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城徒步第六期从心认识崇武古城
我们是泉州影像
依旧用我们行走的方式
从心感受古老泉州的浑厚历史
首先看文章前先点击这个音频
你会感触更多哦~
▼▼▼
温馨提示:文末有此次延时摄影拍下的壮美落日视频哦~
我们相约年11月27日周日上午8点
冒雨相会于侨乡体育馆
相伴搭乘大巴一同前往崇武
大风大雨,我们义无反顾如约而至
于天下第一庙出发
在天后宫留下本期第一张合影
在邓涛涛老爷爷的带领下
从水关门开始
探寻我们从未了解过的崇武古城
一行人一同踏上古城墙
途径最美海岸线时雨后初晴
最后以登上金山邂逅一场火烧云拉下序幕
美好总是不期而至
没有什么是等你准好才降临的
这是一场关于信念的旅程
海风再大,雨水再狠
泉州府中人心中有爱
这种爱,让人坚定让人坦然
更带给我们幸运
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崇武
雨中有古城,海上有落日
此次徒步人同行,
历程11公里,耗时8小时
风雨无阻,完美收官
风雨无阻,我们穿好雨衣,撑着伞,全副武装,迎难而上,开启本期徒步之行。冒雨用双脚双眼记录这座载满故事的古城,并从中探索自我。
这座庙宇没有和尚、没有尼姑、无佛无神,正殿里摆放着27尊彩绘雕像供奉有27为解放军烈士。年9月17日上午,在准备解放厦门战役之时,国民党军队几架飞机突袭,为掩护转移群众而壮烈捐躯的官兵有24名。有情有义的崇武百姓将他们隆重安葬并且建庙祭拜,以表感恩之情。毁于文革时期,如今所看见的天下第一庙是年,那位当时在西沙湾被5名解放军所救的曾恨老人省吃俭用筹钱、村民解囊才得以建成。又请来三位烈士灵位,从此这27位也被村民尊奉“廿七大人”。而这座庙宇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殊庙宇。我们在此地留下此行的第一张合影。
古城外西南江口山之下,这座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天后宫庙,随崇武港军事战略地位加强、渔航经济活动繁荣,从弹丸小庙不断鼎新拓展。较为特别的是,里头供奉的三尊木雕黑脸妈祖(三妈:大妈、二妈、三妈)神像几经粉饰后仍被熏得乌黑发亮,这倒也给神像增添了不少神奇色彩。在以海为田、靠海为生的崇武人心中,黑脸三妈是外出捕鱼、航海通商贸易的保护神,因而长久以来香火旺盛。
途径西沙湾来到在去往古城门之前,我们特地踱步于此。随后经过“崇武古城”花岗石牌坊,来到我们本期的核心计划区域——古城。
说到崇武古城,通常情况下似乎大部分仅仅只是止步于那面写有“崇武古城”的城墙,NONONO!城墙的另一边可大有文章。约好的,我们将带你看不一样的崇武古城。
这崇武古城的“第五城门”是全国现存七座古城中最小的一个。从前是运输粮食的入口,开口极窄,正好指容一人一车通过,起到了既运输又保险的作用。关于古城的故事,似乎都将从此门开始讲诉。
古城内仍有大量渔民世世代代安居其中,古城外的我们,围成一圈一边听着古城的故事,一边时时还要为来往的居民让路,他们看我们的眼神,就好像世外桃源人见到了凡人一般。虔心听完故事,迫不及待想要走进去一探究竟了。
听完试酒井的故事后,我们穿过矮矮的城门,踏上明洪武年间的石板路,眼前满是古往今朝。这回我们有一百多号人,在巷道阡陌中,一同感受着每一处老厝蕴含着的故事。雨势减小,正巧。
落雨,走在古迹斑驳的石板路上,我们探寻着穿透千年的记忆。年过古稀的阿伯一边讲解,一边领着我们一路停停走走。在城内矗立有30余座古迹,阿伯都如数家珍的为我们一一道来,乐在其中的他不是表露着他激动的心情,健朗的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不拘小节的顾不上撑伞。阿伯说,这试酒井的故事不得不说啊,“传说清代康熙年间,有个孝顺的媳妇,每天好酒侍奉着公公。然而公公却猝然过世......”
“染丝井”也称“下庵井”凿于宋朝,外沿呈四角形,井内为六角形,清代中期,林广记经营丝绸、布匹,就是汲取这井水漂染布匹,成品从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出口海外,因此得了“染丝井”这一雅称。如今这井水依旧为这里的居民所用,造福着一方人家。
这面墙就像一位时光老人,满脸皱纹里藏着岁月的蹉跎,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光辉与落寞,你猜猜,为什么叫做“五蕊梅花墙”?是否能嗅得到一缕暗香。恍然大悟,妙哉。
此处“翰圃馆”是清代的塾馆,老伯说这附近一对对的旗杆石就看得到,此处人才辈出,这也是崇武文风鼎盛的凭证。它静静地坐落雨中,岑寂中为后人带来谆谆教诲。
漫步古城其中,你会看到,遇到很多古厝,魏大厝弥经历史,沧桑中依旧难以掩盖它曾经的恢弘气势,魏氏曾经是古城的大户人家,香火兴旺绵延至今。我们经过此处时,一位阿嫲正巧站在门口,也不怯场的,让我们把镜头定格在这瞬间。
“显公祠”俗称“水头祠堂”,建于明代,几经毁修,屹立不倒。这显公祠很有来头,拒载是崇武鉴湖先人张公显因反秦侩奸党被贬黜。后来改名张显,在崇武以丝绸印染为业,为泉州丝绸出口做出贡献,由此说来,这又是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又一佐证。
来到武功大夫第,不得不惊叹其为崇武古建筑经典之作,规制虽然不大,但内外十分精巧,在圣旨前留下合影,简直不能再酷了。
崇武所城兴建时即设城隍庙,庙前迎面有瓷塑雕麒麟照墙,雕工精细,栩栩如生。前人的图腾信仰带给后人的只有虔心的瞻仰,这超凡的气势着实让人驻足流连。
来到崇武影剧院,深深感染人的是这里浓郁的生活气息,渔民摆着小摊售卖着海鲜蔬果,剧院门口下棋的、聊天的老人神态自若,我们还怕搅扰了这里的一篇祥静,小白起飞,来张美好的纪念。
老百姓又叫它南门关夫子庙或南门关圣庙,是崇武影响最广的一座道教庙宇,崇武人对关帝爷的崇祀最普遍也最虔诚。
兜兜转转,城里以石头房居多,古井也几乎几步一口,似乎每一间老宅都有道不尽的故事,似乎每一块石板都有其说不明的美。欣慰的是,这雨季似乎并没有扫了这群热血青年的兴。陷入其中,雨中的老厝美得窒息。
崇武古城是我国仅存的一座比较完好的石头城,是丁字型石砌古城。比起首都威武的万里长城、西安厚重城墙,崇武这海上城墙倒显得雅致,周长共有米,城基高5米,墙高7米,并设有2层跑马道。
无数次的想象过一百号人一同登上这古城墙的场景,老天眷顾此时,雨停了。行走于城墙之上,伴着领队吟唱的南音,左手边纵览半座古城,右手边又有海风相迎,心情多少有些悸动。
要知道,年前的那个冬夜,凶悍的楼寇将南端的几座小镇洗劫一空,在惠安所设立的崇武城、獭窟城、小岞城、黄崎城、峰尾城,唯祟武城保存至今。作为古代海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名城,这里曾经历了许许多多血与火的洗礼。而我们正趋步于此。
登上城楼,放眼万里古韵,妩媚绮丽。
对靠海而居的海上子民来说,灯塔就是他们的信仰吧,走到这里就到了最高处啦,放眼望去,东边是安详的崇武古城,西边是一望无际的大海,真叫人心情开阔。
崇武三面环海,设四方城门,上建门楼,东城门楼于嘉靖二十五年重建,上祀观音佛祖像。南城门无月城,只在门外十米左右筑照墙做屏障。筑有古老的一套完整的战备防御工程体系,可惜岁月沧桑,现在这些我们已经看不到了,仅能看到古老的城墙了。这些建筑物,记录了崇武这个小镇的成长历程,表现了崇武建筑匠师的高超技艺,闪耀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光辉。
出了城门,稍事休息,正式开始领略多米长的海岸线咯~这中国八大最美海岸线之一的崇武海岸连接有“南方北戴河”半月湾、“西沙银蛇”西沙湾、“八闽第一金滩”青山湾等海域。海风依旧不客气的吹着,而静下心来,兴许你和我一样面对着不平静的海,放下烦恼压力,统统寄予这雨后的大海让它带走所有的不快,然后和所有人一起,一字排开,拍照玩闹,尽情放纵一回。
被崇武这“东海南海气象分界线”搞得晕头转向,已然摸不透下一刻会将出现什么美景。这时候雨已经完全停了,黑衣人全员上线!
冬日里的海风吹得刺骨,可雨后初晴怎么着也掩盖不了多号人的童心泛滥。走!去沙滩!面对大海,我们按心形排开,这绝壁是高能比心,泉影史上超大阵仗的表白。对于鲤城的探索,我们向来随心,致力于带小伙伴们从心认识泉州。
吹神领队一气呵成画了一个大大的爱心
竟然还刚刚好的装满了人
一路向前,我们走到了大岞村。这座神秘小村庄位于东海和南海的交界处,是全国人口最多的村庄,还有着以勤劳闻名的惠安女。三面环海造就了大岞村先天的渔港优势,渔民们靠海吃海,一路走过去,都是打渔船,还有晾在路边的渔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美好生活。阴雨天,渔船靠岸。一路上“黑衣人”大阵仗引得村民们的好奇心,闻声而出。
黑衣人占领这巨大的海礁,全力驶向陆地,注意了!泉影人来了!
谁也没能相信明明白天倾盆大雨,到了傍晚竟放晴了,徒步的尾声竟邂逅一场大自然的馈赠,原来,大岞可以这么美!
狂风肆虐,一行人毅然决然登顶金山,俯瞰全景,三面环海,颇有毛泽东当初橘子洲头“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气概。将近下午四点,西边海上的天空开始绽放出一丝金光,这一缕耶稣光就像希望,惊喜的照进每个人的胸膛。
也许是上天为憨人感动吧,一场雨后,真让人等到了海上落日。乌云散去,白云通透。云走得很快,随时间推移,太阳的金光越是不羁,冲破层云,到最后黄色的晚霞,变成红色,紫色,最后一把火烧起来,人生处处有惊喜,这一次最难忘。行走了一天,静坐山头,看着远方和那海上日落,这一路,很值得。
当你老了,走不动了
还有多少人能陪你走下去
我愿与你携手走过泉州的每一寸土地
走你想走的路
而你,会和我一起从心认识泉州吗?
“上午11点不下雨…”
“相信我下午肯定会出太阳…”
风雨中领队一路说
执着地想带大家看夕阳
心中照射出的阳光穿透身躯
用一份疯子般的坚持温暖照耀着
行走着的我们
此次徒步的结束是下一次徒步的开始,
我们会再哪里相遇呢?
航拍:灵动汇影-黄文群
全程跟拍:
好摄咖摄影:
翔子影像音频:
齐家Zoe泉行者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mj/6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