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分享闽南泉州饮食文化风味名吃
古田净土苑
闽南泉州饮食文化各地饮食文化,因人文、地理、环境、文化、等等,有着各自的特点与特产,所以在饮食的结构、食物的种类、习俗的繁简等方面存在千差万别。在家庭食俗中所品尝过的合口味食品,经过进一步的提炼和优选,就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佳肴小吃,被视为饮食民俗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自然环境的不同,是风味名吃形成的主要外因。泉州地处山海之会,食料种类丰富,既有山珍,又有海味,自古以来,泉州人即以“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为摄食原则,在长期的饮食实践中,创造出不少名闻全国的风味名吃。
晋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故讲泉州饮食民俗文化当以晋江为例。“稽晋邑负山面海,稻谷而外,海错较多,鱼盐蜃蛤之利,不让青、齐。其价又平易而鲜高昂,数十钱买之,以充泡厨,以待宾客,备物致用,胜于肉食。”因此重海味成了晋江名吃的一大特色。
润饼是闽南地区及台湾地区的一种地方风味小吃,主要原料有春笋丝、胡萝卜丝、高丽菜(卷心菜、包菜)丝、韭黄、绿豆芽、香菇、酥海苔、猪肉腿、虾仁、蛋皮丝等,食用时,用薄如蝉翼的熟面皮把各种菜肴制成的馅料包卷成枕头状,然后根据个人嗜好蘸各种酱料。其特点:嫩脆甜润,醇香多味。亦可将包好的润饼经油炸酥,俗称“春卷”,别有一番风味。由于包润饼的过程一般由家庭成员一起完成因此特别有利于亲情及民俗的交流。但这一习俗,在全国流传不广泛。
泉州特色小吃有哪些:
特色主食:泉州炒饭、面线糊、鸭仔粥,卤面,深沪壶仔饭,牛肉羹、肉粽、(烧肉棕)豆粽,甜粽,马枷梗、衙口花生、芋圆,深沪鱼丸、安海土笋冻、东石海沥煎(蚝仔煎)
咸饭,萝卜饭,芥菜饭,,花菜饭,卤肉饭,芋仔饭,鱼仔粥,湖头米粉,豆签,浮果,粉团,番薯粉粿条,澳茄粿,酸菜鸡丝面。
衙口芋圆,先选取上好芋头去皮刨成丝,加地瓜粉和成泥状,取适量于小盘中,包上调好的肉馅,搓成圆球状再蒸即成皮Q馅正的芋圆了。
遥想当年芋圆只有一种吃法:在碗中剪开的芋圆中加些熬好的大骨汤;后来也有了干吃法,就是芋圆上洒些花生末、加上甜辣酱等佐料,再淋点香油。不同吃法各具特色。
特色汤类:
贡丸,鱼丸(深沪水丸),元宵丸,永春白鸭汤,黑豆龙骨汤,苦菜大肠汤,马鲛羹,墨鱼梗,香菇豆猪舌汤,灌肠仔汤,石狮牛肉羹,藕段排骨汤,萝卜排骨汤,玉米排骨汤,水豆腐汤,七彩干贝汤,肉燕汤,猪血汤。
特色包子:
水晶包,肉夹包,东方包,菜包,水煎包。
特色素菜:
安溪水瓮菜,嫩饼菜,窖菜,德化淮山,凉拌苦瓜,辣油笋菜,蒜泥茄子,香油拌海带。
特色荤菜:
洪濑鸡爪,崇武鱼卷,西街田螺,姜母鸭,鳗鱼干炖猪脚,焖猪肘,牛排(有别于西餐牛排),水门巷炖羊肉,猪血小肠,蚝(东石蚝)(浔埔蚝),清蒸金枪鱼,文蛤蒸蛋,酱香花蛤,蒸油蛤,炒泥蚶,蒸苦螺,炒竹蛏,炒大头螺,沙鱼冻,芥菜炒虾皮,十香全鸭,香芋焖鸭。
特色甜品:
石花膏,茜草粿(仙草密),桔红糕,绿豆饼,粕丸,麻糍(麻吉),榜舍龟,碗糕,发果,花生甜汤,米果仔,豆沙饼,石狮塘头甜粿,石狮芋圆,芋饼,芋蓉(芋泥),土笋冻,柿饼,菜头酸,糖醋莲藕片,贡糖,椰子饼,雪拉膏,四果汤。
特色煎炸品:
煎菜果(萝卜糕),煎果,蚝嗲,五香瘦肉粕,鸡卷,春卷,醋肉,鲨鱼炸,鳗鱼炸,蚝仔煎(海蛎煎),紫菜煎,糍(糍粑、糯米糍),满煎糕,薄皮油条。
其他特色食品:
永春白粬,布包豆干,九重粿,鱿鱼干,蛏干,小干贝,卤猪舌,海蜇皮,桂花蟹。
配料及酒水:
永春老醋、甜酒,红米酒,惠泉啤酒。
特产茶叶:
铁观音,水仙茶。
特产蔬菜:
菠薐菜(菠菜),番薯(地瓜)。
特产水果:
余柑,芒果,荔枝,龙眼,槟榔,蜜桔(安溪蜜桔、永春金橘糖),永春芦柑。
佛印摘录
---莲花山编辑部
晋江梅洋寺下院莲花山净土苑是集念佛、养老、临终关怀、慈善、环保、放生为一体的净土道场。奉行佛教慈悲喜舍修行理念,专修净土法门,以弘扬净土法门为使命。
联系方式
联系(传明法师)
03(发红包)
银行账号:
开户行:农业银行晋江磁灶支行
开户名:吴正雄(传明法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ly/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