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告诉你,泉州立夏的小秘密

皮肤科医生刘文斌 http://pf.39.net/bdfyy/bdfal/201217/8505680.html
                立                  夏年5月5日立夏

立夏未满,斗指于东南

蛙鸣声里,满园的瓜果正在努力成长

印象中的初夏

小巷幽深,花木扶疏

有时骤雨一霎,清溪水满

时有鱼儿跃出水面,守候许久的鹭鸟便会飞扑过来

青梅尚小,油菜结籽

吃蚕豆,斗鸡蛋都是儿时立夏的游戏

立夏有三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将立夏节气分为三候:

一候蝼蝈鸣——在适宜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蝼蝈活跃在农田野外中鸣叫不止,预示着夏天的味道浓了。

二候蚯蚓出——蚯蚓是地地道道的阴物,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当阳气极盛的时候,蚯蚓也不耐烦了,出来凑凑热闹。

三候王瓜生——王瓜是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于六、七月还会结出红色的果实。

立夏的闽南记忆

吃“麦狗煎”——闽南地区每到立夏这天,也就是传统麦子丰收的季节,人们都有做“麦狗煎”祭神的风俗,吃了“麦狗煎”后也就意味着夏天的到来前奏。其实“麦狗煎”正名叫”麦糕煎“简称“麦煎”,由麦粉(即面粉)加红糖、水,再用少量油煎制成的圆薄片饼,是远行干活方便携带的好干粮!只是因为闽南语的“糕”念起来跟“狗”基本一样的发音,再加上“麦狗煎”比较适合闽南人们劳动中顺口溜,久而久之人们也就叫“麦狗煎”了。

吃虾面——旧时,闽南家家户户将红糟掺入面条中煮熟供全家食用,因红糟色红,为吉祥之色,又有发酵作用,以寓发达发财之意,而红糟也帮助消化,有益健康。此俗衍化至后来,红糟即被海虾代替,把虾掺入面条中煮食,虾熟后变红,为吉祥之色,而“虾”与“夏”谐音,以此表达对夏季的祝愿。

补夏——在闽南地区,立夏日,出嫁的女儿多有备办猪肉、猪腰、鸡蛋、猪肚、面线等物,送给娘家父母食用,称为“补夏”,即所谓“冬季补立冬,夏季补立夏”。“补夏”之俗,女儿借此对父母表达孝心,于福建泉州侨乡颇为流行,至今不衰。

                        立夏泉州气象密码

立夏后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阶段。

-年间泉州立夏节气气象要素平均值解密

1.南安站立夏期间的平均气温最高,为23.94℃;安溪站的最高气温最大,为28.76℃;晋江站的最低气温最高,为20.62℃;德化站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值最小,而最高气温最小值出现在崇武站。

2.立夏期间降水量最大为德化站,日均降水量为7.69毫米;最小为崇武站,日均降水量为5.84毫米。

3.立夏期间相对湿度最高为崇武站(84.37%),最低为南安站(76.49%)。

4.立夏期间平均风速最大为崇武站,为3.94m/s;最小为南安站,为1.33m/s。

立夏≠入夏

立夏是天文学定义,而入夏则是气候学定义。气象规定当常年日平均气温序列连续5天≥22℃,则该序列中第一个≥22℃的日期就是夏季起始日。

但是,还有这种情况,就是某段时期内温度出现异常,达到了上述标准就是入夏了吗?

如果初次判断的起始日期比常年日期偏早15天以上的话,这时候需要进行夏季起始日的二次判断,从初次满足指标的连续5天过程往后至常年日期之间,再次计算平均气温序列是否满足季节指标。

目前南安最早于4月27日入夏,安溪、永春、晋江均已于4月29日入夏,惠安于4月30日入夏,德化入夏则要更晚一些。

            END

视频制作

刘新苗

视频配音

王玉婷

部分图片

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xs/721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