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方言常见熟语
朗朗上口
泉州熟语
俗谚,指民间流传的、有较固定句型的、通俗浅显的格言式短语。它点破事实真谛,或者刻划行为、状态的形象,浅显易懂,形象洗炼。熟语,又称俚语,指在大众中广为流传的常用固定短语。
有些俗谚形象生动、风趣诙谐,也可归入“五色话”——歇后语范畴。有些歇后语与俗谚有交叉,大体是歇后语用久了,深入人心了,后半截子话不再那么重要,而俏皮的性质仍在,就转为俗谚。
泉州方言中有非常大量的俗谚、熟语,来源于民间口语,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的特色。
熟语
[you-gan-mia﹨]
先苦后甜。
[tao-lu-di﹨]
遇事顺利。
[da-cui-dao-]
夸夸其谈。
[qia-dua-qi-]
请客时即辞客,不真诚。
[tao-jia-bo﹨]
背着人偷偷摸摸地做。
[mo-tao-xin-]
健忘。
[yi-lia-yi-]
肝胆,用指感情深,如“一粒一的好兄弟”。
[cu-pai-po-]
使坏。
[pai-ti﹨tao-]
事情难做或此人难对付。
[san-ba-ki﹨]
形容女人举止不当。
[zui-lao-pua-bo﹨]
形容一个人说话又多又烂,或做事又慢又烂。
[wu-qi-mo-be﹨]
不三不四之意。
[leng-to-qin-gu﹨]
看人软弱好欺负就越来越欺负他。
[kang-cui-bo-ji-]
“哺”[boˉ]:嚼。形容人有口无心,空话连篇。
[qi-to-be﹨to-]
胡说八道。
[kan-xia-bei-diao﹨]
说话慢条斯理、打官腔。
[mo-pi﹨mo-ma﹨]
糊涂,不精明。
[bia-cui-xio-go-]
播弄是非。
[qia-jia-gao-kun﹨]
不务正业,胡乱打发日子。
[ho-li-bian-tian-]
形容女人花里胡哨。
[dao-ka-lao-hi﹨]
“斗脚”:凑合。“老戏”:梨园戏的成人班。过去的戏班大多为草台班,平时无事时大家各自务农,要演出时才临时凑齐角色。此语喻“临时凑合”。
“枵”(go-)
饥饿。“曲”(kia-):曲子。饥饿时还可以吹箫,但唱曲子(南音)要在吃饱后才有力气,因南音一句要拉得很长。
早时泉州人消遣时的三件事,就是练武术(指南少林拳)、喝酒、唱曲子(南音)。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mj/1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