际知名竞赛奖项的台湾优秀设计人才集聚台商区。同时,力争用3年时间,将中心打造成为全市工业设计人才集聚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充分展示和推广泉台原创设计,促进两岸设计人才融汇交流,服务泉州台商投资区乃至泉州市制造业发展。

当天下午,参加设计工作坊的海峡两岸师生代表走访参观了洛阳桥、海丝艺术公园、德润产业园、雕艺馆,实地了解台商区经济社会建设情况。

据介绍,泉州海峡两岸工业设计大赛根据台商区产业与经济现状,以文化创意和工业设计为切入点,打造“设计+”产业发展新形态,设置智能创新组和传统创造组两类参赛组别,以台商区智能交通、高端装备制造和传统鞋服产业为主要设计方向,面向全球征集创新设计作品,包括材料创新、工艺创新、结构应用创新等,推动新区产业发展。拟于11月上旬,在台商区举办海峡两岸工业设计大赛创意设计节,包括大赛的颁奖仪式、海峡两岸青年设计师论坛等活动,让参赛者与当地企业充分对接,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

泉州海峡两岸大学生设计工作坊之前已成功举办六届,累计所境内外工业设计高等院校多名优秀设计生参与,为75家本土传统制造型企业设计产出件优秀设计作品,成为“产、学、研、政”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促进了产业创新提升,加强两岸交流互动,是扩展人才引进落地的渠道。泉州海峡两岸大学生设计工作坊之前已成功举办六届,累计所境内外工业设计高等院校多名优秀设计生参与,为75家本土传统制造型企业设计产出件优秀设计作品,成为“产、学、研、政”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促进了产业创新提升,加强两岸交流互动,是扩展人才引进落地的渠道。泉州海峡两岸大学生设计工作坊之前已成功举办六届,累计所境内外工业设计高等院校多名优秀设计生参与,为75家本土传统制造型企业设计产出件优秀设计作品,成为“产、学、研、政”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促进了产业创新提升,加强两岸交流互动,是扩展人才引进落地的渠道。泉州海峡两岸大学生设计工作坊之前已成功举办六届,累计所境内外工业设计高等院校多名优秀设计生参与,为75家本土传统制造型企业设计产出件优秀设计作品,成为“产、学、研、政”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促进了产业创新提升,加强两岸交流互动,是扩展人才引进落地的渠道。

今年全市共有亿达家用电器、恒安集团等16家制造企业报名承办设计工作坊,有来自两岸37所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参与。台商区钜闽机械、亿达小家电和西丰佛艺等3家企业,是该区首次报名参与设计工作坊的企业。比赛启动之后,两岸工业设计大学生将分批次入驻各企业,每家企业入驻16名大学生和1名导师,分7月下旬和8月上旬两批次入驻企业15天。

据悉,近年来,台商区先后出台《促进人才创新创业21措施》《引进台湾人才暂行办法》等优惠政策,并优先解决台湾人才医疗、安居、子女入学等问题。同时打造德润产业园对台人才交流合作示范区,成立大陆首个台资企业工会联合会,组建“党建+人才”服务专员队伍,搭建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等一批台湾人才服务平台,不断实现惠台措施集成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活配套便利化。截至目前,全区拥有各类人才总量超2万人。今年来,全区专利申请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5.12件,增长.26%。

泉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曾玲华;审核:风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xs/730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