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为什么叫晋江各镇街道名称的由来,给身
晋江知识小课堂
不论是跌跌撞撞地误闯入晋江并在这儿生活下来,抑或是一出生便生活在这片热土上,也许你对这座城市的历史和由来都并非很了解。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恶补一下吧,也许了解得越多,你就会更好地适应这里的生活,更加地喜欢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哦。
晋江为什么叫晋江呢?
这要追溯到两晋时期。两晋在三国以后,三国争霸曹操赢了之后建立了魏国,后来却被司马昭夺了江山,建立了晋朝。西晋·永嘉五年也就是公元年,中原发生了战乱。
不少中原贵族子弟为了躲避战乱,于是南渡入闽,大部分沿着古南安江两岸居住下来。后来因为思念晋朝,把南安江改为了晋江,这也是今天晋江名称的由来。
晋江各个地名的由来
01
青阳街道
五店市赖进财/摄
西晋时有蔡氏入居青梅山之阳,即青阳。唐时其裔孙人开饮食店以方便行人,人称“青阳蔡五店市”,故青阳有五店市之称。
02
梅岭街道
晋阳湖夜色陈金展/摄
“梅岭”源于原青阳镇的梅山、岭山各取一字组成。
03
西园街道
洪富故居
“西园”因新的街道办事处境内将建为教育园区、汽车工业园区、蔬菜基地园区,并位于市区之西,故名。
04
罗山街道
草庵朱向阳/摄
罗山以境内罗裳山得名,该山古为泉郡四大名山之一。相传唐代诗人罗隐曾于此行吟显迹,后即以罗姓冠其山,故名。又传罗裳山其状如罗裳开展,故名。
05
陈埭镇
丁氏宗祠徐维耕/摄
南唐后主乾德元年(),受南唐后主封为泉州观察使的陈洪进围海为埭(陈埭原为一片滩涂),称陈埭。
06
灵源街道
灵源山吴华明/摄
辖区内的灵源山,人文荟萃、积淀深厚,是泉南名山,响誉海内外,街道因山得名。
07
池店镇
李五纪念馆
唐宋间称“砛石”,因村子附近山上有巨石,故称;元称凤池,因村附近有一大湖泊,相传曾有凤来戏水,故称;明宣德年间众民在湖边设店经贸,便取名池店。
08
新塘街道
梧林侨居杨颖聪/摄
“新塘”系处古代“七首塘”之中部,因新建行政建制,故称新塘。
09
安海镇
安平桥夕照许志达/摄
宋开宝年间(),唐名臣安金藏之后安连济居湾海,后易“湾”为“安”,称安海,也称安平。
10
磁灶镇
磁灶古陶史展馆许世共/摄
宋属晋平郡,齐属晋安郡,梁属南安郡地,陈属南安郡。磁灶开始设窑烧陶制瓷,地由此得名。
11
内坑镇
九十九溪双溪支流右汊河段
内坑镇原名梨坑,也称桔里。内坑镇名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一,内坑因思母山、苦竹山、熊山、槟榔山和灵源山组成坑坳地带,故名。
12
紫帽镇
紫帽山吴华明/摄
紫帽镇因处于紫帽山南麓,故名。据史载:(紫帽山)为峰凡有十二,常有紫云覆盖其颠,层峦叠翠,风光秀丽,如紫帽戴头,故名。
13
东石镇
古檗山庄
东晋升平元年(),尚书林开基在鳌山汉古石寨之东卜居,东石之名由此而得名。
14
永和镇
姚金策民居刘翼/摄
此地附近多侨村因民事纠纷,导致封建械斗,相持达四五年之久,后经海外侨胞竭力调停,方告平息,为永结和好,兴建街道,名“永和街”。
15
英林镇
三欧村文化公园
明末,郑成功部将洪天福据英林之山抗清,世称英雄,地因此称“英林”。英林因其地山林连绵状若摇篮,闽南话“乌篮”,雅称为“英林”。
16
金井镇
塘东沙堤鸟瞰陈俊宏/摄
金井地处滨海盐咸地,古时候居民掘地为井,水质皆苦涩。后来得一井,质味甘美,汲之不竭,且不受海潮侵染,故名金井。
17
龙湖镇
龙湖
龙湖以境内湖泊得名。
18
深沪镇
衙口海滩蔡榕/摄
深沪,古称沪江。深沪,深,为深海之意;沪,列竹于海之意。相传,唐末诗人罗隐曾于石崖之上题深沪两巨字(现已湮没),元时开始使用深沪二字为乡名。泊得名。
19
西滨镇
西滨镇文化广场
西滨因在滨海之西,故称,也称西边。西滨镇名源于西滨农场,而年建西滨农场时,因毗邻陈埭镇西滨村,以此作为取名之据。
往期精彩回顾
晋江又火了!五店市,原就是首富的西虹市啊!
磁灶钱坡,除了古窑址,还有翰墨香
历史性时刻!金门终于喝上用上福建晋江水!
来源:大美晋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mj/6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