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那些你想忘不能忘,但却意义深远的习俗

“啊你筷子不能插碗里”

“七月半晚上就要乖乖呆家里”

......

这是从小听到大的长辈告诫

生在泉州的你早已烂熟于心

泉州的习俗文化之所以能长存

已离不开习俗背后的故事、意义

宗教习俗1.1祭神明

年兜:泉州人的除夕,这一年里最大的节日。妇女们在这之前都要准备好一大堆炸物,炸鱼炸排骨咋鱼头等等还有甜粿肉丸紫菜丸和其他闽南传统小吃,这些统称为“果合”。零点一到,四处爆竹声烟花响成一片,即在家中厅堂设案,摆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点烛,恭拜“天公”。

各种炸物

天公生:正月初九泉州人都会早起拜天公。这一天大家都会在凌晨十一点多开始准备拜天公。

众人生:闽南风俗农历十二月廿五“众人生”这天不能讨债。当天早上家家户户会煮面线以示全家人长长久久平平安安。

普渡:是泉州沿海地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在这个月要普渡孤魂野鬼。泉州人把七月的普渡称“正普”,从七月初一起,各铺境乡村轮流普渡,泉州规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狮的“龟湖大普”,即把龟湖的13个村落分属12个生肖(其中后安和仑后合属猴),12年各轮流普渡一次,互相宴请。每年普渡,都有铺张浪费的风气,因此政府极力倡导从俭而行。

进香:在泉州,每年都会有各地自己组织的“进香团”到南海、普陀等朝佛圣地进香。

寺庙进香

宗教习俗1.2祭祖先

宗族观念:在泉州,各大家族在旧时经过长时间发展和繁衍,家族之间为了团结宗族而设立的“祖祠”在泉州屡见不鲜。这是泉州人为了弘扬祖辈的智慧、增强族人凝聚力的一种建筑表现。

进主:泉州人特有的“祖祠”即闽南语的“公妈厅”进行重建或乔迁时的一种仪式。丛间修缮完成后全组人乃至海外华侨都会回乡祭拜、吃桌。

做祭:在亲人去世的那天进行祭祀,在家里和祖祠进行祭拜后全家一起吃饭表示挂念。

献纸:泉州清明节会在先人的坟墓上贴五颜六色的纸莲花与纸币,俗称“献纸”。

风土人情2.1婚寿喜庆

出嫁:旧时泉州迎娶都在白天,但新娘须头蒙乌巾,并要有一对轿前灯,这当是沿古礼黑夜亲迎之遗迹。新娘出嫁是大喜事,反而要“哭嫁”,以示悲伤。在泉州新娘嫁入夫家时,到家门槛要慢步跨过火炉,踏上瓦片,进入洞房。据说遮米筛和踏瓦片是为辟邪,至于跨火炉,人们认为可以利用火神的威灵,将新娘在其家里和沿途所招惹的邪气烧尽。在泉州,嫁妆数额的巨大经常成为热门的社会性话题。

满月:新生儿满月时,家里会请当地有经验的理发师给小孩剃发,剃发时清洗头发的水要用鸡蛋煮过的水和姜片。

度晬:婴儿周岁。在泉州,婴儿周岁都会摆酒席、敬神祭祖。在宴席上,还会让婴儿进行“抓周”,“抓周”时会在地上铺草席,在草席周围拜访各种带有寓意的物件,如算盘、称、笔、龟饼、等,婴儿抓到哪个就预示着他往后的“头路(工作)”是什么。新生儿出生后,如是男性则会送街坊邻里“姜饭”告知家里添丁。

抓周

做十六岁:在泉州成年礼是十六岁,庆祝成年礼统称为“做十六岁”。男生成年为“舞象”,女生为“及笄礼”。这一天家里要备办“三牲”、寿面最后一次答谢床母、檐口妈和夫人妈诸神的庇佑之恩,以糕、粿、粽、面线等物分送亲友邻居,并设宴招待,外婆家要赠送金饰等祝福外孙成年。

寿礼:在泉州长辈寿礼当天忌用筷子夹断面线。

普通生日:家人会一大早煮面线,在碗里放两颗煮鸡蛋。这两颗鸡蛋并不是普通的水煮蛋,而是要在寿星食用前先放在神明面前祭拜后方可开吃,是保佑寿星的意思。

风土人情2.2丧礼文化

丧礼:旧时泉州丧葬仪礼隆重侈靡,民间竟以此为自豪,“要吃要穿在苏杭二州,要死要葬在福建泉州”的俗谚世代流传。重死甚于重生,反映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心态呢?可以说,葬礼是人们对死者身份、地位的确认。在宗法社会里,出殡仪式也是死者家族势力的一次大检阅,它反映了送葬者的人生观,旁观者也会对出殡仪式“闹热”与否发表一番评论。这是一种陋习,现在泉州市区已鲜有人这么大操大办。

送巾:泉州话“巾”和“根”同音,俗话有“送巾现断根”之说,丧事完毕后都要送手巾给吊丧者,用意在于让吊丧者与死者“断绝”往来。因此如平时赠人手巾,也是要令人不禁想起不吉利的丧事或断交之意。

泉州人与各种节日3

除夕:除夕晚上,长辈们会准备火堆,抱着小朋友跳火群。

元宵节:在泉州惠安小孩子会提灯笼到家宅四处转转嘴里念叨着“赚大钱,起大厝”等图吉利的话语,这一天泉州大街小巷总是热闹非凡夹杂着欢声笑语。

清明节:清明节除了普遍的扫墓外,泉州人会包润饼。据说是古时候寒食节遗留的风俗。

润饼

端午节:端午节泉州人吃肉粽,不仅吃粽子,泉州人在端午还会“煎堆补天”,端午节之前,泉州一带常常阴雨绵绵,人们盼晴心切,仿效女蜗氏炼石补天的做法,于是有了“煎堆补天”的民俗。

七夕:也称“七娘妈”生日,在这天泉州每家都会烧七个带座位的轿子,因为祭拜对象不是织女而是七仙女的小七。

中秋:泉州人把月亮称为“月亮妈”,在中秋之夜会到屋顶摆桌陈列贡品、焚香祈福。乡下的孩子们会到处拾砖头瓦片,在旷野中叠成一个圆形“塔仔”。为了烧塔仔,孩子们事先成群结队到各处捡来干柴禾,装满塔内,在塔中燃烧,烧得越旺越有彩气。

尾牙:闽南一般商家、渔民及海陆运输者,在农历每月的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敬奉土地公。每到年末“尾牙”老板会请员工、海员聚餐犒劳他们。妇女会在家里“做牙”祭拜期盼来年生意越加兴隆。传闻,在席间会上一道以鸡为主的菜肴,当菜肴指向谁,意味着这个人已被解雇。

泉州人的生意习俗4

渔业人家:凡是从事渔业相关的家庭,吃鱼不能给鱼翻身,鱼翻身意味着海路不顺,是大忌。

商铺禁忌:开店铺的柜台都朝着大门,因为伙计不能朝里坐,朝里坐意味着生意不顺,无事可做,也是做顾客的一种不礼貌。

商贩、生意人:不能说“了”,在闽南语中“了钱”是赔本的意思。

门店生意:泉州无论哪家店面,第一桩生意不管赔本与否,都要完成交易,忌赊账。这样被看成是“头彩”能够讨个好彩头,商家认为此举决定了今后营业的多寡。

民俗活动5

猜灯谜:每逢元宵节,泉州的花灯展知名度高而灯谜也是老少参与度较高的一种活动,凭借脑力想象力获胜。

攻炮城:泉州人在一些特定节日里的娱乐项目。在一座用竹竿搭建起的十米多高的“小城”内放一串大鞭炮,参与者按顺序每人点燃一串小鞭炮奋力往“小城”扔。“小城”内的大鞭炮被点燃则参与者获得大奖,反正则是尝试失败。这项活动获胜者甚少。

抓鸭子:泉州人端午节的庆祝项目之一。渔船的前端放置一根铁管,铁管末梢有一只大肥鸭,参与者要在铁管“独木桥”上走过抓到末梢的鸭子,获胜者能将鸭子带回家。但许多参赛者常常还没走到铁管末梢就失去平衡掉海里了。

抓鸭

泼水节:泉州特有的“海上泼水节”,清政府在石狮蚶江设立了蚶江海防官署,蚶江开始了与台湾鹿港的商贸对渡。在泉州泼水节就属蚶江最为人声鼎沸,汉江泼水节还有闽台对渡龙舟比赛等两岸友好活动。

赛龙舟:泉州端午节除了泼水、抓鸭子还会赛龙舟,无论是泉州市区笋江的江上赛龙舟或者石狮沿海的海上赛龙舟都热闹非凡。

饮食风俗6

糜:泉州人好食大米,早晚吃稀饭中午吃干饭,有些重要节日则会吃面线、大面。在春节时,泉州人不吃稀饭,因为新年第一天吃稀饭代表这一年会容易受雨淋、感冒生病。

打边炉:泉州人在过年都会全家大小聚在一起吃打边炉,也就是火锅。

甜粿:每到年底家家户户都要做的一种泉州小吃,据说是旧事穷苦出海必备的干粮。

甜粿

清蒸:泉州沿海,凡是新鲜的海产品都喜好用清蒸的烹饪手法,用最简单的方式将食材最鲜美原始的味道激发出来。

小方面禁忌end

忌用红笔写字:旧时死囚临刑,照例于背上插一斩牌,这斩牌上的死囚名字,便是用朱(红)笔写成,因此泉州人很忌讳用红笔写字。

忌“误碎杯盘”:在泉州的婚喜寿庆上,吃饭时接触餐具都会格外小心,因为碗、碟都是圆的,代表团圆、和睦的意思,因此忌讳喜庆日子里弄破碗碟。

酒席

忌春节讨债:腊月廿五,据说如这天被人讨债,会终年无“财气”,双方也会因此结怨。因而债权人多在除夕前几天内和债务人了结债务,一般不会在这天“入门攻家”催迫。

避冲:泉州乃知名侨乡,每当华侨出洋数年后回家,不能立即见双亲、内人,应由其他亲信给华侨食用甜汤后才能与双亲见面。

敏感数字:在泉州,“4”是很忌讳的一个数字,因为“4”的发音不吉利,因此许多人选择住宅楼层等其他有关数字方面,都会避免与“4”有关联。而且买楼也不会选择18楼,因为会联想到“18层地狱”。

忌目无尊长:很多泉州人小时候都会听长辈教诲:“遇到长辈、亲戚要打招呼、问吃饭没”。在酒席上,如与年长者同桌,要等年长者先动筷子而后晚辈才能动筷。

茶满欺客:家里来客,斟茶不能斟满,杯满水烫不便于握杯啜饮。让客人不好端,溢出了酒水茶水,不但浪费,也总会烫着客人的手或撤泼到衣服上,令人尴尬。因此,斟茶以七八分为宜,太多或太少都会被认为不识礼数。

——

很多人认为风俗习惯信则有不信则无

但往往一个地方的风俗包含了种种

当地人长期以来孜孜不倦

的对生活的追求、信仰

对于我们泉州的风俗习惯

希望多数人能够摈弃陋习,传承美好

互动话题

你还知道哪些泉州传统风俗习惯?

她是“皇宫式”的建筑,而她却是整个建筑的灵魂!

关于泉州的20个问题,假装自己很泉州

泉城往事原创手机壳上线(预售优惠中)

???

???泉城往事商城首页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方法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mj/195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