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的经济泉州的经济
7
1-
闽
南
与
闽
北
的
经
济
对
比
经
济
年全年,泉州实现生产总值亿元,GDP首次突破亿,名义增速为12.19%,同比去年增长了亿元,GDP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年数据未出)
年南平实现生产总值突破亿元,同口径增长7%,同比去年增长了亿元。
历史因素
曾经一位闽南籍的南平领导一次演讲中,形象地把闽北人比喻成朱熹的后代,把闽南人(主要指泉州人)比喻越王勾践的后代。闽北人儒雅,理性多于感性,而今天的闽南人却敢想敢干,横冲直撞,高歌“爱拼才会赢”在商场上一往无前,多少有点越王勾践的血性和霸气。
现在的闽北人与闽南人存在着地域性格之差,初看起来还真有点这位领导说的那么一种感觉,好好想想,其实与朱熹、勾践扯不上半毛钱关系。
在改革开放之前,台海关系紧张,东南沿海一带因为备战的需要,福建的重要工业布局都集中在闽西北地区,闽北人在工厂上班的工人有着安逸的工作,闽北农村种田的农民,田地、山林资源也相当富足,与闽南地少人多相比,当时的闽北人的生活让多少闽南人为之羡慕不已。由于闽南地少人多,逼着闽南很多人离开故土到外头四处闯荡,其生活的艰辛是我们所难以想象的,也正因为有生活的磨难,培养了闽南大多数早期商人有着吃苦耐劳的品格和在逆境中顽强的生存能力。
历史机会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在这种经济转型中蕴藏了大量的机会,当经济从政府的计划转向市场时,闽南早期外出做小本生意的商人,迅速抢占了先机,穷怕的早期闽南人,他们对社会现实的高度认同,从不去考虑行事的事事非非,不管是合法的还是不合法的他们都做,没有什么不敢赌的,就是这种瞎打误撞,让他们中的不少人稀里胡涂地暴富起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富裕起来的人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同时他们又带着自己的家人,带着自己的乡里乡亲到处经商赚钱。在这种千载难逢的历史机会面前,反观我们闽北人,在企业的工人已经过惯了简单安逸的生活,当企业效益不好时,还对企业抱着很大的幻想,再看看我们闽北的农民时,我们会发现闽北的农民,除了少数村镇,绝大数农民也没有走出去做生意的习惯,更多的还是满足于“三亩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坑头的生活”,闽北人就是在当时相对优越的背景中,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死去,舒舒服服中丧失了拼搏进取的精神,错失把握社会转型的良机。
在全民经商、全民向钱看的背景下,闽南人的思维观念与我们闽北人拉开了很大的距离,虽然同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闽南的市场经济意识对政府的渗透性更强,政府的政策更加贴近市场经济规律,那里民营经济十分发达并相当活跃,不少企业开始成长起来,彻底脱胎换骨,逐步改变了资本积累初期那种野蛮经营、强盗经营及不规范经营作风,许多企业都相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做大做强,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而我们闽北企业仅有少数几家规模企业还勉强撑点门面外,效益好的全是垄断行业,全都是烟草、电力、银行等,多数的闽北人还没有闯荡市场意识,还寄希望于体制的保护下生存,喜欢躲进单位里上班、下班,公务员、机关行政公职人员成为香饽饽的职业,当我们闽北人还在为职称、为官员级别晋升津津乐道的时候,闽南的企业家们却在资本的市场中长袖善舞,在无疆的商海中自由博击。
如果历史
如果历史的机会将当初闽北与闽南倒过来,闽北人不是都豢养在体制内,我想闽北人也会像今天的闽南人一样,充满着勃勃的斗志和生机,如果说在闽北人身上看到朱子的影子,那确实过高的抬高了闽北人。
南平房产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xs/7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