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年到明朝看泉州原创

年?真的假的?真的啦!骗你是要冲啥?

赶紧的看过来了。今天要带你们穿越到明朝了

下面是一份穿越了年的泉州地图。能保存下来很是不容易了。

《泉州府图说》完成于明万历三十年(年),距今年。整份史料包括了泉州府县、巡检司、卫所的29张图和26份图说。本书里记录了泉州府、晋江县、南安县、惠安县、同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7县,永宁卫、崇武所、中左千户所、福全所、高浦、金门5所,祥芝巡检司、石井巡检司、围头巡检司等7个巡检司,还有兵墩、烟墩、兵船抛泊地等。

《泉州府图说》中的山水画是手绘的,采用了青绿山水画的技法。这组古老的海防图详细记录了泉州府的理刑馆、布政司、粮馆、清军馆、察院、府学、广平仓、晋安驿、镇抚所、中所南所、永宁卫等详细的军事防卫部署,府县衙门机构、军事设施、海防部署、海防形势、海岸地形一目了然。

选图一:泉州府城图

图上,可以看到很多穿越了年,

但,今天我们还可以看见的历史遗迹,如:清净寺、开元寺、府学...

还有一些是我们仍可以在泉州城找到它的历史印记的地方如:清白泉、县学、城隍庙...

当我们拿着这张明朝的地图,带着珍贵的老照片,

穿行于年的泉州府城里,探寻着历史的痕迹的时候,

你或许会发现你好像穿越了,穿越了年,到了明朝万历年间的泉州。

好的,现在就开始我们的穿越之旅吧!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明代泉州古城的东边,映入眼帘有--东城门:仁风门,县学,染局,行春门,承天寺。在行春门与仁风门之间的道路即为今东街雏形。

仁风门,泉州古城的七大城门之一。今城基路与东街交汇处一带。

晋江县学,医院内。仅存遗址碑。在县学的附近,是明代的染局与清白源井。

时光跨越了年,染局已经不在了,但我们仍可以寻找到当时的印记所在:

在清白源的西边是泉州古城的唐代子城四城门之一的东城门:行春门。

老照片里的行春门与现时的东街十字路形成鲜明的对比,历史总叫人有些伤感。

顺着,行春门往南走,便是泉州的佛教三大丛林之一的承天寺了。

年前的承天寺会是什么样的呢?很难想象了,但至少老照片可以带给你些许的灵感。

现在我们要接着往南走了。跟好了!

你们看到了吗?泉州古城的三个城门:迎春门,德济门、通津门;

还有天妃宫,演武亭,清净寺,府学,兴泉道还有崇阳门。

迎春门,今天涂门街天桥的附近。下图为古代的涂门水关。

德济门。

上图是德济门遗址挖掘现场。德济门位于城南,距今多年,可惜的是年毁于大火。

在德济门的北面就是妈祖神庙--天妃宫了,天后是后来御赐进升的神格,虽现在都称之为天后宫,但老一辈都称呼天妃宫。

通津门,位于中山路的水门巷边。城门已经荡然无存,后人在遗迹处竖了碑,又在重建了城门上的关帝庙。

演武亭,就是观看操练、演习、比武的地方。

在今旧车站一带,是古代的南校场,

在它的旁边有一条巷子叫讲武巷。

旧物都已无处可寻,但地名的存在给了我们历史的佐证。

清净寺,距今一千多年了,伊斯兰教寺,位于涂门街中段。

看下图,有没有一种穿越到古代的感觉?

门口晒的是牛皮,因为伊斯兰教教徒吃牛肉,然后在以前,清净寺被作为宰牛场。

可以,下图中窥见,涂门街古代时候的模样。

清净寺的左边是府学了,府学也就是文庙。

崇阳门,唐泉州子城四城门之一的南城门,

横跨中山路,后来也是毁于火灾了,崇阳门又名丽正门,是清朝的时候给改的。

兴泉道:泉州就是属于兴泉道,道为明朝的一个行政级别,

位于今打锡街与九一路交汇的鲤城行政服务中心附近。

在仁风门跟迎春门的中间有个百源沧,其实就是今天的百源川池。

而弯曲的城墙是瓮城,小东门。

在小东门外是东塘,即今东湖公园了。

?

看上图我们先穿越到临漳门、义城门。泉州古代七城门其二,临漳门位于新门街尾,而义城门位于西街尾。两个城门都已经不存在,但是重建以及地名的存用,让人来到了那个地点,就有种我在城门下的感觉,不行你往下看。

?

三凤坊,今钟楼位置。为明嘉靖五年(年)丙戌科进士王慎中,八年己丑科进士梁怀仁、蔡可廉少年登第而立。万历尚存,后毁。

肃清门,唐子城的西城门,50年代开辟为西街菜市场,今为肃清门广场。

开元寺和东西塔,西街的标志。东西塔清晰可见,真想穿越到那时去,走在那时的西街,逛逛那时的开元寺。

一峰祠,城隍庙、广平仓。位于城北的位置,今医院附近。

一峰祠:状元罗伦,字一峰,被贬至泉州,在今泉州一中处,开堂讲学,后人为了纪念他,建了一峰祠与一峰书院。

城隍庙:泉州府的城隍庙,原是五代时期留从效的宅第,宋代初年,是“资寿寺”。明洪武二年,封“监察司民显佑伯”,三年改称为城隍。

广平仓:广平仓顾名思义,一个叫广平的仓库,而且是米仓。

好了,我们回到了城北,明代泉州府城的行政中心,这里布满了当时的重要行政机关。

它们自左往右分别是理刑馆、布政司、督粮馆、清军馆、察院、旧道、泉州卫、欧公祠、旗纛、河泊所、镇抚司、晋安驿、谯楼,肃清门、朝天门。

理刑馆:理刑官的住所,理刑官指掌理刑法之官,相当于今的公安局长,为府的下属单位。

布政司:即承宣布政使司,长官为布政使,官品从二品,掌管一省的田赋,户籍,民政。相当于今天的省长。

督粮馆:正道,又称司道官,在明代主要指地方布、按二司的副手——布政司参政、参议和按察司副使、佥事等职。其中,布政司参政、参议分守各道,及派管粮储、屯田、清军、驿传、水利、抚民等事。按察司副使、佥事,分道巡察,其兵备、提学、抚民、巡海、清军、驿传、水利、屯田、招练、监军,各专事置。

清军馆:有人说清军驿是清兵的驻扎地,不过明朝就有清军馆了,所以矛盾。

查资料得知,清军馆有可能是清点、管理军队的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

察院:即为督察院,在府城里设有监察御史,正七品。明代都察院不仅可以对审判机关进行监督,还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为最高监察机关。都察院在维护封建统治正常秩序和保障封建国家机器平稳运转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泉州卫:当时的闽南海防机构之一,管理泉州府范围内的海防力量。今天中山公园的位置。

欧公祠:在泉州城内偏北的府城隍庙后面,有一座“欧阳四门祠”,祠的中堂,叫做“不二祠”,并塑有欧阳詹的泥像。

旗纛:qídào旗纛 (纛dào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的饰物。)。明代旗纛祭礼可以分为师行而祭和日常旗纛庙祭两种形式。师行而祭主要指征战出兵前的祭祀。按照出兵的规模,师行旗纛祭祀仪式分为两种情况:皇帝亲征和遣将出征。皇帝亲征需亲祭旗纛诸神,若皇帝派遣大将出征则派遣官员致祭旗纛即可。

河泊所:“(晋江县)河泊所,(明)洪武十四年(年),置于城南门外。(明)嘉靖(—年)间,移置城内。”掌收鱼税的官署。明代广为设置,洪武十五年,全国有河泊所二百五十二处。清代只在广东设河泊所官二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一回:“原来这河泊所是广东独有的官,虽是个从九、未入,他那进款可了不得。”

镇抚司:医院的大门对面,通泉州六中。

晋安驿:晋安驿,位于泉州城肃清门内驿内巷。原为宋·贡院地,元·至正十七年(年)改为清源站,明·洪武九年(年)改为晋安驿,并设递运所于其东,以驿兼领。天启(—年)间迁城外。后废。

谯楼:是指古代城门上建造的用以高望的楼。词语概念引证解释指城门上的瞭望楼。

威远楼座落位于泉州市区北端,在宋郡衙、清提督衙前。关于威远楼始建年代众说不一,民间相传五代王审知建立闽国后,就开始在泉州州治前建双阙(瞭望防卫楼),下垒石如城,或许就是威远楼最早的雏形。那时,威远楼是泉州城的城标,不少国外航海旅行家的游记有它的记载。

肃清门:唐子城四城门之西门。

朝天门:泉州古城七大城门之一的北门。位于今北门街北端。

穿越到明朝,到此结束,下期穿越到清末的泉州。

记得







































北京中科白颠疯
北京白癫风医院在那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mj/387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