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传统文化也是国画的沃土江松的重彩
-人物名片-
江松,一九四六年生于福建省琅岐岛,自幼随父工作移居泉州。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画院特聘画师、福建省人大画室特聘画师、福建省政协画室特聘画师、泉州市创意产业协会专家会员,华侨大学美术系原副主任、副教授。擅长中国画,其作品多次入选、获奖于全国中国画专业画展,并为国内外大学、单位和私人收藏。《江苏画刊》、香港《收藏天地》、《美术大观》等作过专题报道。出版有《江松画集》。
年3月,福建省代表团在香港会展中心向香港福建社团联会赠送了高1.8米、宽3米的巨幅国画《春满八闽》,引起各界广泛,这幅作品就是江松的重彩山水画力作。
《松声和雨听》
汲取泉州文化特质主攻重彩山水
中国画有花鸟、人物和山水三大画种,江松选择重彩山水进行创作,与泉州特殊的文化特质息息相关。长期研究探索中国山水画的江松,形成自己独特的重彩山水画风格,成为福建画坛领军人物。泉州是一个海洋文化城市,海洋文化就是比较粗犷的,这种文化特质使这里的画风注定不是文雅的那一路。刚开始创作山水画时,江松就一直在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绘画道路,经过不断探索才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我认为以重彩谋求中国画的创新应是可行的,因为一方面我们已经很难超越古人,另一方面重彩更符合当代审美。”江松说,“我们现在需要一个多彩的世界。”这里的写意是一个文化观念的意义,它不受制于具体笔墨技能层面的束缚,这样才能有更大的探索空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画家个人风格特色的形成决不是一朝一夕突发奇想而成就的,也不是为了个性而个性的。江松山水画个人风格语言的成就和他长期致力于传统山水画的学习,刻苦的钻研分不开的。其作品多次入选、获奖于全国中国画专业画展。年,《丰碑》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年《甘蔗林》入选全国首届山水画展;年,《月满大山》入选全国画院双联展首届中国画展;年,《宋人诗意图》入选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年,《零点班》入选第二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三更灯火》
独特的创作风格
个人风格对一个画家而言十分重要,它是画家艺术上成熟的标志,每个画家只有在创作中展示各自独特的绘画风格,才能适应当今社会欣赏者多样化的审美需求。清代画家郑板桥说过:“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画家门户终须立,不学元章与补之”强调的就是画家要有个人风格,要自立门户。福建师大美术学院院长檀东铿在评价江松的画作时表示,江松教授从事山水画创作已数十年,成就卓著,其山水画的最大成功就在于个人风格鲜明,笔简气壮。
江松山水画作,成绩斐然,可谓风格鲜明,独树一帜。细观江松山水,不难发现,他的巧妙取景,擅长以小见大,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将山川河流娓娓道来,或悬崖断壁,或山峦起伏,气势浩荡,浑然天成。
笔简气壮是江松绘画风格的最大特点,他多以重墨大笔勾皴点染,笔中方折可见,笔墨简约、质朴,颇具阳刚之美。他大胆引进西方块面的构成原理,使山峰结构嶙峋而雄奇,意境悠远而雄浑,给人不落熟套之感,同时也赢得了业界同行和山水画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有客共饮田舍酒》
中西传统结合的风格受到画界瞩目
江松认为,当今中国画主要有三个发展方向:一是极大地保存中国画的传统,以笔墨水韵见长。这种画风在江浙一带有深厚的积淀,又吻合江南的人文环境;二是走中西传统结合的路子,既吸收西方深厚的色彩应用能力,又以中国画的随类赋彩改变其色彩关系,从而使画面仍以传统中国画的人文情怀为主线;三是吸收现代绘画观念,走现代水墨的路子。
中国画在唐代的时候色彩也很重,但到元明清开始就不重视色彩,认为色彩是很世俗的东西,文人画主要研究在笔墨。“水墨画一开始就决定了最终的效果,你不可能随便画。就像人生一样,每一步都有档案,要小心翼翼地进行创作。”江松说,“重彩山水打破了这种局限,自己也因此获得了艺术创作的自由。比如有个地方画得不合适,我要重新调整它,就可以用重色盖上去,重新建立新的形象。”
江松选择的中西传统相结合的写意重彩山水画,近年来越来越受画界瞩目。他的山水画以其独特的简约雄浑、意境幽深、气势豪壮的笔墨章法语言向人们展示了崭新的风貌,赢得了同行和山水画爱好者的青睐。
江松山水画的个人风格是通过他独特的山水画语言展现的。首先在取景上,象画史上的“马一角”,“夏半边”一样,他的山水画喜画边角之景,以小见大。或悬崖断壁,或山峰峦顶,虽然只是大山的一部分,却愈显山形之气势,蒼松之阴蘙,峰峦之突兀;其次,在笔墨上,江松的山水画不象我们所习见的山水画,细笔勾皴点染,画得轻淡柔和,而是多用重墨大笔勾皴点染,且笔中见方折,因而笔墨简约、率真、质朴,颇具阳刚之美;再次,在山石结构上,江松的山水画在传统山水画石分三面,大小相间的基础上大胆地引进了西方块面的构成原理,使其山水的山石峦峰结构显得嶙峋雄奇,给人不同凡响,不落熟套之感。
《华枝春满》
期盼国画在泉州受到进一步重视
“泉州自然景观优美,人文积淀深厚,也是中国画的沃土。”江松说。但他认为中国画现在在泉州还比较薄弱,还缺乏重量级的领军人物。
江松退休后,免去了学校的行政教学工作,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创作,也有空暇与友人共游山东、江苏、甘肃、安徽等中国画市场较为活跃的地方。他说:“几年下来,最大的感受是收藏家不再仅仅追逐画家的身份,而是更多地重视作品的质量。同时,通俗的平凡的作品不被看好,个性的专业的作品为人们所,二者之间的价值开始拉开了距离。”
江松认为,现在泉州的旗帜性人物是蔡国强,他搞现代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泉州搞现代艺术的人;另一个旗帜性人物就是郭宁,他擅水彩和油画,又带动一帮年轻人搞水彩和油画。因为有这两面旗帜,中国画在这里受到的重视会较薄弱一些。他说:“其实泉州是个很有文化传统的地方,不应当厚此薄彼。年轻人学习国画,除了传统的临摹、写生和创作外,最好有机会到外面比如中国美术学院进行学习交流,到中国画的核心地带去感受一下,更容易成长起来。”
▼长按下方,识别,我们!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治白癜风长沙哪家医院好白癜风的病因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mj/2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