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的这起爆炸案,嫌疑人在泉州被抓

全国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910787.html

一份尘封了23年的案件卷宗

如今再次开启

办案民警的脸上有了一丝安慰

23年前

一场爆炸让工友小王(化名)

终身残疾

而犯罪嫌疑人却逃匿无踪

此案成为了

积压在集美公安民警心头

一方巨石,23年难以释怀

而今,终于可以

给自己和受害人一个答复

01

案发

年5月27日凌晨3时许,巨大的爆炸声将海沧新垵村石子场的人们惊醒。在石子场的一所工棚内,一枚点燃导火索的炸药在工友小王的床上爆炸了。工棚内休息的四个工友均不同程度受伤。距离爆炸点最近的小王受伤最重,双足多处损伤,小腿高位截肢。当时,海沧还没有成立公安分局,海沧地区归杏林分局管辖,该案便一直由集美警方负责侦办。警方接到报警后迅速展开调查,在爆炸废墟中找到一张破损的银行汇款单,汇款单上模糊地看到汇款人“杨某三”三个字。民警以此为突破口,经过多方取证,迅速锁定嫌疑人杨某,并立即展开全面追捕。但受限于当时的侦查条件,民警始终未能发现嫌疑人的踪迹。

案发后

杨某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销声匿迹

……

02

抓捕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部门调整、人员变动,办案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但集美警方却始终没有放弃,这起积案就像一根针一样扎在办案民警的心里。

终于,案件迎来的转机

……

近年来,随着侦查技术的不断发展

“大海捞针”已不再是难题

“法网恢恢”也绝不是口号

经过多年的研判,在泉州市某工业区一带,警方发现了疑似23年前爆炸案逃犯的踪迹。办案民警马不停蹄地赶往泉州某工业区调查取证,经过连续多日深入摸排,基本确定在某工厂打工的“老杨”就是制造爆炸案的嫌疑人杨某。民警迅速组织警力进行抓捕。

10月14日晚18时许,警方将杨某抓获归案。

03

审讯

杨某到案后装傻充愣,对民警的讯问矢口否认。为将逃匿23年的疑犯绳之于法,办案民警不眠不休,与嫌疑人斗智斗勇。终于,在民警不断抛出的证据面前,杨某的心理防线被攻破了,承认了其为报复作案,于年在海沧区新垵石子场实施爆炸的犯罪事实。

案件原委

年春,21岁的杨某从重庆老家过来厦门务工,在海沧区新垵石子场工作,其间与同在石子场工作的工友小王发生矛盾,并计划对小王实施报复。一天夜里,杨某偷偷找来石子场用于山体爆破的炸药,趁小王熟睡之机,将炸药丢进了小王休息的工棚内。案发后,杨某连夜乘船逃离厦门,隐姓埋名,过起了“亡命天涯”的生活。

他曾逃回四川老家一段时间,之后又辗转多个地方躲藏。20多年来,他基本都在山里以帮人养牛、养蜜蜂为生。

时过境迁,杨某已从当年20多岁的小伙子变成了40多岁的中年大叔。可能事情过去二十几年,他自觉此事已经沧海桑田,无人问津,杨某慢慢也放下警惕心,开始使用自己的身份证。却不曾想,民警最终还是找到了他。通过对他的身份进行深入地研判,分析他的生活轨迹,就锁定他在泉州一带生活。

办案民警马不停蹄地赶往泉州某工业区调查取证,经过连续多日深入摸排,基本确定在某工厂打工的“老杨”就是制造爆炸案的嫌疑人杨某。民警迅速组织警力进行抓捕。

目前,嫌疑人杨某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23年积案终于迎来了大结局

警方用信念和行动

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和社会正义

来源:厦门公安、海峡导报、特区新闻广场编辑:胖丁

往期推荐

深融合、新超越!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年媒体资源推介会举行

十二分钟视频,福建广电融媒体资讯中心让你感受融合的震撼力量!

因造谣!厦门一男子被拘

明年起,福建这些人可以多领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ly/680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