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的深厚文化内涵尽在这些地方,你都走过
来之前对泉州的了解知之甚少,三天泉州行程过后,面对这样一个文化之都,不禁对自己知识的匮乏和知识面的狭隘深感愧疚。我想这也正是旅行的意义,不站立在巨人面前就不知道自己有多么渺小。
泉州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获得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泉州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被马可波罗誉为光明之城,宋元时期为东方第一大港。
此排名依据景点的观赏度与文化内涵,是根据我个人喜好而列,仅供参考。
位于泉州西街,开元寺始建于唐初,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占地面积平方米,为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景区主要看点:东西二塔,泉州的标志性景点,泉州十八景之双塔凌空,为全国四大名塔之一。东塔名为“镇国塔”始建于唐,建时为五层木塔,南宋时改建为七级砖塔,现今石塔为南宋嘉熙二年(年)至淳佑十年(年)间重建,高48.24米,为中国现存最高石塔。西塔为“仁寿塔”,始建于五代,建时为七级木塔,后经毁坏与重修多次,易木为砖,现今石塔为南宋绍定元年(年)至嘉熙元年(年)重建,高44.06米。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现存大殿为明初风格,建筑面积平方米,重檐歇山顶,通高20米,殿内减柱造,共有86根大石柱,大雄宝殿内雕塑技术高超,尤其是粱槽间的24尊飞天乐伎,在中国国内古建筑中罕见。甘露戒坛,始建于宋,明末重建,系中国现存三大戒坛之一。千年古桑,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桑树,树龄多年。寺址本是黄守恭的桑园,相传,“守恭梦僧欲化其地为寺,辞曰:待桑树生莲花乃可,不数日桑树尽生莲花,守恭神之,即舍为寺”,因此,开元寺得名“桑莲法界”。景区免费对外开放,游览耗时约1-2个小时。
又名“万安桥”,泉州十八景之洛阳潮声,建于北宋年间,现桥长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46座,为中国现存最早的海港大石桥,中国四大古桥之一。景区免费对外开放,游览耗时约0.5个小时。
始建南宋,现存正殿高12米,重檐歇山顶,为明清时期的木构建筑且保存完好,为中国现存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妈祖庙。景区免费对外开放,游览耗时约0.5个小时。
又名月台寺,始建于南唐,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为闽南三大丛林之一。现在所看到的承天寺为85年在原址重修。景区免费对外开放,游览耗时约0.5-1个小时。
灵山圣墓为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圣迹。据明代何乔远《闽书》记载:唐武德年间(-),穆罕默德遣四贤徒来华,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仕传教泉州,卒葬灵山。葬后是山夜光显发,人异其灵圣,故名曰圣墓,山曰灵山。笔者去时正适逢来自甘肃的穆斯林来此朝圣。灵山另一处景致便是古泉州八景之玉球风动。景区内有一天然巨石,风吹欲动,石上有明泉州知府周道光题刻“碧玉毬”三字。景区门票15元,游览耗时约0.5个小时。
中国十大名寺(说法1)之一泉州十八景之清真夕照。清净寺,初名圣友寺,又称艾苏哈卜大清真寺。始建于公元年,重建于公元年。为中国现存最早、最古老,独具典型古阿拉伯伊斯兰建筑风格、国内罕见的石结构教清真古寺,也是中国十大名寺中唯一入选的伊斯兰教清真寺。参观游览门票3元,游览耗时约0.5个小时。
俗称关帝庙。始建于宋代,现建筑为民国时重修,80年代后又整修。关岳庙现为泉州香火最为鼎盛的庙宇,终年香客人流攒动。景区免费对外开放。
泉州博物馆的主体建筑很有特色也很漂亮,具有典型的闽南建筑风格。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所在地。泉州博物馆也是了解泉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其馆内展品的陈设和展厅的布置处处彰显着浓浓的本地特色文化。景区免费对外开放。
青瓷虎子(唐)
释迦牟尼佛石雕造像(唐)
玄天上帝青铜造像
藤帽(明)
藤盾(明)
青花盘(明)
德化窑白釉弥勒佛(明)
德化窑堆梅长腹瓶(清)
安溪窑青花茶具(清)
木雕魁星
闽南古建筑特色之蚵壳厝
闽南古建筑特色之拜亭
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一座反映中国大陆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主要展示闽南地区的文化和民俗。景区免费对外开放。
水师提督服(清)
道教法器
泉州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建于年,钟楼高13.8米。景区免费对外开放。
泉州南少林寺,又名镇国东禅寺,俗称南少林。泉州是南少林武术的发祥地,始建于唐,盛于两宋,几经兴废,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屡遭官府压制,在中国武术发展中的贡献仅次于登封少林寺。景区免费对外开放。
泉州十八景之文庙生辉文庙始建于唐,南宋时重建,其规模宏大,规制完整,为我国东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文庙建筑群,现存建筑为清乾隆重修时的基本格局。其主体建筑大成殿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规制较高。参观游览门票3元,游览耗时约0.5个小时。
泉州古代七城门之一,单檐歇山顶,始建于南唐,现主体建筑为年复建。
泉州古代七城门之一,始建于唐,现主体建筑为年复建。
又称谯楼,始建于唐,明代重建。
泉州十八景之西湖烟霞全园由四岛三桥、三长堤、三片水域组成。景区免费对外开放,游览耗时约0.5-1个小时。
始建于西晋,是道教传入福建后的第一座道观,被誉为“八闽第一道观”。现主体建筑为年复建。大隐于市,闹中取静之所。景区免费对外开放。
始建年代已不可确考。明万历年间扩建,铸造铜佛十五尊,高五尺,寺名遂易为「铜佛寺」。现寺内铜佛为清顺治年间铸造。景区免费对外开放。
泉州南音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汉族古乐。起源于唐,形成于宋,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泉州府文庙旁边有一处名为泉州南音乐府的茶馆,晚间,可点上一壶茶坐下来细细品味,也可免费驻足旁听。虽然当时只是旁听了二三十分钟,至今那古风古味的余韵依然回荡在耳边,回来也曾在网上寻听,但那味道总是不及现场所奏半分。
来源:节选自游记《禅韵逸致—文化泉州》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ly/3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