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夏丝路行探访泉州旅游经济发展泉
探访泉州旅游经济发展
8月2日下午,队员们长途跋涉来到了位于泉州市惠安县的崇武镇政府,旅游与经济开发处的郭主任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崇武地处半岛,与台湾隔海相望。全镇面积19.6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大,海岸线较长。它是国务院最早批准的福建四个台轮停靠点和对台贸易点之一,素有“石雕之乡”、“建筑之乡”、“渔业强镇”、“旅游名镇”、“天然影棚”之美称,渔业、石雕石材业、旅游业是崇武镇三大支柱产业。
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亿元,是全国重点镇、福建省重点发展的中心城镇、泉州市级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小城镇,荣获多项称号。
“十三五”期间,海洋经济成为发展的重点。在国家大力推进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福建省被列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发展海洋经济,福建省面临巨大的政策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惠安县地处海西南翼沿海发展轴,崇武镇作为惠安县海上门户重镇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区位优势和海洋资源优势突出,是福建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的重要地区。政策的有力支持,必将为崇武渔港岸线开发与利用、港口物流,海洋经济发展和转型提升创造更为良好的机遇。
郭主任首先和队员们大致介绍了崇武镇旅游的基本状况、崇武港项目规划方案以及崇武旅游规划。
郭主任介绍到,崇武的海湾是泉州市第二大旅游景区,主要接待的游客来自内地和港澳台,但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政策在泉州的施行,泉州掀起了一股“海上丝绸之路”旅游热,境外的游客也在渐渐增加。
访谈中,郭主任从一个基层干部的角度,和队员们探讨了他对于“一带一路”政策的理解。他表示,“一带一路”是国家对外交流和贸易的一个很好的平台,“一带一路”的建设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最后,郭主任还就大学生就业问题给予了队员非常宝贵的建议。
随后,陈艾芳老师带领队员们来到了华侨大学。华侨大学是泉州地区一所具有相当实力的高校,学校也对泉州关于“一带一路”的建设进行了相关研究,为泉州的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陈艾芳老师带领队员们在校园内对华大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了该校师生的积极配合。
结束了调研行程满满的一天后,泉州之行的调研活动就此告一段落。
队员们在陈艾芳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这几天的社会调研,自身各方面收获颇丰,对“一带一路”政策的认识与见解更加的深入,对泉州这座城市关于“一带一路”的相关发展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摄影:王时桦
文字:陈金峰
编辑:徐环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ly/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