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79周年,泉港人都应了解的历史
泉州抗日战争大事记(-)
民国21年(年)
2月3日,旅菲各华侨社团联合成立菲律宾华侨救国后援会,晋江人李清泉任主席,援上海“一·二八”抗日斗争。至9日,共捐给十九路军80万美元。
2月,中共惠安县委在厦门中心市委特派员蔡协民指导下,成立福建工农红军惠安游击队,计40多人枪,队长庄毓英、政委陈鹏(唐言福);并成立惠北抗捐大同盟。
民国22年(年)
4月,中共惠安特支组织东北义勇军抗日后援会,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募捐慰问品,发动学生书写慰问信,以实际行动支援东北人民抗日斗争。
6月7日,泉州各界总罢业,2万多军民集会游行,电质国民党中央对日妥协,反对投降卖国的塘沽停战协定,请抗日军为民前锋,继续奋勇抗日。晚上,学生联合在中山公园(今体育场)演出抗日剧目。
民国24年(年)
4月5日,日本驻台湾当局强行驱赶在基隆的惠安大昨渔民人、渔船18艘离台。惠安渔民转台湾渔场生产中断。
12月中下旬,泉州各中学师生响应北平学生“一二·九”爱国运动,成立晋江学生援助华北学生救国运动联合会,举行示威游行,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民国25年(年)
同年,南安华侨李玉树捐献飞机一架(约合黄金两),国民政府赠予“输财卫国”匾额。
民国26年(年)
5月25日,日本军舰在惠安秀涂海面肆行骚扰。5月31日上午,日机7架轰炸惠安县城,炸死8人、重伤4人。
7月7日,发生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8月初,晋江县各党派在泉州联合组织福建省抗敌后援会晋江分会,中共党员辜仲钊等人参加该会工作。同时,南安、惠安、永春、安溪、德化各县也先后成立抗敌后援分会。
8月12日,驻泉二三九旅破获“中日防共恳亲会泉州分会”汉奸组织。20日,会长关维萱等4人在泉州被处决。
8月间,泉州文化青年抗敌后援会、泉州民船船员抗敌后援队、泉州文化青年抗敌服务团和晋江妇女抗敌后援队、泉州人力车工人抗敌后援队等抗日团体相继成立,大力开展慰劳、征募、宣传等抗日工作。
9月中旬,晋江县总工会成立工人抗敌后援队,下设运输、交通、担架3个大队、28个中队和1个独立小队,共有队员多人,支援抗战。
9月,旅居泉州的台湾同胞组织抗日复土同盟会,进行抗日宣传。
10月15日,按照闽中地区国共谈判合作抗日协议精神,闽中红军游击队点编为国民革命军八十师特务大队,计余人。11月中旬,按照八十师的命令由大队长刘突军、副大队长兼参谋长杨采衡率领进驻泉州承天寺。
10月26日,日军攻陷金门。金门县政府退至大嶝岛,改设办事处。金门县长邝汉临阵逃跑被处死刑。
10月28日,日机两架轰炸晋江县围头、塘东一带,炸死百姓10余人。此后,日机不断滥炸泉州及泉属各县,尤以民国27年和28年为烈。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10月,日军余人在晋江围头登陆,驻守围头的国民党军队和壮丁队奋力阻击,日军败退。
同年,泉州音乐界成立晋江县抗敌歌咏研究社。次年5月,中共泉州中心县委以此为基础组成宣传工作团歌咏教导团,开展抗日救亡歌咏宣传活动。
民国27年(年)
年初,以港澳地区闽籍同胞组成的福建抗日救亡回乡工作团一行40人在陈雪华团长率领下先后到晋江县安海、石狮、泉州和惠安等地进行抗日救国宣传。
1月7日,金门进步人士组织抗敌复乡会,号召海内外金门同胞与闽南各地当局及民众团结抗敌,“收复金门,保卫闽南”。
1月22日,旅菲华侨沈尔七(晋江人)、戴旭民(南安人)率领菲律宾华侨归国抗日义勇队28人(其中泉籍华侨21人)到达厦门。2月初,抵达龙岩白土村,编入新四军第二支队,易名为菲律宾华侨回国随军服务团,沈尔七、戴旭民分任正副团长,成为第一支归国华侨抗日队伍。
2月,中共厦门市工委指派李毅然到安溪龙门考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隐蔽下来的党员、干部,发展党员。10月,重建中共龙门支部,书记李毅然,并建立龙门武工队和造枪厂。
3月11日,陆军八十师二三九旅旅长钱东亮背信弃义,在莆田杀害特务大队(闽中红军游击队)大队长刘突军等人。翌日,调重兵包围驻泉州承天寺的特务大队,强迫缴械,制造震惊八闽的“泉州事件”。后经中共闽西南潮梅特委、中共闽中工委和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的交涉,国民党当局被迫归还全部武器。红军游击队奉命编入新四军军部特务营二连,开赴皖南抗日前线。
3月18日,以永春爱国华侨辜俊英为副团长的华侨战地记者通讯团和马来亚华侨抗敌后援会代表团到达延安访问。毛泽东主席会见了他们,并为代表团题词。
3月间,日本在金门施行奴化教育,各村镇遍设日语讲习所,强迫儿童入学,以“日华亲善”等为教材。
3月底,二三九旅命令南安县政府破坏公路以防日本军入侵。此后,泉属沿海公路开始自毁。
5月17日清晨,日本军舰炮击晋江县溜沃、围头、金井各乡,发弹数十发;中午,日舰又炮击惠安县崇武。
5月,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由同安迁到永春,署址设在金峰殿(今儒林村)。
5月,金门、厦门难民一批批逃往泉州。泉州地方当局和抗敌后援会在开元寺、温陵养老院、平民救济院、妇人养老院设难民收容所从事救济,为时3个多月,收容难民近5万人。
5月,晋江县破获汉奸组织“泉厦第十二战区同盟会”。
6月,二三九旅旅长钱东亮下令凿沉停泊在石井港的“泉州”、“涵江”、“永乐”、“福泉”号4艘轮船,以防日舰驶入安海湾。
6月,永春华侨李俊承购买救国公债10万元,并把公债票捐献给中央研究院作为奖励基金,获国民政府明令嘉奖。
7月27日,国民政府交通部广州船政局厦门办事处奉令迁移泉州。
8月,国民政府财政部核准开辟泉州港为临时通商口岸,闽南各县货物改由泉州输出,以桂圆、茶叶等为大宗。
8月,中共福建省委决定,成立中共泉州中心县委,书记李刚,领导晋江、南安、惠安、永春、德化、同安等县党组织。中共晋南工委撤销。
9月,泉州举行万人歌咏大巡行,沿途高呼口号,歌唱《义勇军进行曲》、《保卫大泉州》、《打杀汉奸》等抗战歌曲。同时,以泉州教工为主体的巡回剧团演出《张家口》、《平型关》、《抗日三部曲》等剧目。他们横穿晋江、南安、惠安等地,在舞台、街头、农村演出,振奋人们的抗日情绪,引起国民党的恐惧。
10月,中共泉州中心县委邀请晋南24乡的28名联保主任到南安深坑召开联席会议,成立晋南联乡抗日自卫队,蒋坤灿任司令。同时成立晋南联乡抗日自卫队政治部,中共党员粘文华任主任。会后组建一支余人的抗日武装。
11月14日,厦门侨务局迁泉州正式办公,并在晋江县围头设置侨务指导处办理华侨出入境事宜。此后,雇船接运滞留厦门的出入境华侨余人。
11月23日,《泉州日报》报道:新加坡将无业华工名分批遣送回国,其中以泉州籍为最多。大批归侨已送德化从事垦务工作。
12月1日,福建省保安司令部通令各县即日成立自卫团,泉属各县自卫团相继成立。
冬,惠安峰尾一艘货船载糖货担在浙江海面被日军劫走。
同年,为避免日机滥炸,省立晋江中学、泉州泉中、培元中学、晦鸣中学、民生农校、安海养正中学等相继内迁德化、安溪及南安内地。
民国28年(年)
1月30日,《福建民报》报道:日军储存金门的余箱烟土利用汉奸运往漳泉销售。
1月,华侨叶乃矧、商户苏由甲捐资倡办德化凤林慈儿院,李述贤(惠安人)为院长,并劝募程田寺租充为基金,收容永春、德化、大田县孤贫儿童及前方阵亡将士遗孤。
2月起,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在半年内动员15批余名华侨汽车机工和司机组成南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回国从事战时运输工作。其中闽籍机工和司机余人,多系泉籍人。
3月5日,安溪县政府破获汉奸组织“白衣军党”。
4月,德化县接受来自厦门、金门、莆田、晋江等地难民人内迁垦荒度生。
5月9日,白崇禧在泉州视察军事。日机2次各4架轰炸泉州,共投弹20枚,死伤百姓50余人,炸毁房屋数十间。
5月15日,奉令破坏泉永德公路,泉永德汽车公司停止营业,百余员工失业。
5月,惠安峰尾三桅大船2艘在浙江海面被日军劫走,船员2人被打死。6月22日,又有一货船在浙江台州海面被日军劫走,船员21人惨遭杀害。此后,日军不断抢劫泉属运输货船及渔船,杀害船员、渔民。
7月,中共福建省委决定,组建中共闽南特委(为区别闽粤赣边的闽南特委,亦称闽中特委),书记李刚。泉州中心县委隶属闽南(闽中)特委,书记由邓贡直代理。
7月,南洋华侨青年余人从菲律宾、新加坡乘轮船回国到泉州,参加国民政府军政部设在福建的第十三新兵补训处学员训练班。
9月初,菲律宾各劳工团体联合会回国慰劳团24人(其中泉州籍20人)在团长王西雄(晋江人)、指导员沈尔七率领下,抵达皖南新四军军部慰问,多数团员加入新四军。
9月,第四、第五两行政区联合组织漳泉粮食联运站,总站设在龙溪县角尾。
9月,中国回民抗日救国协会福建分会在泉州成立,张玉光任总干事。10月1日,改名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福建分会,并发行《正源》半月刊。
10月,奉令破坏福州一泉州公路;并在泉州湾崇武近海一带布设水雷,防止日军从海上进犯。
同年,蒋介石公布《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后,泉属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高潮,改组抗日后援会晋江分会,解散晋南联乡抗日武装,查封进步刊物,逮捕进步人士,破坏共产党组织。年底,共产党组织转入隐蔽斗争,继续发动和组织群众。
民国29年(年)
1月下旬,泉州地区出国华侨约多人,由泉州港乘“智多”及“圣安娜”号两轮至鼓浪屿前往南洋各地。抵鼓浪屿后,被驻厦门的日军拘禁于虎头山风厝,逐一强迫注射毒针。华侨同胞到菲律宾后,毒发身死者甚多。
2月16日,福建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自永春迁驻德化。同年6月28日迁回永春。
4月19日,南安水头、石井、莲河、大嶝及金门等地抗日志士组成的“金门复土救乡团”40余人,配合国民党军夜袭金门侵华日军,歼敌50多人,缴获机枪2挺、步枪10余支。
7月15日下午,日本战舰5艘在惠安崇武半岛海域骚扰,先后撞翻20多艘渔船,渔民多人落海,被日军当作活靶射击,当场死亡20多人,尸漂海面。
7月16日,日本侵略军多人在飞机、军舰的掩护下,分3路进犯永宁。驻外高村20多名海防战士浴血奋战。日军占领永宁,大肆烧杀掠夺,十几个村庄惨遭其害,焚毁船舶近艘、房屋90多座、学校3所,杀害村民80多人,财物被抢劫一空。史称“永宁惨案”。
同日,日机6架分2批侵入惠安崇武、獭窟等地轰炸。同时,日舰向陆上开炮轰击。稍后,日军多人从后海、三屿、港墘等处登陆,窜入崇武城。另一支日军多人从獭窟登陆。仅崇武一地民众死93人、伤40人,被烧毁渔、商船艘,烧毁房屋间、庙宇1座,其他财产损失无数。史称“崇武惨案”。
9月24日,著名爱国华侨李清泉(晋江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病逝,遗嘱将10万美元捐献祖国作为救助难童费用。遗体运回菲律宾,菲政府为其举行国葬。新四军将领叶挺、项英致电悼唁。
10月5日,泉州人力车工人为抗日救国发起献力一日运动,参加献力工友人,贡献金额元。
同年,中共闽南(闽中)特委在永春印发抗日刊物《青年战友》。翌年1月,“皖南事变”后,被县政府下令查禁。
同年,晋江县永宁、沙岗、蚶江、深沪、围头、陈埭等地走私猖獗,走私货物大都来自设在鼓浪屿海面的日本货物交换站。
民国30年(年)
1月20日下午6时许,日军航空母舰一艘驶抵晋江祥芝海域,开炮轰击;又派出飞机一架盘旋扫射。祥芝渔民死伤5人,渔船被毁4艘,房屋倒塌多座。
7月,惠安大岞5艘渔船在台湾海峡被日舰劫走,57名渔民被囚于台中监狱,其中29人被杀害,28人被押往南洋充军。
10月,中央赈济委员会第九救济区驻闽办事处在泉州成立救济晋惠渔民贷款所。
10月,日机一架在德化九仙山峰撞崖坠毁,飞行员5人丧命。
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与南洋各埠相继沦陷,侨汇从此断绝4年之久,侨眷生活陷入困境。
年底,许宗炳、王爱群等组织泉州音乐教育推动委员会。次年春节,公演新歌剧《军民进行曲》,并先后在大光明戏院举行《吕梁山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等音乐会。
同年,国民政府交通部决定闽海区秀涂港设立分卡。英政府在秀涂设立办事处。
民国31年(年)
1月13日,国民党军队突袭日军占领的金门岛,炸毁敌人油库等处。
1月15日,滞留厦门鼓浪屿的侨胞人未能出洋,退抵泉州。
4月6日,福建省侨民紧急救济委员会在泉州设立归侨接待站,办理归侨接待事宜。
5月,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长李子芳(晋江永宁人)在江西上饶集中营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5月,以泉籍华侨为主,在菲律宾成立华侨抗日游击支队,继又成立菲律宾民主战地血干团、迫击团三九九部队、战时华侨青年特别工作队等抗日武装。
民国32年(年)
1月,日本武装走私船由华北载运大批毒品,企图由崇武、永宁登岸,被守军击沉一艘,余窜逃。
2月,日敌强迫各岛屿居民每户种植罂粟一亩。金门壶江栽种达五六万株,并以五里海为“示范罂粟园”。又在厦门组建“华南株式会社”制造烟膏,向内地销售。
5月10日晚,闽南海疆游击队突袭金门,毙日军20余人、活捉2人。
民国33年(年)
3月,中共福建省委机关及闽中特委机关陆续由永泰青溪根据地转移到德化水口乡坂里。继而在德化大溪村和永春湖洋、南安八都等地建立据点。4月底,闽北省委主力及闽南、闽中特委主力在坂里会师。7月,省委机关又转移到永泰官烈村。
夏,为防备日军入侵安溪,安溪共产党组织在龙门建立龙门抗日警备队,有多人枪。
6月29日,中英联合军团(部队)马来亚区区长林谋盛(南安人)被日军逮捕,惨受酷刑,英勇就义。
6月,同盟国美军在惠安崇武大岞山设置观察哨。
8月,中美空军连日进袭停泊在厦门、金门海面的日舰,以及岛上机场、仓库与码头。
10月28日,日本战斗机一架因气候恶劣逼降惠安城郊大红埔上,飞行员及飞机被惠安驻军抓(缴)获。
同年,泉州音乐界人士发起成立晋江县音乐学会,先后举办纪念聂耳逝世十周年音乐会、《打到鸭绿江大合唱》等音乐会。次年8月,保安纵队兴泉永指挥官陈重下令音乐学会停止活动,许谷芳、盛保罗、朱斐、王爱群、郑有福等先后被捕入狱。轰轰烈烈的泉州救亡歌咏活动至此遂告消停。
民国34年(年)
2月,中共闽中特委决定恢复中共泉州中心县委,书记侯如海,结束特派员制。
4月,英国驻华总联络部东南办事处在惠安崇武设一艘情报船,监视海面。
5月18日,一架负伤的美国军用飞机飞经永春县上空,机组人员11人跳伞降落,经群众救护脱脸。
8月10日晚,泉州各报出号外,报道日本外务省向美、中、英、苏发出乞降照会,准备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民众欣喜若狂,自发组织队伍游行庆祝,歌声、爆竹声彻夜不息。11日下午,各界人士在公共体育场举行庆祝大会。
8月19日,沿海各港口交通开放。
9月3日,金门县收复。
9月,内迁安溪的泉州和集美各学校陆续迁回原址。
11月11日,马尼拉“安庆”轮于抗战胜利后首次抵厦门,其中有晋江侨胞数百人返乡,并有各民信局民信近万张同时到达。
11月,泉安、泉永德、安溪、漳龙等闽南10家商业营运汽车公司在厦门成立福建省民营长途汽车公司联合会,协商战后恢复营业事宜。
11月,台湾省光复后,晋江县商户纷纷赴台,开往台湾的船舶达20余艘。惠安崇武渔民近千人、钓船数十艘组成的船队转移到台湾北部渔场生产。
同年,抗战胜利后海关泉州分关更名晋江支关,下辖秀涂支所,隶属厦门海关。至民国38年7月10日裁撤。
同年,侨资创办的南侨保险公司(总公司在永安,抗战胜利后迁厦门)在泉州设立办事处,办理财产及运输保险业务。
来源:泉州方志委、人民日报、网络
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十佳医院拉萨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ly/1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