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就消失的集市泉州这条神秘的街究竟
欢迎收看
番茄の好基友剧场
?
一个关于古玩店的凄美爱情故事
本故事纯属娱乐~
关于古玩店,坊间传言: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泉州,也有这样的一条专营古玩店的街巷。
走在涂门街中段,很轻易就能留意到这个锈迹斑斑的拱形招牌——“后城古玩街”,只是多少次路过匆匆一瞥,终究看不穿这个神秘莫测的世界。
印象中的古玩街,应是一处充满市井味的人间烟火之地。
西安·西仓古玩街
Via.壹伍壹什
此起彼伏的吆喝声穿透一排排幽暗的店面、一个个移动的贩售摊点、一堆堆胡乱堆砌的古代钱币,还有玉瓷器、文房四宝、木雕、字画、旧书刊,邮票、老钟表……以及叼着大烟、来回巡摊的奇怪大叔。
但后城,这可能是番茄见过的最冷清的古玩街了。
连周末的下午,这里都鲜有人至。沿街的古玩店开着,时不时才有一两个路人进店闲逛,大部分光看不买。
老板大多是年长的大叔,有些脾气古怪,随意摆放的古物愿意供人拍照,可自己却不愿多聊,默默回到店铺尽头里的躺椅去。
番茄闲逛之余,发现一个名为“集古斋”的古玩店,也许它便是后城街里最有味道的一家店了。
说是古玩店,其实这是一座清末的古大厝,庭院里一座精致的小桥、门道中一副古朴的明清家具,都使得古厝更加闲情雅致。目及之处,仿佛历史的尘埃都在这一刻凝结。
原本店里的大叔也不愿多谈,在番茄不死心地连番追问下,才得知眼前的老何就是老板,这是他收集了二十多年的“明清王国”,在业内已是小有名气。
店铺里现存的大部分藏品是明清时代的,多为石雕、木雕、屏风、门匾等。
最早的藏品可以追溯到唐代,但早就被高价转卖出去了。
当中,许多藏品都是他费尽心思收集到的。
听说有一组6块50*30米构成的木雕,上面雕刻着泉州传统的梨园剧目,近看之下每个人物的表情都栩栩如生与众不同,是老何挚爱的珍宝。有许多人前来购买,他都不舍得卖出去,因为没有遇到真正欣赏她的人。
错落有致地排列着的藏品,能看得出老何是个真正懂文物、并对文物有感情的人。他精心打理了这方院落,使这家古玩店变得独特。
后城街上其他的古玩店都没有这样的风采了,唯一让人注目的怕是只有那身高体壮的石马,还有一些满是影城基地风的店铺。
若番茄问起古物的来源,都是一脸神秘地说,“这可不能告诉你们呐。”
反观集古斋,才是一家古玩店应有的样子,从内而外都是旧的。
旧的心,旧的人,旧的物,尚且不论是不是真品,在这样的屋子里淘到了,在这样的人手中淘到了,就觉得满足了。
听说,这里每逢凌晨或清晨太阳升起前,才会有大量的小摊贩在此云集,贩售各类古董,那时候才是真正的古玩城。
这样的集市,又被坊间称为“鬼市”,凌晨天黑前就开市,天刚刚一擦亮就像晨风吹雾一样散了,来无踪去无影,像荒山里的野草,不知道怎么就长在那儿了。
番茄昨夜特意在午夜12点左右路过后城街,还是没能见到传说中的“鬼市”,听起来神乎其神、引人入胜,只剩一些大型的石雕遗落在街边。
听闻前些年,在周末也有这样的集市的。
via.泉州贴吧
除了古玩店,这里的书画、装裱店也占有一席江山,老店新店参差不一。但作为书画店的老板,比起古玩店的,是和蔼可亲多了的。
他们多是学识渊博的老泉州,攀谈之下才知道,后城街,原本就是泉州南门城墙后的一条小巷,元代拓建时才随之拓宽,才变为街。
它西起府文庙,东至侨乡商品街,与繁华的涂门街并排而立。
早些年,巷两边的古民居鳞次栉比。如今只剩几落大厝零星地散落巷中,演变成古玩街,也不过是近一二十年的事。
它的萧条是有目共睹的。也许,泉州对于收藏有爱好的人还是太少了,并且后城古玩街的存在也过短暂,是在城市发展的后期生生嫁接上去的,因此显得单薄。
国内有名的古玩城,如北京的潘家园、西安的西仓、山东的英雄山,几乎都是见证了城市的更迭,富有历史韵味,每逢周末更是人满为患。
北京潘家园
而泉州的后城古玩街,来来回回逛了好几遍,还是少了点味道、少了点氛围。
它是小众的,但不应就此沉寂。泉州是一个文化底蕴如此丰富的城市,有这样一处古玩街,还是很珍贵的。
最后,
问题来了,这是什么呢?
番茄第一反应是“浴缸”。
(表打我)
遇见泉州·第6期
往期回顾
?
北门街
新门街
泉州东站
崇武古城
侨乡商品街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zhouzx.com/qzsly/2370.html