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习俗神通广大的闽南床母神,你是否
闽南拜床母所用的铜钱
睡梦中的婴儿若嘴角上扬地甜笑,闽南人会告诉你,那是床母在和孩子嬉戏;呱呱坠地的婴儿,若身上有些或青或红的胎记,闽南人认为,那是床母怕错认小baby而在他们身上打下的记号……
在闽南人的信仰里,这位从不露脸却神通广大的床母,便是孩子们最勤勤恳恳的保姆兼保护神。打从小婴儿的阶段开始,她便默默照料成长中的孩子们。之后是漫长的十六年,一直到父母为床母准备最后一场“答谢”宴席后,她的职责才算彻底完成。
管新婚夫妇生孩子
床神信仰在中国的文化里由来已久。传说床神分男女——床公喜茶、床母好酒,两公婆一起坐镇床头照管婴孩的一切事宜。不过床帏到底是私密之所,有位男士在一旁总叫人不那么舒服。于是,脸皮薄的闽南人对床神信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只留下一位床母,而将床公悄悄略去了。
自打小夫妻结婚起,床母便开始尽心竭力地为新人的后代努力了。如今在闽南人的婚俗里,还完整地保留着新婚夫妇祭拜床母这一项内容,只是在细节上有些许不同。以泉州永春为例,新妇头一次回娘家,妈妈必须准备好“床母钱”及一些祭拜时用到的食材,让女儿以红布袋打包带回婆家。
这“床母钱”其实是两枚铜钱,用红色丝线串在一起。它担任的是和“卜杯”一样的功能,通过正反两面代表神的旨意。日常不用时,只消将它系在床头即可。新妇从娘家带回食材后,婆婆便需要将它们加工成饭菜,之后在床上摆开一角,开始诚心诚意地祭拜。
自这一次祭拜后,新婚夫妇与婚床上的床母便有了约定:床母保佑新娘早日怀上宝宝,小夫妻则在重大节日为床母准备一些饮食。这些重大节日包括端午、冬至、过年,以及之后新生儿的十四朝、满月等。至于食材则没有特别的讲究,即便是粗茶淡饭也无不可。
当然,遵照中国民间将七夕当做床母生日的习俗,闽南人家在七月初七这天,也要为床母准备一场庆祝生日的小型饭局。
还管小孩子健康成长
待胖娃娃呱呱坠地,床母的职责从这一刻开始转变——她的工作重心,已全然转移到小婴儿的身上来了。
在医药手段有限的过去,小婴儿若有个头疼脑热,总能叫家长们鸡飞狗跳。为防范于未然,家长多愿意向床母寻求帮助。于是床母的第一份职责,便是用自己温柔的看护,尽力帮助小朋友远离病痛的侵扰。
和其他神仙有塑像或画像不同,闽南人几乎很少人知道床母长啥模样。她们在祭拜床母时,也只是在床上摆好碗筷,对着虚空祝祷一番。尽管从不露面,但闽南人还是能从婴儿的表情和反应里,找到床母细心呵护自家孩子的痕迹。
如果婴儿身上正好有个胎记,闽南人认为那是床母为避免错认婴儿,在宝宝身上打下的记号。只不过这印记有时不巧打到脸上去了,父母们也只能遗憾地照单全收,他们终究没有途径去和床母反馈她的一时失手。
倘若婴儿夜间睡不踏实,民间认为拜床母也有奇效。最有趣的还属婴儿的表情——若他们在睡梦中发笑,闽南人相信,那是慈爱的床母正在逗弄婴儿。或许在这场酣梦里,床母也开始严肃地教导给孩子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否则这爱游戏的娃娃为何偶尔蹙起了双眉?
从科学角度讲,婴儿的反应都有对应的解释。不过在有太多未知的过去,床母的存在,不也正是温柔和慈爱的“安慰剂”吗?
蓬壶小镇致力于传播在地文化和推广乡土特产。“熟悉而淡去的味道,热望却远离的人情。我们逝去的,在那些乡镇角落依然有迹可循。”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ly/6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