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台商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特色小吃很
若您觉得文章不错,点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在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古镇,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洛阳桥下多珍品。洛阳珍品有名者诸如:鲫鱼、蛏螺、大蚝、红蟳,被称为洛阳江四美味。然而,在洛阳桥下还有一种鱼,也是远近闻名的美味。它以嘴触土,与土不离,天长日久,鱼嘴也变成了黄色,当地人称之为“洛阳江子鱼”。
洛阳美味:洛阳江子鱼
每年秋冬是子鱼的丰收季节,这个季节的子鱼硕大肥美,在下锅煮汤时,可以自泌鱼油,保持肉质肥腻香润,乃是历代进奉皇宫的新鲜美味。
子鱼的鳞薄而有油,鳞和肉都可以吃的,可口至极。鱼身呈扁圆形状,渔民每于涨潮时网之,蒸、煎、煮均可。据洛阳人士老杨介绍,当地常见的吃法主要是煎和煮。煎子鱼前,先要对鱼控水。然后将去掉内脏洗净的子鱼放在盆中,撒上适量盐,用手码一下,使盐分布均匀,腌制10分钟以上。之后,在锅内放适量花生油,油热后放入子鱼,小火,煎至金黄,出锅即可食之。子鱼煮汤,佐以豆腐、生姜,葱段,汤鲜肉香,营养丰富,也是当地的一道美味佳肴。
说起子鱼,当地还流传着一则地方掌故。清康熙年间,安溪湖头人李光地赶考途经洛阳桥时病倒了,幸亏桥北昭惠庙一对开豆腐坊的老夫妇细心照料,每天煮油煎子鱼给他调理身体,才使他的病能够尽快康复。后来,李光地考取功名,多年来仕途顺利,尔后位居宰相,回乡时曾特地请老夫妇相见。当他看到二位恩人带来一篓子鱼时,不禁感慨万分,连声说道:“恩人情深,子鱼味美啊!”
从此,洛阳的子鱼更加名传千里,而洛阳当地也流传着“洛江子鱼进奉相”的地方掌故。
清明润菜饼吃出小团圆气氛
一片薄薄的润饼摊在揩净的桌上,铺一层海苔,撒些花生酥,用汤匙将馅料勺于饼上,然后卷好,双手捧上就可以吃了。这就是润菜饼,每年的清明时节,泉州台商投资区诸多地方还保留着吃润菜饼,以润饼皮来祭祀祖先的习俗,据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日前记者走进洛阳镇,感受润菜饼不一样的食俗文化。
闽南各地吃法各异
润菜饼类似于福州的春卷,以面粉为原料摊成薄皮,中间包上馅料,卷起来吃。相传开润菜饼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总督云贵湖广军务的同安人蔡复一。当时同安属泉州府辖,因此这种吃法便流传开来,在闽南成了家常名品。不过,闽南各地的春饼形式相同,馅料却有很大不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俗文化总是与地缘特点息息相关。在泉州,萝卜丝、肉丝、芫荽等菜肴混成一锅,作为馅料。在晋江,包润菜饼的馅料更为丰富,豌豆、豆芽、豆干、鱼丸片、虾仁、肉丁、海蛎煎、萝卜菜应有尽有。而厦门的润菜饼则最为复杂,晋江饼所用的馅料他几乎都涵括,此外还要加上笋、鱼、油酥扁鱼干、油炒韭,再蘸上芥末、辣酱、甜酱,俗称厦门“薄饼”。台商投资区的洛阳镇依托洛阳江畔,在润菜饼的馅料中加入了蚵仔、海苔、鱿鱼等多种海鲜产品,风味独具特色。
吃润饼菜讲究活络的气氛,跟北方人包饺子一样,众人围坐一桌,你包一卷,我包一卷,边吃边聊天,随意又热闹。“润菜饼不但是风情菜,亲情菜,更是一道团圆的菜。”据洛阳镇当地热心人士杨安东介绍,清明节除了扫墓的传统习俗,一家人还会聚在一起,制作润菜饼的馅料。多种多样的馅料,摆了满满一桌,一家人围坐一起,说说笑笑,配着汤品吃润菜饼,闹个清明小团圆。
看似简单却费工费时费料
“韧性好的润饼皮,配上海苔、花生酥和其他配料,包起来吃味道更好。”每年的清明时节,洛阳老街的张诗明一家总是忙得不亦乐乎,张师傅做的润饼皮又薄又有韧性,深受街坊邻居的喜爱。在他的摊位,记者看到他把面粉加水反覆搅打成质韧的温面团,抓在手中,在文火铁板上旋烙,拭成一张张薄如纸的润饼皮。他说,润饼皮的制作,关键是面粉和水的比例要调配好,如果要做到既薄又有韧性,还得靠多年的经验积累。二十多年的制作技艺,让张师傅做的润饼皮也深受海内外乡贤的青睐,每逢清明时节他的润饼皮常常供不应求,总有许多海内乡贤托人找他买润饼皮,感受来自家乡的味道。
“润菜饼看似简单、粗糙,其实非常费工费时费料。因为要做得好吃,馅料是关键,食料既要丰富,又要考虑搭配后的口感,所以比较麻烦。”杨安东说。稍好一点的润菜饼,除了主料以外,还要多种配料,有的配料现在已较为稀罕,如浒苔。浒苔放到锅里和油那么一炒,再拌上油炸过的细米粉条,加进润菜饼中,更添爽口。其他种配料主要是豆干、豆芽、香菜、粉条、花生酥、胡萝卜丝、肉丁等等,嫩的,脆的,甜的,香的,滑的,酥的……五颜六色、什么味道都有。这样集香酥润滑脆酥于一身的润菜饼,不但是当地人对乡土味蕾的追求,更是当地人“包容、感恩”文化内涵的体现。
獭窟鱼签
獭窟岛早在唐朝便有人居住,那里四面都是大海,与世隔绝。在年以前南北海堤尚未修建,因交通不便,海产品丰收时,只能加工成咸鱼或鱼干,特别是临近年关,渔民陆续从海上归来准备过年,鱼虾没有卖掉或吃完,极易坏掉,为便于保存,就制成鱼签。以鳗鱼和“狗母鱼”等鲜杂鱼为原料,用机器碾磨成泥浆状,配以淀粉和适当的食盐、味精,加水搅拌均匀,放入锅中蒸熟晾干,再切成薄片,然后放于竹筛里或石板上晒干,便成为鱼签。既可以炸,也可和面煮着吃,密封后能保存1年。年11月,獭窟鱼签制作技艺入选了我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几年来已出现许多制作和销售专业户,一些合股经营獭窟鱼饼、鱼签的行业专业户,产品已远销香港,澳门等地区。
蒸肉丸
白萝卜丝、三层肉丝、葱白、马蹄粒,加上地瓜粉及各种调料,制成球状,后蒸熟成像狮子头式地瓜粉球。
(来源:泉州新闻网)
若您觉得文章不错,点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ly/1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