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公共文化中心夜景照明设计
泉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位于泉州市东海组团,是市级行政中心轴线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泉州城市形象的塑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筑师提出“花都”的设计理念,整体设计以中央露天广场为核心,四大建筑形成主花瓣,地下商业、下沉广场作为次花瓣,形成具有向心性复式花瓣平面体系。四大文化建筑分别代表了“未来(科技与规划馆)、文化(工人文化宫)、音乐(大剧院)和知识(图书馆)”,建筑形象上和谐统一的同时也各有千秋。建筑多功能的“汇聚”意味着泉州多元文化并存、开放的地域特色,建筑形态的“绽放”寓意着对泉州城市特有文化的坚守及生命力的延续。
城市规划馆工人文化宫
大剧院图书馆照明设计以“泉州月夜,刺桐花开”作为设计概念,重点突出四栋建筑的幕墙照明及中心广场雕塑的互动照明,以达到“建筑照明一体化”。四栋建筑的设计难点是如何用光展现不同的幕墙表皮特色,来塑造文化建筑的场所精神。四栋建筑的幕墙均是双层幕墙做法,通过照明设计方法、照明灯具选择、灯具安装位置基于不同幕墙的元素母体和形态体现,恰当呈现每栋幕墙在夜间的不同特色。大剧院幕墙表皮采用减法形态切割,使表皮呈现弧形律动的空缺形态,照明灯具类型采用线型投光灯,装于孔洞内侧,照亮弧形形态开口上方,远观给人音乐律动的观感。
工人文化宫幕墙表皮用菱形形态的组合呼应中国特有元素“灯笼”表皮,采用小功率线型投光灯洗亮每个菱形形态。
泉州图书馆幕墙以“”作为设计母题形态,将世界地图、文字“描绘”在铝板表皮上,连接内外侧铝板表皮的构件上放置小功率线型投光灯对“”字单元进行有序洗亮,打造富有人文特色的图书馆立面。
城市规划展览馆用大小不一的方孔进行组合以传达泉州特有的城市肌理,照明采用大功率线型投光灯洗亮双层幕墙内表面,反射光线透过大小不一的方孔,向市民传达特殊的泉州城市意象。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mj/10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